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二月革命

✍ dations ◷ 2025-07-20 20:21:15 #俄罗斯革命,1917年俄罗斯

俄国二月革命(俄语:Февраль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是在1917年3月8日(儒略历2月23日)于俄罗斯发生的民主革命,是俄国革命的序幕。为区别于第一次俄国革命,也称第二次俄国革命。

革命结果是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被迫逊位,俄罗斯帝国灭亡。革命中皇帝失去权力,而且有大约一千五百至二千人在混乱中被杀或受重伤。继而统治俄国的新政府是自由主义者与资本主义者的政治联盟俄国临时政府,用以谋求政治改革及创造一个以民主选出的行政部门与立宪会议。

1917年2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改名为“彼得格勒”的圣彼得堡,产业工人因食物短缺和工厂环境恶化而发动罢工,俄国二月革命爆发。随着动乱蔓延至俄罗斯其他地区,担心将会被暴力推翻的皇帝尼古拉二世退位。国家杜马接管国家控制并建立俄国临时政府,而俄罗斯帝国则转变为新成立的俄罗斯共和国。列宁在瑞士中心听闻这件事情后,他与其他持不同政见者共同庆祝。他决定返回俄罗斯以掌管布尔什维克,并开始撰写自己对于布尔什维克的计划概要;但由于军事冲突持续进行,大部分进入国家的通道遭到封锁。他与其他持不同政见者开始安排通行计划,并和与俄罗斯正在交战的德国展开谈判。德国政府认识到这些持不同政见者将对俄罗斯敌军造成问题,同意默许32名俄罗斯公民搭乘铁路运输列车,通过德国领土而前往俄罗斯,当中包括列宁及其妻子。

这群成员从苏黎世搭乘铁路列车前往萨斯尼茨,之后改搭乘渡轮穿越德国边境,而抵达瑞典特雷勒堡;在瑞典社会民主工人党成员奥托·格日姆伦、图雷·尼曼等人帮助下,列宁先后顺利经过哈帕兰达、托尔尼奥和赫尔辛基等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最后搭乘铁路列车抵达彼得格勒。1917年4月16日,乘坐铁路列车的列宁到达彼得格勒芬兰车站,针对布尔什维克支持者发表演讲,当中谴责临时政府,并再次呼吁遍布欧洲大陆的无产阶级革命。

在接下来数日,他在布尔什维克会议上演讲,严厉批评计划与孟什维克,并公开发表自己撰写的著名报告《四月提纲》。他公开谴责支持临时政府的孟什维克、及在具影响力的彼得格勒苏维埃占首要地位的社会革命党,批评两者背叛社会主义。他考虑到政府仍采取帝国主义的皇帝政治制度,提倡立即与德国和奥匈帝国恢复和平状态、交由苏维埃统治、工业和银行国有化、及国家收归土地,借此建立无产阶级政府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相对地,孟什维克认为俄罗斯无法朝向社会主义转变方向发展,并指责列宁试图让新兴的共和国陷入内战。

革命爆发的原因其中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俄国经济的破坏,以及人民对沙俄政府专制统治的不满。

当时尼古拉二世自任最高统帅,率领俄军在东线征战;他就把政府交由其妻亚历山德拉皇后与其他官员管理。而皇后宠信癫僧拉斯普京,拉斯普京令政府充满贪污,使内政混乱。国家局势渐趋紧张,因为俄国之参战在后来造成很多尤其是经济上的问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俄国加入了协约国一方。并且,应协约国的多次要求,为了配合西线战事,俄军多次主动发起攻击,迎击德国、奥匈帝国以及南方的奥斯曼帝国。俄军最初略有小胜,但面对着多线作战的窘迫局面,遭受严重挫败,例如在东普鲁士大败于德军。工厂产量下跌、铁路系统欠缺效率以及后勤保障极其不力是俄国数次失利的原因。同时,俄军战术战法陈旧落后,军队领导人将私人恩怨带入战场,导致开战后俄军即遭惨败。后来应时任英国海军大臣的丘吉尔要求,为了配合英军的登陆作战和缓解西线压力,俄军发动了夏季攻势,遭到重大损失,人员俘虏达100多万,国内统治岌岌可危。

到了战争后期,俄军有超过一百七十万士兵阵亡,五百九十万人受伤。逃兵者众多,将领与军官能力平庸,以致整体士气低落。某些部队出战时,竟然没有充足的弹药与其武器相配。俄国后方则有严重饥荒,物资短缺。基于德军的猛攻与边境封锁,俄国经济最终被拖垮。拥有一些自由派成员的杜马(指具咨议及立法功能的俄国议会)向尼古拉二世建议组成类似1905年俄国革命后建立、不久后被他取消的君主立宪政府,但被他拒绝。

1917年2月寒冬、食物短缺、民不聊生,加上经济崩溃,大众起义的诱因业已齐备。圣彼得堡25万驻军,主体是后备役部队。当时后备役管理混乱,一个连高达1350多人,却只有一个低级军官管理。后来又调进来好几支哥萨克部队。而忠于皇帝的近卫军在前线。尼古拉二世下令从前线调回来25个团的近卫骑兵军到圣彼得堡,把圣彼得堡的乱军拉出去到附近其他城市进行进一步整编。彼得堡市长和驻军司令一听骑兵要来,还得准备场地养马喂马,嫌花钱费事;加上附近城市听说要把乱军拉来自己这里,肯定是花钱还要扰民,所以就各种不配合,政府公文互相写了好几个月推卸责任,调近卫军入首都一事始终无法启动。

