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坵海战

✍ dations ◷ 2025-09-29 14:15:53 #乌坵海战
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军方面记录:临淮舰中雷沉没。 解放军方面记录:击沉、击伤敌舰各1艘,毙敌82名、俘敌9名。解放军方面记录:护卫艇、鱼雷艇各轻伤2艘,亡2人,重伤4人,轻伤12人。 国军方面记录:4艘船舰击沉,1艘重创。崇武以东海战,又称乌坵海战,发生在1965年11月13日-至11月14日,是中华民国海军南区巡逻支队在运输伤患途中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发生的小型军力驳火冲突。1965年1月5日,“永泰”改名“山海”号,“永昌”改名“临淮”号,解放军军方面资料至今以“永泰”及“永昌”称之。1965年11月13日13时20分,中华民国军舰:山海号护航驱潜舰(PCE-41,排水量:640/834吨,巡航:10节(19公里/小时),极速:13节(24公里/小时))、临淮号海岸巡逻舰(PCE-51,排水量:690/880吨,巡航:8节(15公里/小时),极速:13节(24公里/小时))共两艘由澎湖马公驶向乌坵屿执行伤患接运任务。当晚,解放军海军的海上指挥员魏垣武决定:护卫艇31大队的573、579艇与护卫艇29大队的576、577艇组成第1突击艇群,主攻“山海”舰;护卫艇29大队的588、589艇组成第2突击艇群,牵制“临淮”舰,29大队参谋长王奇志任群长;快艇31大队的6艘6602型鱼雷快艇(124、126;131、152;132、145)组成第3突击艇群,发展战果,快艇6支队副参谋长张逸民任群长。当时台湾海峡西侧还有6艘中华民国海军与美国海军军舰:东引岛泊有“太湖号”护卫舰和“柳江号”猎潜艇;金门岛料罗湾锚泊“维源”号猎潜舰和“珠江号”猎潜舰;美国第七舰队驱逐舰“马松号”和“奥勃来恩号”在乌坵屿正南和以东海域游弋。解放军护卫艇第31大队75吨护卫艇4艘进至崇武东南15海里处,预防金门军舰来援;护卫艇第29大队75吨护卫艇2艘、125吨护卫艇1艘在西洋岛以东海域钳制东引的军舰。得到解放军总参谋部的批示后,22时16分,3个艇队从待机点东月屿(南日岛东北)出发。编队在出击途中,接到周恩来的指示:23时14分,指挥艇雷达发现正以12节航渡的敌方军舰:山海舰在前,临淮舰由于雷达故障为了防碰而落后7链在后。魏垣武命令2个护卫艇队直插敌两舰之间分割,但单纵队前后脱节。23时33分战斗打响。开火2分钟后,冲在最前的指挥艇573号被山海舰与临淮舰的炮火夹击受创,指挥台中弹,护卫艇31大队副大队长李金华、中队政委苏同锦阵亡,魏垣武胸部、腹部、右眼负伤,还有6人包括操艇的副艇长受伤,573艇失去了指挥能力;同时573艇前机舱与弹药库中弹进水,轮机班长以下9人负伤。战斗开始5分钟,编队指挥员下令停止射击,跟紧编队,召唤鱼雷艇队投入战斗。魏垣武受伤7分钟后,下令转移指挥关系给第1突击群的预备指挥艇576号,但由于573号艇信号兵在指挥台上负伤,指挥关系未能移交。致使从23时42分至0时40分,失去了海上指挥。第一突击群的其余3艘护卫艇随受损的指挥艇在海上背敌航行;第2突击群的2艘护卫艇在海上停车漂泊了半小时。麦炳坤上校(南区巡逻支队长)与朱普华中校(山海舰长)率山海舰撤至8海里之外的乌坵屿。临淮舰已经有20余人伤亡,又见旗舰也撤退,遂转舵南撤向马公岛。张逸民指挥的4艘鱼雷快艇追击临淮舰,强调“三不放”原则:阵位不好不放、看不清(目标艏艉)不放、瞄不准不放。双方反复冲击,五次进出,抢占战位,并且持续炮战,临淮舰长陈德奎、副舰长陈本维均受伤。0时31分,145号鱼雷快艇在1.9链处以15度提前角齐射2枚鱼雷,其中1枚击中临淮舰艉部。0时34分,两艘护卫艇(588、589)突然参战逼近临淮舰,鱼雷艇为了避免误伤友艇只好撤出战斗。1时06分,临淮舰在护卫艇打击下沉没于乌坵屿以南15.5海里处,舰长陈德奎以下14人被美国驱逐舰马松号救起、阵亡19人、失踪72人(其中上尉军需补给官邱文以下9人被解放军从海中救起)。13日22时38分至14日2时26分,乌坵屿守军105毫米火炮射击7次。战后麦炳坤上校(南区巡逻支队长)与朱普华中校(“山海”舰长)因战场脱逃而被问责。588号护卫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海上猛虎艇”光荣称号。145号鱼雷快艇荣立一等功。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的摄影师宋崇、应福康恰好在588护卫艇上体验生活,拍下了临淮舰沉没时的镜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文工团话剧团后来根据八六海战和崇武以东海战创作了话剧《夜海战歌》。

相关

  • Bi4f14 5d10 6s2 6p32, 8, 18, 32, 18, 5蒸气压第一:703 kJ·mol−1 第二:1610 kJ·mol−1 第三:2466 kJ·mol−1 (主条目:铋的同位素铋(Bismuth)是一种元素,化学符号是Bi,原子序是83
  • 卡伦·霍妮卡伦·霍妮(德语:Karen Horney,/ˈhɔːrnaɪ/;,1885年9月16日-1952年12月4日),德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新弗洛伊德学派研究者。社会心理学的先驱。对基本焦虑研究贡献良多,并提出
  • 鼻腔冲洗鼻冲洗(英语:Nasal irrigation),又称鼻腔冲洗、鼻窦浇灌、鼻内冲洗、洗鼻、鼻窦盥洗,是清洁及稀释鼻腔内的过敏原、鼻涕、干掉的鼻涕及脏污的一种方法,可以缓解鼻塞、过敏性鼻炎、
  • 罗马共和国罗马共和国是古罗马在前509年到前27年之间的政体,其正式名称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也有观点主张尤利乌斯·恺撒担任终身独裁官的前44年作为共和国的结束时间。据罗马史,罗
  • 转移RNA转运核糖核酸(Transfer RNA),又称传送核糖核酸、转移核糖核酸,通常简称为tRNA,是一种由76-90个核苷酸所组成的RNA,其3'端可以在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之下,接附特定种类的氨基酸。转
  • 混血儿混血儿用于描述有不同人种、民族或国族背景的人。例如父母的肤色不同或父母为异族通婚,但是也有人用于称呼不同物种的动物之间的后代。在西方对不同种族与国家联姻产生的后代
  • 朱罗王朝朱罗王朝(泰米尔语:சோழர் குலம், 宽式IPA:.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
  • 吉备真备吉备真备(695年-775年),日本奈良时代的学者、政治家(公卿),曾任两次遣唐使,官至正二位右大臣,明治时期被追赠为勲二等。717年(养老元年),作为遣唐学生到中国,学儒学、律令、礼仪等。735年
  • 国务资政国务资政可以指:
  •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国立传统艺术中心(简称传艺中心),为中华民国文化部所属三级附属机构,主要任务为统筹、规划、推动台湾传统艺术的调查、保存、传习及推广工作,辖下拥有三个派出单位:国光剧团、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