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府爷

✍ dations ◷ 2025-07-17 06:15:39 #杨府爷

杨府爷,又称杨府君、杨府神、杨真君、杨老爷、杨大爷,敕封福佑圣王,是中国东南沿海的民间信仰神祗,信众主要集中在温州。杨府爷的源流较多,早期主要司职海神,后在后世演变中逐渐变得全能。温州民间有着众多与之相关的宗教习俗。历来都有“父子一家皆得道,兄弟十洞赐封侯”的说法,杨府信仰不仅包括杨府爷,往往也包括妻子以及后代“十洞尊王”和“十洞夫人”等一家人,民间还会把他和洪州的陈府上圣、来历不明的白府上圣合祭,并称为“陈杨二府”或者“三府上圣”。

有关杨府爷最早的记载来自于明代中期的《歧海琐谈》,这本书主要搜集宋元以来温州地方掌故,其中就记载了杨精义及杨府祖庙。根据《歧海琐谈》的记载,杨府爷本名杨精义,南梁时来到温州,并在温州从学于陶弘景,“以其气质未纯,难于印证,度为鬼仙,血食人间”。但同一时期的万历《温州府志》则记载“临海神杨氏,失其名,相传兄弟七人,修炼入山不见,后每著其异”。后来的的光绪《永嘉县志》和民国《平阳县志》都认为杨府爷是杨精义,乃唐代在温州修炼得道成仙者,有十子俱入山修道成仙。许多地方的文献则也显示,杨精义是唐太宗时候的武进士,官封都督大元帅,父子两代人归乡后修道成仙。此外,民间也有说法称杨府爷是妖精修炼而成。例如龙港鲸头当地传说称杨府爷是山羊在鲸头的灵岩古洞修炼而成,因为古人认为山羊这种动物“至善至孝”,食草为至善,跪乳为至孝,而温州地区有关杨府爷的传说大多也与山羊有关。也有地方传说杨府爷是鸡角精。在宋代以前,杨府爷的主要说法就只有杨精义成仙和动物成精两种说法。

然而在民间故事中杨精义的“故里”——瑞安市碧山镇的渡头村却没有杨姓人家的存在。当地传说杨精义是唐代人,在前往福建的途中因为风浪被迫留在了台州(今临海市),后来迁徙此地,这里实际上并非杨精义的故里,这种说法可能符合《温州府志》“临海神”的说法,即“来自临海的神明”;在唐中宗时杨家受到奸人迫害,为躲避唐军追杀四散而逃,终不知所踪,其中八子杨国强不幸遇害。因此当地就杨家人的命运结局,在最主流的“拔宅飞升”之外,又有另外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说杨家人中有人逃出生天,但是去向成谜;另一种说法是杨家人满门遇害,杨精义本人及子孙52人均无后人,因此当地就没有杨姓或者访故的杨姓。

杨府爷和杨家将的合流始于宋室南渡之后。根据温州文物处考证,温州海坛山海神庙海神原型原本为李德裕,南渡之后改为杨六郎,这可能是南渡的宋军带来的军队信仰。南宋灭亡之后,温州相继成为文天祥、陈元之、林大年等人抗元的基地,元朝占领温州之后便不太可能允许继续祭祀原本宋军信仰的杨家将,杨六郎不得不匿名改称杨府爷。杨家将与杨府爷信仰在宋代的合流有利于南渡的北方统治阶级,皇权借助杨府爷的权威巩固了在地方的势力,从而提升了北方移民的影响力。杨家将与杨府爷的合流也可能与福建移民有关,民间传说中有杨文广南征除妖收服七十二洞妖精的故事,这一故事很可能是福建传说《杨文广平闽十八洞》的变体,实际上是温州的福建移民信仰与温州本土杨府爷信仰结合的产物,如今温州80%以上都是福建移民后裔,这些移民不仅带来杨家将信仰,还带来了妈祖、临水夫人等信仰。

1990年移建的杨府祖庙《北山杨府庙移建志》则结合了杨精义和杨家将传说,串联了许多民间传说,碑文称杨精义出生于唐贞观十八年(644)五月二十四日辰时,咸亨二年(671)中武进士出身,官至都督大元帅,长年在山西做官,晚年辞官回乡,云游至瑞安北山(今杨府山)建松古寺得道成仙,松古寺也就是后来的祖庙,尸解著于鲸头灵岩,而他的子孙后代中就有杨令公。杨家将故事也与精怪出身的杨府爷故事合流,例如收服七十二洞故事中杨文广念在鸡角精出身的杨精义为同姓,因此放了他一马,让他造福一方。同一则故事中,山羊精在被杨文广收服之后,成为了他的左右护法,山羊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杨府爷的象征。

