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山讲论

✍ dations ◷ 2025-07-11 13:47:52 #橄榄山讲论,耶稣的教义和教诲,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对观福音,福音书片段,启示文学

橄榄山讲论是对观福音三书中,《马太福音》第24至25章、《马可福音》第13章和《路加福音》第21章所记载,在耶稣受膏及耶稣受难之前,耶稣在橄榄山上发表的一篇演讲或布道。按照大多数学者的观点,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的讲论版本是基于马可福音的版本。

圣经中很少有其他经文比橄榄山讲论更多地成为争议的焦点。在这三卷福音书的记载中,都包括许多对未来事件的预言,其中包括:

有些学者还认为在橄榄山的讲论并非偶然,而是附和了《撒迦利亚书》中的一段关于弥赛亚与其反对者之间的最终决战地点的预言。

耶稣说到“你们几时看见这一切的事,也该知道它就在门口了”,“这一代人”还没有“过去”,这一切事都要发生。

关于《马太福音》第24章有2种完全相反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受到末世预言实现论(preterism)的支持,认为所有(至少大多数)圣经预言,包括马太福音24章中的每一件事(例如耶稣再临、审判日和世界末日),已经应验于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罗马人毁灭的事件。韦恩·杰克森在2005年出版的一本书中,对公元70年解释的主要部分提出了批评。

第二种主要的教义是未来派(Futurism),认为橄榄山讲论是一种末世指南,允许人们为这一时间作出抉择,因为基督将再临并开始他的“千年国度”的统治。Hal Lindsey 在他的畅销书《末期的伟大行星地球》()(首次出版于1970年)中,认为《马太福音》第24章中的预言预示着:见证了以色列复国的“一代人”,也就是将要看到《马太福音》第24章中征兆应验的那一代人——他预计基督大约在1988年再临。他从以色列复国的1948年开始计算,将一代人算为大约40年。后来林赛将时间表从40年延长到100年,并且不再确定最终的一代是否开始于以色列复国。

根据对观福音书的记载,一位未记载姓名的门徒对希律圣殿的宏伟发出评论,这座建筑据信有10层楼高,很可能是用黄金、白银及其他贵重材料装饰(Kilgallen 245)。但是,这段经文记载,耶稣说到,将来没有一块石头会完整无缺地留在建筑物中,整座建筑将会变成一堆废墟。

然后这位门徒询问关于此事的征兆:“什么时候会有这事?你的来临和这世代的终结有什么兆头?”这位门徒可能是假设圣殿的被毁,和世界的末日,将发生在同一时间。耶稣试图纠正这种观念:首先,通过讨论罗马的入侵(马太福音 24章4–34节,然后通过解释他的再临,实施审判世界(vv. 35–51)。

耶稣首先警告他们,有些事情的发生,并不能够解释为他再临的征兆:

这时,耶稣称这是“产痛”的开始,并且又描述了更多的带来千年国度的“产痛”:

然后耶稣警告门徒,行毁坏的可憎之物(Abomination of Desolation)要“站在不当站的地方(圣地)”,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还加上了“读这经的需要会意”。通常认为是参考了但以理书 的一段(但以理书 9章27节 和11章31节)。

根据末世预言实现论的解释,这些预言中的每一项都在公元70年耶路撒冷陷落时得到了应验。

虽然但以理书中的这一段据说是在巴比伦之囚期间,天使加百列向但以理口述的预言,一些现代学者相信

相关

  • 洛矶山斑点热落矶山斑点热是在美国最严重及广泛报告的立克次体疾病,亦在美洲等地有病例。落矶山斑点热在其他国家亦被称为“蜱斑疹伤寒”、“托比亚热”(哥伦比亚)及“圣保罗热”或“斑疹热
  • 干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五十一个(在三划部首中列为第二十二个)。干部通常是从下、左、右方及中间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为干部。1
  •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1QKI, 2BH9, 2BHL· binding · glucose binding · glucose binding · oxidoreductase activity · protein homodimerization activity· centrosome · cytosol
  • 数列数列(英语:number sequence)是由数字组成的序列,也即是全序排列的多个数。数列及其相关术语常用于有关递推规律的研究。数列也是级数理论的基本概念。数列是一列两个以上按顺序
  • N m牛顿米(英语:Newton metre,又作Newton-metre)是国际单位制中一个量度力矩的导出单位,符号为N m或N·m。一牛顿米相等于,一股1牛顿的力垂直作用于一1米长的力矩臂上。因为它跟能量
  • 法占澎湖1885年澎湖之役属于清法战争一部分,也是台湾战区(西仔反)其中一役。战役为期三日,以1885年3月29日(光绪11年2月13日)法国将领孤拔率领远东舰队炮轰澎湖厅妈宫澳(今马公港)、金龟头、
  • 自由之子自由之子(英语:Sons of Liberty),是美国独立革命期间反抗英国统治而建立的秘密组织,曾经发动了波士顿茶党事件,故俗称波士顿茶叶党、波士顿茶党。是由约翰·亚当斯的堂兄塞缪尔·
  • 约翰·高尔斯华绥约翰·高尔斯华绥,OM(英语:John Galsworthy,1867年8月14日-1933年1月31日),英国小说家、剧作家,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高尔斯华绥在英格兰萨里郡泰晤士河畔金斯顿的一个富裕家
  • 网络歌曲网络歌曲,泛指在原来在互联网络上流传的歌曲,这类歌曲一般由业余歌手演唱,一般不被主流媒体和歌手接受。中国大陆的网络歌曲的起源一般被认为是2001年由雪村演唱的《东北人都是
  • 李彬 (明将领)李彬(1361年-1422年),字质文,谥刚毅,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安丰路濠州定远县(今安徽省定远县)人,明朝军事将领,丰城侯。李彬父亲李信早年跟随朱元璋起兵,累功至济川卫指挥佥事。李彬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