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赛博朋克
✍ dations ◷ 2025-10-08 16:22:25 #赛博朋克
赛博朋克(英语:Cyberpunk,又译作“电驭叛客”)是“控制论”(Cybernetics)与“朋克”(Punk)的结合词,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科幻故事类别之一。它的背景大都建立于“低端生活(英语:Low-life)与高等科技的结合”(combination of low-life and high tech),通常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再以一定程度崩坏的社会结构做对比;剧情框架通常关于社会秩序受到政府或财团或秘密组织的高度控制,而角色利用其中的漏洞做出了某种突破。劳仑斯·普尔森曾尝试定义赛博朋克文学运动的内涵和社会思潮:
.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line-height:1em;text-align:left;padding-left:2em;margin-top:0}.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 cite{font-size:small}经典的赛博朋克角色是边缘且性格疏远的独行者。他们生活在社会群体的边缘,一个弥漫反乌托邦氛围的未来:日常生活受到急剧改变的科技影响,普及的计算机化信息笼罩全球,以及侵入性的人体改造。赛博朋克的情节通常以人工智能、黑客和巨型企业有关的冲突为主轴。场景倾向设在地球上不远的未来,不同于以撒·艾西莫夫的基地或是法兰克·赫伯特的Dune(英语:Dune (novel))中的遥远未来设定或是星系级视野。
设定通常是后工业的反乌托邦,侧重在文明的动荡和科技被原发明者从未预期的方式所使用
(“街道会为自己找到用途”)。
许多这类作品的氛围与黑色电影相呼应,书面作品通常使用侦探小说的技巧。
有些评论认为赛博朋克从文学运动转为科幻小说的样板是因为写作者的数量有限,风格本身往更广泛的文化形态过渡也是原因。初期主要倡导者包括威廉·吉布森、尼尔·斯蒂芬森、布鲁斯·斯特林、布鲁斯·伯特克(英语:Bruce Bethke)、帕特·卡蒂甘(英语:Pat Cadigan)、鲁迪·拉克(英语:Rudy Rucker)、约翰·雪莉(英语:John Shirley)和菲利普·狄克。其中菲利普·狄克所著作的《仿生人会梦到电子羊吗?》最受注目,小说亦被改编成1982年电影《银翼杀手》,可以被看作是赛博朋克风格和主题的典型例子。赛博朋克很大部分是源自1960至1970年代的新浪潮科幻运动。当时的菲利普·狄克、罗杰·泽拉兹尼、J·G·巴拉德、菲利普·荷塞·法默(英语:Philip José Farmer)和哈兰·艾里森等作者回避了早期科幻小说的乌托邦倾向,尝试描绘用药文化(英语:Drug culture)、科技以及性革命所带来的冲击。1984年威廉·吉布森发表的代表性处女作神经漫游者,吸取了朋克文化和早期的黑客文化,确认了赛博朋克的作为一门科幻类别的地位。其他同样具有影响力的作者包含了布鲁斯·斯特林和鲁迪·鲁克(英语:Rudy Rucker)。日本的赛博朋克作品始于1982年大友克洋的系列漫画亚基拉,其后1988年改编成的动画电影使得这门科幻类别普及开来。赛博朋克作者试图从侦探小说、黑色电影和后现代主义中汲取元素,描绘20世纪最后20年数码化社会不为人知的一面。赛博朋克的反乌托邦世界,被认为是20世纪中叶大部分人所设想的乌托邦未来的对立面。总的来讲,赛博朋克的风格主线,就是反应出科技高度发展的人类文明,与脆弱渺小的人类个体之间的强烈反差,同时外界与内在,钢铁与肉体,过去与未来,现实与虚幻等矛盾在其中交织。看似对立,宿命却连结在一起。布鲁斯·斯特林这样总结赛博朋克的特质:在赛博朋克文学中,大多故事发生在网络上、数码空间中。现实和虚拟现实之间的界线很模糊。此流派经常使用人脑和电脑的直接连接。赛博朋克文学有着强烈的反乌托邦和悲观主义色彩。他们通常将视角放在未来科技高度发达的大时代下底层小人物上,描写太平盛世表象下社会的腐朽与人性的堕落,对未来做出悲观的预言。但也是在这阴暗的角落将会诞生怀有希望的英雄。今天赛博朋克经常以隐喻义出现,反映了人们对于大公司企业、政府腐败及社会疏离现象的担忧。一些赛博朋克作家试图通过他们的作品,警示人类社会依照如今的趋势将来可能的样子。因此,赛博朋克作品写作的目的是号召人们来改变社会。通常以有钱,有权,有识的社会高层人士以骄傲,目空一切的态度看待在城市中犄角旮旯生存的过街老鼠为展开。威廉·吉布森由于他的小说《神经浪游者》(1984年)而通常被人们与赛博朋克联系起来。他注重风格、角色成长以及传统科幻小说的氛围,神经浪游者曾被授予雨果奖及星云奖。