杨府爷的信仰也可能和当地的祖先崇拜、联宗合祀的习俗有关,在温州许多村落仍然保留祭祀自己同姓神祇的习俗,例如苍南的林姓村落主要祭祀林泗爷,陈姓祭祀陈府上圣,包姓祭祀包公大帝,汤姓祭祀汤三圣母,而杨姓村庄自然普遍信仰杨府爷。

在明代以前,杨府爷只是一种流行于沿海地区的小众神明,并未见诸记载,主要职能是水神、海神,但明代之后杨府庙和相关记载大量涌现,这和当时温州所遭遇的倭寇入侵有关,杨府爷的神职也开始向全能发展。

杨府爷的海神性质与温州地区的自然与人文条件有关,温州地处东南沿海台风活动区,人口集中在低平的沿海平原,经济活动与海洋有极大关联,受到水灾影响很大,同时温州也是百越活动区域,自古好巫重鬼,民间信仰活跃,海神不论在官方还是民间都有极高地位。相较之本地百越人祭祀的东瓯王庙,移居温州的汉人与云游温州的杨府爷联系更为密切,自下而上成为温州人心目中的海神。明代的倭寇更是加深了杨府爷的海神形象,温州在明代不到300年来有170多年处于倭乱之中,杨府爷于军队就是制御倭寇的杨家将,传闻中能够在倭寇手中解救渔民、协助明军击败倭寇等等云云。温州民间传说《杨文广南蛮平妖》则称杨文广随狄青南下平寇,在处州收服牛头寨,在瑞安降服妖道,在乐清攻破红莲寨,因此在宋朝敕封“福佑真君”,顺治年间敕封“福佑圣王”。作为当时军民百姓普遍信仰,其信仰度远及杭州、湖州、台州和闽东地区,这些区域的杨府爷信仰都和温州人对外移民有关。

除了沿海地区海神信仰外,杨府爷还需要兼顾内陆地区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所护佑的各式各样。在温州鹿城牛山杨府庙和瓯海南白象洞文观,当地人的生活已经和出海的渔民大相径庭,因此“有求必应”、“报答洪恩”的杨府爷自然而然“神通广大”、“威灵显赫”,兼顾了求子、求财、求上进等等城市居民的需求。杨府爷也随着移民深入内陆地区,在温州文成传说杨府爷会帮助农民收割稻谷,而且人们还可以通过杨府爷预知台风、管理农事,体现了农业神的特点。山区地区的杨府爷信仰则体现了山区人民的农业生产方式,人们对杨府爷最大的祈求就是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根据文献或碑刻,杨府爷曾经收到过唐、宋、清3次敕封,第一次是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诏赠“太老仙翁正直真君“,第二次是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年)或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救封“圣通文武德理良横福德显应真君”,第三次是清同治六年(1867年)敕封“福佑圣王”,其中只有清代同治敕封为真。事缘咸丰五年(1855年)乐清瞿振汉率领东乡村民抗税暴动,遭到素有不和的西乡居民镇压,临阵脱逃的乐清知县冒功领奖,事后为平息西乡居民怨气,宣称是西乡居民受到杨府爷显灵感召奋起平叛,双方因此向皇帝请愿加封,当地乡绅花费数年时间收集资料上报朝廷,最终杨府爷在同治六年(1867年)被清政府敕封为“福佑圣王”。

杨府爷是中国东南沿海仅次于妈祖的第二大海神信仰,信徒主要集中在温州,其祭祀活动主要围绕水展开。

龙港鲸头杨府殿是浙南闽北相对知名的杨府庙,当地在正月的初一至十五都会举行“划太平龙”的活动祭祀杨府爷,吸引周围浙闽边境六县信众参与,早在清代康熙年间就有记载。仪式分为杀龙猪、摆殿、扎龙、请香信、祈禳、龙队组成、划龙7步,其中祈禳可以细分为祭龙、净龙、参龙、开龙眼4步,信众主要将大量竹扎纸船烧给杨府爷,祈求地方的吉庆太平。平阳鳌江的“划大龙”则起源于当地杨府殿的祈神仪式,所谓“大龙”是40米长、分16节的竹扎纸龙,数百人举起大龙走村过巷,在各个村子停下祭拜一番,最后把大龙绑在板凳上烧掉。参龙则是祭祀时的说唱,锣鼓唢呐声中参龙师傅念词祈祷太平,念完祭词之后也可能会有唱戏江南垟的端午节龙舟竞渡会祭奠屈原和杨府爷、陈府上圣,当地相传陈府上圣为杨府上圣的舅父,同时划龙舟容易出现倾覆、溺水乃至于引发宗族械斗,因此总要赛前祭奠以佑太平。台州葭沚的“送大暑船”仪式中需要分别到本保庙、乡主庙、杨府庙迎圣,当地渔民也将杨府爷杨六郎视作渔民的保护神、乃至于地方保护神。

