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蒂·哈德森 (专辑)

✍ dations ◷ 2025-10-01 09:01:41 #2001年音乐专辑,凯蒂·佩芮音乐专辑

《凯蒂·哈德森》(英语:)是美国歌手凯蒂·哈德森(后来采用凯蒂·佩里作为艺名)的第一张录音室专辑。专辑于2001年2月8日由红山唱片(英语:Red Hill Records)发行。歌曲将基督教音乐和当代基督教音乐元素与青少年、儿童和哈德森对上帝信仰的歌词主题糅合在一起。专辑的评价褒贬不一,销量也不到200张。后来由于哈德森的知名度日益增加,专辑的需求量才增加。

《凯蒂·哈德森》让哈德森探索基督摇滚和当代基督音乐(CCM)之余,夹带着被形容为受流行摇滚显著影响的另类乐曲方向。在接受其官方网站采访时,哈德森指出乔纳森·布鲁克(英语:乔纳森·布鲁克)、珍妮弗·克纳普(英语:Jennifer Knapp)、戴安娜·克瑞儿和费欧娜·艾波等艺人给予她音乐上的影响。《相信我》()、《纯天然》()和《内心的魔鬼》()被称为用来捕捉“通常归因于青少年的孤独、恐惧和疑惑”。

专辑首要特点是带着“电子乐效果”和“坚实的摇滚根基”的“萦绕于心头”的琴弦。歌曲《咄咄逼人》()极具侵犯性,描绘出对人们所拥有的一次性东西的迷恋。在歌曲中,哈德森唱道:“主啊,让我看清现实吧/你是我所需要的一切(Lord, help me see the reality / That all I'll ever need is You)”。而歌曲《最后的求救》是哈德森在阅读道森·麦卡利斯(英语:Dawson McAllister)的书作《最后的求救:曾改变了美国的一位少年》()。从音乐上,可以看到哈德森融入到更具爵士导向性的声调中。哈德森表示《成长的痛苦》()是儿童和青少年的赞美诗,阐明社会对他们无作为形象的共同认知,经常认为他们是不相信或者对上帝知之甚少的人。歌曲《想吐》()是哈德森在八年级时写的,道出了她在基督教学校看到的虚伪。

《信仰不会失灵》()的灵感来源于信仰在《圣经》的情境和章节中总是很奏效;哈德森在《找我》()中评论道:“让我纠结的是一个事实——我在舞台上的一言一行会怎样的影响其他人,这让我感到纠结。我不想在一切并不太妙时把东西放到前面来。我想要让它保持真实,但仍然给人希望。”专辑以《什么都不剩时》()收尾,该曲被形容为“献给上帝的一封清脆纯洁的‘情书’”。专辑被认为脱离泡泡堂流行综艺的血脉,反倒唤起与蕾切尔·兰帕(英语:Rachel Lampa)和杰西·韦拉斯克斯(英语:Jaci Velasquez)等基督流行乐女歌手的比较。

为了宣传专辑,哈德森参加巡演,为菲尔·乔尔(英语:Phil Joel)、地球外衣乐团(英语:Earthsuit)和V*Enna(英语:V*Enna)作开场表演,之后踏上46站个人巡回演唱会之旅。

AllMusic的斯蒂芬·托马斯·艾尔维恩(英语:Stephen Thomas Erlewine)给予专辑三星(满分五星)评价,表示凭借着专辑,哈德森“向艾拉妮丝·莫莉塞特透露出了非常重的恩情”。艾尔维恩也解释称,有些歌曲的歌词有着性色彩,并把那些标榜为专辑里“最有趣的事情”,把唱片总体上的声音描述成“一种有攻击性的、生产过多的音墙,这是许多当代基督音乐艺人为了证明他们是当代派的所想要做的”。

《今日基督教》作家拉斯·伯雷梅尔(Russ Breimeier)看好专辑,强调哈德森的作曲风格与哈德森音乐情感力量“形成一个有洞察力的很般配的对子”。他进一步认为哈德逊是“青年才俊”,期待明年听到她更多的音乐。同样,《穿越节奏(英语:Cross Rhythms (magazine))》的托尼·卡明斯(Tony Cummings)认为哈德森是“声乐人才”,推荐读者去听这张专辑。《幻想天堂》的安迪·阿佳拉基斯(Andy Argyrakis)表示,哈德森在教堂被培养有“回报”,并指出“尽管流行乐的分量非常小,但很难忽略哈德森的真诚和歌词上的成熟度”。《公告牌》的DEP称哈德森为人才,将专辑标榜为“现代摇滚专辑的特征跟毅力和脆弱的部分一样显著”,“令人印象深刻”。专辑对于红山唱片(英语:Red Hill Records)来说是商业上的失败,仅卖出100份到200份之间。

专辑发行没多久,红山唱片破产。专辑是哈德逊唯一一张有基督教音乐影响的专辑,这之后她把凯蒂·佩里当作艺名。由于哈德森的知名度日益增加,专辑在她粉丝当中成为一样很受欢迎的收藏品。

摘录自专辑内页。

相关

  • 皮亚诺朱塞佩·皮亚诺 Giuseppe Peano(1858年8月27日-1932年4月20日)是意大利数学家、逻辑学家、语言学家。朱塞佩·皮亚诺于1858年8月27日生于意大利的库内奥(Cuneo)附近的斯宾尼塔(Spi
  • 弗拉·安杰利科安杰利科修士(意大利语:Fra Angelico,1395年-1455年2月18日)本名圭多·迪·彼得(Guido di Pietro),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画家,艺术史学家瓦萨里在其巨著艺苑名人传中称赞其拥有“稀世罕
  • 海牙国际法学院海牙国际法学院(荷兰语:Haagsche Academie voor Internationaal Recht)位于荷兰海牙,是一所专攻国际法及国际冲突法的高等教育学府。海牙国际法学院于1914年在卡内基国际和平基
  • 郑澈郑澈(朝鲜语:정철/鄭澈,1536年-1593年),字“季涵”,号“松江”,谥号“文清”,16世纪朝鲜王朝诗人,歌辞文学大家:594:851,与尹善道和朴仁老并称朝鲜三大国语诗人”:614。郑澈的文学成就主
  • 瓦干达瓦坎达(英语:Wakanda)是个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虚构国家,由漫威漫画的斯坦·李和杰克·科比创建,最早出现在于1966年7月出版的《惊奇四超人(英语:Fantastic Four (comic book))》第5
  • 海法海法(希伯来语:חֵיפָה‎ Ḥeifa;阿拉伯语:حَيْفَا,Ḥayfā,是以色列北部港口城市,西濒地中海,背倚迦密山。1948年以色列建国。目前海法是以色列第三大城市,仅次于西耶路
  • 黄楠森黄枏森(1921年11月29日-),原名黄述烈,小名南生,后改名黄枏森,又写作黄楠森,四川富顺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哲学史家和哲学教育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 佩柯斯·比尔佩柯斯·比尔(Pecos Bill)为美国传说的牛仔。在以西部拓荒时代为背景的吹牛故事中经常登场。传说拥有下列特征。电影
  • 俄国二月革命俄国二月革命(俄语:Февраль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是在1917年3月8日(儒略历2月23日)于俄罗斯发生的民主革命,是俄国革命的序幕。为区别于第一次俄国革命,也称第二次俄
  • 各地国际收支列表各地国际收支列表列出世界上各经济体的国际收支数字,此统计数字反映的是一国一定时期内全部涉外经济交易的总和,为总体经济重要指标之一,常用来做为经济政策和业务决策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