3月3日,圣彼得堡的大型工厂普提洛夫工厂工人宣布罢工。罢工工人被解雇,引致其他工厂的罢工。由于有些示威者要求增加面包供应,部分该厂的工人找到继续罢工的理由。虽然示威者偶尔与政府军队有冲突,但首天没有人死伤。在往后几天,罢工工人云集在圣彼得堡,局势渐趋紧张。3月8日,示威者为庆祝国际妇女节而举办一连串聚会与集会,并渐渐把活动政治化。参与者首次使用在俄国较为令人敏感的口号,例如“反对战争!”与“结束专政!”等。二月革命终于爆发。这次,警民冲突,引致双方互有死伤。示威者准备好武器,抢掠警方的总部。

3月10日,尼古拉二世政府派出一大队士兵扫荡该城。士兵最初拥护政府,杀害了不少示威者。由于俄罗斯工厂主的大部,工人阶层的相当部分都是旧礼仪派教徒出身,所以同样信奉旧教的哥萨克军队除了1905年那次之外,几乎没有参与过镇压工人游行的事情,当时有几个哥萨克大首领特意请求尼古拉二世不要把哥萨克部队投入镇压工人游行。但后来哥萨克军队开始袭击警察导致秩序大乱,加上有九万后备役驻军哗变攻击监狱和政府机构。这个时候,皇帝深感不安,于是解散了杜马(是指具咨议及立法功能的俄国议会),并下令选出一个临时委员会。

尼古拉二世得悉彼德格勒的示威,并决定乘火车到彼得格勒维持大局,以期改善情况。然而,他返国的真正原因不只于此,主要是因为他的子女们染上麻疹,包括他的唯一儿子阿列克谢皇太子,故此皇帝返回该城市附近的普希金市沙皇村陪伴太子与公主们。

不过,当他到达目的地之时,迎接他的将领都异口同声劝他退位。

3月15日 (儒略历3月2日) ,尼古拉二世宣布与他的儿子退位,并提名其弟米哈伊尔大公继承帝位。但是,由于彼德格勒内的所有军队站在示威者的一方,大公在3月17日拒绝登基,俄罗斯帝国就此灭亡。

从1917年2月28日的二月革命推翻皇帝后,俄罗斯的政体成为二元制(dyarchy,dvoevlastic) 。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註">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註" />标签

相关

  • 清蛋白结构 / ECOD白蛋白(英语:Albumin)又称清蛋白,旧称胉,是属于球状蛋白的一种蛋白质,但并不是球蛋白。在人体内它最重要的作用是维持胶体渗透压。在奶和蛋里也有白蛋白。人体内白蛋白
  • 艾杜糖艾杜糖是一种己糖,也就是含六个碳的单糖。因为有醛基,所以也是醛糖。艾杜糖不存在于自然界中,但它的糖醛酸,也就是艾杜糖醛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合物,是黏多糖——硫酸皮肤素和硫
  • 超高频特高频(英语:Super high frequency,简称SHF)是指由频带3GHz到30GHz的无线电波。国际电信联盟将特高频的波长定为10厘米到1厘米。我们日常生活接触的微波也是在这范围,同时也包括
  • 安全护目镜护目镜(英文:Goggles),运动、工作时所配戴的眼镜,目的是保护眼睛。大部分的运动都是在户外,而户外的阳光往往是造成眼睛病变的主因,所以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的运动员开始配戴太阳眼镜
  • 金红光金红光(1957年5月-),黑龙江延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毕业于东北电力学院动力系。1985年7月,获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硕士,之后供职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
  • 人民运动联盟人民运动联盟(法语:Union pour un mouvement populaire,简称UMP)是法国过往的主要中间偏右政党,于2002年由雅克·希拉克所领导的保卫共和联盟、法国自由民主党(英语:Liberal Democr
  • abbr class=abbr title=S36/37/39: 穿戴适合的防护服、手套及护眼护脸装备S36/37/39/abb安全建议标准词(英语:Safety phrases,简写:S-phrases)是于《欧盟指导标准67/548/EEC 附录Ⅳ: 有关危险物品与其储备的安全建议》里定义。该列表被集中并再出版于指导标准2001/59/
  • 波泰士陨石坑波泰士陨石坑是一个位于乌克兰基洛夫格勒州的陨石坑,直径24公里,以氩放射性定年法推测,形成的时间约在距今65.17 ± 0.64百万年前,与在墨西哥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相近,同为疑似造
  • 大钟奖大钟奖(朝鲜语:대종상/大鐘賞 Dae Jong Sang;英语:Dae Jong Film Awards(旧译Grand Bell Awards))是自1962年起举办的韩国年度电影颁奖典礼,有“韩国奥斯卡奖”之称。它是韩国最具影
  • 众议院 (日本) ?)是日本国会的下议院,最早在于1890年随着《大日本帝国宪法》的施行而成立,为日本原帝国议会两个议院之一;1947年之后则依照《日本国宪法》而改为现制。现在有465席,须每四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