瑞安桐浦、碧山、陶山等地每年在农历五月十八会举办一场“拦垟福”祭祀杨府爷,所谓“拦垟福”就是拦住田地(田垟)的福气,祭祀是为让杨府爷降伏虫害,保佑五谷丰登、事事平安。苍南莒溪还有“坐刀轿”的习俗,让杨府爷的“童子”坐在布满刀子的轿子里,当地传说刀轿是杨府爷的“武轿”,但源流并不明确。

在杨府爷信仰习俗中,太平龙划新春、鳌江划大龙、温州参龙、莒溪刀轿均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鳌江划大龙的龙舞、台州送大暑船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

  • 约翰·巴勒斯约翰·巴勒斯(John Burroughs,1837年4月3日-1921年3月29日),美国博物学家、散文家,美国环保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国会图书馆美国记忆项目中的传记作家,将约翰·巴勒斯视作继梭罗之
  • 终端机终端(英语:Computer terminal),是一台电脑或者计算机系统,用来让用户输入数据,及显示其计算结果的机器。终端有些是全电子的,也有些是机电的。其又名终端机,它与一部独立的电脑不同
  • 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法语: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1947年7月30日-)生于巴黎,是一位法国病毒学家,巴黎巴斯德研究所逆转录病毒感染调控研究小组主任。她主要从事反转录病毒
  • Pluscula cuica是头楯目壳蛞蝓总科之下的一个海洋腹足纲软体动物的物种。一直都是属唯一的一个物种;而属一直都是Plusculidae科 Franc, 1968唯一的一个属,直到2010年被认为是Philinoglossida
  • 阿卡尔加尔阿卡尔加尔(Akalgarh),是印度旁遮普邦卢迪亚纳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6600(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6600人,其中男性3451人,女性3149人;0—6岁人口729人,其中男400人,女329人;识字率73.
  • 王紫云王紫云(1960年1月-),男,汉族,宁夏盐池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办公厅党组书记、参事室主任。9 副主任☆
  • 杜琼真杜贵妃(10世纪?-1046年),名琼真,宋真宗赵恒的妃嫔,生升国大长公主(昭怀帝姬)。杜琼真是宋真宗祖母昭宪太后的侄女,但生父无从考证。她在赵恒登基前,成为他的妾室。丈夫在997年登基,是为宋真宗。真宗当政时,对使用销金工艺制作服饰的管制甚严。真宗东封回宫,杜琼真仍穿着此类服饰迎驾。真宗见到后,大怒,下令杜琼真出家为女道士。于是,天下无敢犯禁者。杜琼真在洞真宫入道,为法正都监,号悟真大师。杜琼真入道后,欲与诸公主同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八月,宋真宗下诏,洞真宫及诸公主宅自今所须之物,任便市易,命
  • 艾敏帕夏穆罕默德·艾敏帕夏(Mehmed Emin Pasha,1840年3月28日-1892年10月23日)本名爱德华·施尼策尔(Eduard Schnitzer),德国探险家、医生,曾担任埃属苏丹赤道省的总督,其对非洲地理、博物学、民族学和语言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出生于当时的普鲁士王国西里西亚省奥波莱(今属波兰),曾在布雷斯劳大学、柏林大学和柯尼斯堡大学等学校接受教育,并在柏林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早年偏爱动物学和鸟类学,后来成为一名纯熟的标本收集者,尤其是非洲植物和鸟类。24岁时前往国外工作,在奥斯曼帝国短暂
  • 约翰·康斯坦丁约翰·康斯坦丁(英语:John Constantine,/ˈkɒnstəntaɪn/)是一位DC漫画出版社旗下的虚构反英雄角色。人物首次在《沼泽怪物》(第2卷)#37(1985年6月)中,由阿兰·摩尔、Steve Bissette和约翰·托特列班创造。在漫画《地狱神探》(1988年至2013年)和《康斯坦汀》(2013年至今)中担任主角。外表视觉灵感取自于英国歌手史汀。而真人电影《康斯坦丁》也在2005年上映,由基努·李维饰演其角色。剧集电视剧则是由威尔士演员马特·瑞恩主演,后期加入绿箭宇宙系列。《地狱神
  • 张逸杰张逸杰(1999年9月2日-),出生于广东省深圳市,中国大陆男演员。2010年,因出演公益电影《宝贝快跑》而正式进入演艺圈。2014年8月,正式签约于正工作室。2016年,以“天天小兄弟”之一的身份加盟湖南卫视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之后,还主演了青春校园励志电影《李雷和韩梅梅》。2017年1月,出演古装言情剧《凤囚凰》,从开播起就被网友评价为“最符合原著的角色”。2005年,张逸杰在深圳清华实验学校里完成了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的学习。在小学一年级时学习跆拳道,二年级涉猎足球篮球和游泳,还为了强身健体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