中国工业史

✍ dations ◷ 2025-10-04 22:40:53 #中国工业史

中国的现代工业肇始于1860年代的洋务运动,历经一百年多年发展,是推动中国成为现代化国家的主动力。

19世纪中期之前,中国是传统的封建农业国家,中国经济体系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此时的工业生产都属于传统手工业。欧洲国家在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进入工业化社会。这使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经济上产生了本质的不同。双方缘于对外贸易的矛盾亦逐步激化。1840年发生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这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战后,主政中国的清政府被迫对外开放。作为农业国家,中国根本无力抵抗西方列强。在此背景下,清政府在1861年开启了洋务运动。此后,中国历经政权更迭,虽时局困顿,但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仍在持续的、缓慢推进。至1936年时,中国各项经济指标达到顶点,而这一成果在1937年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断送。

增强国力、军力是洋务运动目地,因此,军事工业是洋务运动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推动项目。其后,出于军事工业配套、经济动机等因素,民用工业也得一定程度的发展。洋务派和中国民族资本先后开设百余家新式工厂。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战后对日本进行了巨额的战争赔偿。此后,清政府再无财力推进工业建设。洋务运动就此结束。有研究者总结,洋务运动中的中国工业发展模式,是以政府主导、军事工业为核心、重工业优先。他/她指出这种工业发展模式成本高昂、效率低下、自我激励不足。同时,缺乏市场需求支撑。

甲午战争后,列强获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特权。戊戌变法至清末新政,清政府亦开始推动“振兴工艺”政策。诸多因素之下,外资和民族资本开始了投资中国工业的第一个高潮。除依赖原料供应的矿业、缫丝业、水泥业外,九成新式工厂开设于通商口岸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为中国经济带来最为明显的改变是,经济的地区差距“从南北差距为主、东西差距为次,变为东西差距为主、南北差距为次”。至今,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仍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地区。

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一般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在此期间经历了两个黄金时期,一是,1912年至1919年期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二是,1927年至1937年期间,即黄金十年。中国工业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可观增长,工业结构趋于合理,但仍存在地域分布、比例失衡等问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黄金十年以及工业的高增长结束。

民国时期的经济数据显示,1912年至1936年,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45%,人均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0.92%。国民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比重由1914年的68.22%,下降至1936年的64.51%;工矿交通业由1914年的13.28%增长为1936年的15.53%;服务业由1914年的18.50%增长为1936年19.97%。

中国工业因起点较低,因而增长明显。1912年至1920年,平均增长率13.4%。1921、22年,因一战结束,进入战后衰退。1923年至1936年,平均增长率8.7%。另有估算为9.4%。1912年至1942年的平均增长率,受抗日战争影响,拉低为8.4%。1912年至1949年的平均增长率更受第二次国共内战影响,拉低至5.6%。

对于民国时期,中国工业发展状况的评价,学界有较大分歧。中国学界长期持否定态度,除中国工业在一战期间的发展外。外国学界则给予积极评价。亦有中国学者认为,过于乐观或悲观的评价都显得草率。有学者认为,肯定工业发展绩效的同时,不应过高评价。


相关

  • 甲杓肌甲杓肌(thyroarytenoid muscle)是一种宽而薄的肌肉,形成声带的主体,支撑著室壁及其附加组织。 甲杓肌也起到放松声带的作用。甲杓肌起于甲状软骨的下半部分,及中环甲韧带。甲杓肌
  • 自然发生说自然发生或者异种生成是一套关于物种起源的思想,认为现今的生物体是在无机物中自然产生的,此理论目前普遍不被科学界所接受。在这个逻辑下,生物如跳蚤可能来自无生命物质如灰尘
  • 湿地湿地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通常永久或季节性的被水掩盖,并且许多的无氧过程(oxygen-free processes)在湿地中具有优势。湿地同时也是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
  • 马利肯罗伯特·桑德森·马利肯(英语:Robert Sanderson Mulliken,1896年6月7日-1986年10月31日),美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因其对于分子轨道理论的贡献,1963年获彼得·德拜奖,1966年获诺贝尔
  • 使徒保罗保罗(天主教译保禄,唐朝景教译宝路法王;古希腊语:Παῦλος,拉丁语:Paulus;约3年-约67年),本名“扫罗”(Saul),又称大数的扫罗(Saul of Tarsus)。他是早期教会最具有影响力的传教士之一,
  • 碳氧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为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分子的稳定化合物,当一氧化碳气体被生物吸入或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时形成。血红蛋白有与一氧化碳结合的倾向,高于它和氧气的亲和力约240倍,当碳
  • 甘露舒凡甘露舒凡(英语:Mannosulfan,又称甘露醇四甲磺酸),是一种烷基化试剂,可看作是四分子甲磺酸和一分子甘露醇形成的酯,有作为抗癌药的潜力,但尚未被FDA批准。有研究表示其比白消安毒性更
  • 亚太营运中心亚太营运中心(英语:Asia-Pacific Regional Operations Center)是中华民国李登辉政府于1990年代推动的经济政策,以发展台湾成为亚太地区的经济枢纽为目标。所谓的“营运中心”是
  • Caeciliusidae
  • 上唇嘴唇是在人类及许多动物的脸上一个明显易见的器官,由上下两唇构成。两唇皆为凸出而柔软、并能由内部肌肉牵引而自由移动。唇是一个触觉器官,主要功能为帮助进食以及准确闭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