根据术语档案(英语:Jargon File),吉布森对计算机和当今黑客文化认识不深,使他对计算机和黑客在将来的角色有着特别的推测,而这种看法对黑客们来说天真的令人愤怒,却又令他们感到非常刺激。其他著名的赛博朋克作家包括布鲁斯·斯特林、鲁迪·鲁克(英语:Rudy Rucker)、帕特·卡蒂甘(英语:Pat Cadigan)、杰夫·努恩(英语:Jeff Noon)以及尼尔·斯蒂芬森。值得一提的是斯蒂芬森,他被认为是后赛博朋克(英语:Postcyberpunk)的代表,尽管大多数人认为这个区分很没必要。雷蒙德·钱德勒因他荒凉的笔触、愤世嫉俗的世界观和残断的文字,强烈地影响了此流派的作者。赛博朋克的世界是一个反乌托邦的、黑色电影的绝望世界。菲利普·狄克对此流派也有很大影响。他的作品主题包括社会荒颓、人工智能、偏执狂以及现实及某种虚拟现实间模糊的界限。早期的赛博庞客的电影有雷德利·斯科特1982年所执导的电影《银翼杀手》,是几部菲利普·狄克的著作所改编的电影之一;《Johnny Mnemonic(英语:Johnny Mnemonic (film))》(1995年)和《New Rose Hotel(英语:New Rose Hotel (film))》(1998年)。两部电影基于威廉·吉布森的短篇故事,然而票房和评价方面皆不理想;《黑客帝国系列》(1999年-2003年)则是少数非常成功的赛博朋克电影。近期加入此类别的电影制作包含了原本1982年电影的续作《银翼杀手2049》(2017年)、《升级》(2017年)、改编自1990年代日本漫画铳梦的《阿丽塔:战斗天使》(2019年),以及2018年Netflix的影集《副本》。电子游戏、桌面游戏和桌上角色扮演游戏,例如赛博朋克2020(英语:Cyberpunk 2020)和暗影狂奔(英语:Shadowrun),其故事情节经常受赛博朋克文学和电影强烈的影响。90年代初开始,一些时尚(英语:Cybergoth)和音乐的趋势也被称为赛博朋克。赛博朋克也在日本动画和日本漫画中占据重要位置:《亚基拉》、《铳梦》、《攻壳机动队》、《玲音》、《计算机线圈》、《死亡代理人》、《BLAME!》和《心理测量者》,其作品在当中是最为著名的。
相关
- 生态系统生物系统层级关系: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生态系统(英语:Ecosystem)是指在一个特定环境内,相互作用的所有生物和此一环境的统称。此特定环境里的非生物因子(例如
- 底物底物(英语:substrate)在生物化学领域指参与生化反应的物质,可为化学元素、分子或化合物,经酶作用可形成产物。一个生化反应的底物往往同时也是另一个化学反应的产物。
- 雌酮雌酮(英语:Estrone或oestrone,E1,或译为雌酚酮、雌激素酮)是一种较弱的雌性甾体性激素,是三种主要的内源性雌激素之一,另外两种为雌二醇和雌三醇。雌酮等雌激素的生物合成从胆固醇
- 失业意指未获得任何有薪工作的状态。在经济学范畴中,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且有获取工作的行动,但却没找到工作的情况,就被认为是失业。失业率是劳动人口里符合“失业
- 人造丝嫘萦(léi yíng/ㄌㄟˊ ㄧㄥˊ),英文Rayon或Viscose,又译人造丝,中文译名是发想自中国传说中发明养蚕的嫘祖而来。嫘萦是一种人工制造的纤维。由天然的植物棉加工制造而成,所以属
- 虚拟性交虚拟性交(virtual sex)或称“虚拟性爱”,是两人或多人用通讯设备来模拟性活动过程,实际上往往只是远距色情体验的性幻想或辅助彼此自慰的性举措,藉以满足性欲。虚拟性交主要形式
- 足交足交是指用脚对生殖器进行踩、挤、压、夹、揉及摩擦等方式来刺激伴侣性欲的一种人类性行为,以诱发性高潮。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是恋足的一部分。 足交可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恋
- 拉格朗日拉格朗日力学(英语:Lagrangian mechanics)是分析力学中的一种,于1788年由约瑟夫·拉格朗日所创立。拉格朗日力学是对经典力学的一种的新的理论表述,着重于数学解析的方法,并运用最
- 四帝共治制四帝共治制(英语:Tetrarchy)是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创立的一个治理模式。由于他看出罗马帝国过去两、三百年间世袭制度的缺点,整个国家积弱不振,甚至引发空前绝后的三世纪危机。于是
- 氢化皮质酮氢羟肾上腺皮质素(英语:Hydrocortisone),又称氢化皮质酮或氢化可体松,即激素皮质醇作为药物时的名称,在市面上有多家药商出售此药可用来治疗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英语:Adrenal_in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