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位置性眩晕

✍ dations ◷ 2025-10-12 18:56:18 #良性位置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姿势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简称BPPV)为一种内耳诱发的疾病,患者会有重复性短暂眩晕的症状,头部移动时会感到天旋地转,甚至连就寝翻身时都会有晕动感。每次眩晕通常不会超过一分钟,患者常会伴随恶心的症状。本疾病为导致眩晕的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阵发性姿势性眩晕可能肇因于头部创伤,或单纯发生于年长者,确切原因通常无法找到,可能的致病机转是内耳的耳石松动,本疾病与迷路炎(英语:labyrinthitis)及美尼尔氏症同属于平衡障碍(英语:balance disorder)。诊断本疾病时通常会进行头位变换眼振检查(英语:Dix–Hallpike test),若为此疾病患者应会出现眼球震颤的情形,同时必须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通常患者不需进行医学照影。本疾病的常见治疗方式包含Epley氏耳石复位术(英语:Epley maneuver)或Brandt–Daroff二氏耳石复位术(英语:Brandt–Daroff exercises),药物有时会被用于改善恶心的问题,有证据显示倍他司汀(英语:betahistine)可能有帮助,但一般不须用药。良性阵发性姿势性眩晕并非严重疾病,通常在一至二周后就会消解。但在某些人身上可能会持续再发。罗伯特·巴拉尼在1921年第一次描述了此病的发生。约有2.4%的人在某个时间点受到影响。活到80岁以上的人,有10%曾受到影响,发病一般在50到70岁之间,而良性阵发性姿势性眩晕对女性的影响是男性的两倍。

相关

  • 脂肪脂肪是室温下呈固态的油脂(室温下呈液态的油脂称作油),多来源于人和动物体内的脂肪组织,是一种羧酸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与糖类不同,脂肪所含的碳、氢的比例较高,而氧的比
  •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英文:central nervous system,缩写:CNS)是神经系统中神经细胞集中的结构,在脊椎动物包括脑和脊髓;在高等无脊椎动物如环节动物和昆虫等,则主要包括腹神经索和一系列的
  • 李伯元李宝嘉(1867年-1906年),字伯元,号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三岁丧父,随母住堂伯父李翼清家。光绪十八年(1892年)翼清辞官,宝嘉随之由山东返回常州。少有才名,精于书画篆刻、金石音韵,又从传
  • 胶原纤维胶原蛋白(collagen) 占哺乳类动物总蛋白质约20% ,也是人体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结缔组织中。它有很强的伸张能力,是韧带的主要成分,胶原蛋白也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
  • 非线性物理学非线性物理学(英语:nonlinear physics)是研究各种非线性物理现象的学科。包含了物理内的各领域。所谓线性,从数学上来讲,是指方程的解满足线性叠加原理。即方程任意两个解的线
  • 世界牛奶日世界牛奶日(英语:World Milk Day)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设立的节日,目的是让人们认识到牛奶作为全球性食品的重要性。自2001年以来,每年的6月1日都会有相关活动开展。该节日旨在
  • 赛博朋克赛博朋克(英语:Cyberpunk,又译作“电驭叛客”)是“控制论”(Cybernetics)与“朋克”(Punk)的结合词,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科幻故事类别之一。它的背景大都建立于“低端生活(英语:Low-life
  • 显微解剖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组织学(英语:histology)是一门对生物组织
  • 林在培林在培(1957年02月20日-),生于台湾台北,籍贯浙江鄞县,中华民国男歌手与男演员。与妻子“紫琳”同是台视新人奖歌唱比赛出身,原为台视基本歌星出身,转往戏剧演出发展颇成功,曾经获得19
  • 叶朝辉叶朝辉(1942年3月1日-),生于四川简阳,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2001年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