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地矶鹬

✍ dations ◷ 2025-07-09 00:38:39 #大溪地矶鹬

大溪地矶鹬(),又名塔希提矶鹬,是法属波利尼西亚大溪地特有及已灭绝的鹬。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在第二次旅程中,于1773年发现了唯一一个大溪地矶鹬的标本,但它们于19世纪灭绝。

大溪地矶鹬长18厘米,下身褐色,背部较深色,翼上有白斑。头部及颈部至双翼都呈乌黑色,眼睛上有白斑。下巴呈白色。臀部及下身呈锈色,翼覆羽也有一些锈色。飞羽内侧较浅色。双翼下侧呈褐色,边陲较淡。在三级覆羽上有一个新月形的白斑。它们共有10条主翼羽及12条舵羽。中间的尾羽呈褐色,尖端有锈色。

大溪地矶鹬的喙呈黑色,下颚较淡色。喙短小,尖而且幼,像一些吃虫的雀般。脚呈淡草绿色,趾上没有蹼。眼睛周围有一淡锈色环。瞳孔呈深褐色。

大溪地矶鹬可能是生活在细小河流附近。

于1777年在茉莉亚岛发现了两个标本,并被描述为。约翰·莱瑟姆(John Latham)于1787年描述了另外三个标本,当中编号RMNH 87556的标本却未能完全确定。这个标本怎样保管在博物馆内已不得而知,但可能是于1819年获得的。福尔斯特(Georg Forster)根据原有的标本绘了一幅画,另外亦有一幅平版印刷。

这个标本较为接近福尔斯特描绘的大溪地矶鹬,而根据茉莉亚岛标本绘画的图画[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311145021/http://owen.nhm.ac.uk/piclib/www/image.php?img=71784%5D%EF%BC%8C%E5%89%87%E8%88%87%E4%B9%8B%E6%9C%89%E6%89%80%E4%B8%8D%E5%90%8C%EF%BC%9A%E9%A0%AD%E9%83%A8%E5%8F%8A%E9%9B%99%E7%BF%BC%E7%9A%84%E9%A1%8F%E8%89%B2%E4%B8%8D%E5%90%8C。現時仍未知牠們是否不同的形態、不同的亚种或是因年纪或性别而出现的变异,不过现时则将它们看为不同的物种。在库克群岛的芒文亚发现类似大溪地矶鹬的骨头,要待成功抽取它们的DNA才能确定。

相关

  • 叠氮氯霉素叠氮氯霉素(英语:Azidamfenicol)是一种酰胺醇类抗生素,其结构与氯霉素相似。叠氮氯霉素只能外用,其制品(如滴眼液、软膏等)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感染。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
  • 西替利司他西替利司他(Cetilistat/ATL-962)是一种治疗肥胖的药物或食品化合物之类。它的作用机制如同已上市的药物奥利司他(赛尼可/罗氏鲜/让你酷)是通过抑制"胰脂肪酶"(Pancreatic li
  • 6-溴-1-己醇6-溴-1-己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Br(CH2)6OH。它可由1,6-己二醇和氢溴酸回流得到。6-溴-1-己醇和叠氮化钠在,-二甲基甲酰胺中反应,可以得到6-叠氮基-1-己醇。6-溴-1-己醇
  • 福里曼·威利斯·克劳夫兹福里曼·威利斯·克劳夫兹(1879年6月1日-1957年4月11日)是爱尔兰的一名推理作家,他于1920年推出的《桶子》,同年谋杀天后阿加莎·克里丝蒂推出《史岱尔庄谋杀案》,两人因此被称为
  • 高通骁龙骁龙(英语:Snapdragon)处理器是美国高通公司(Qualcomm)为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SmartBook)所推出的处理器系列平台名称。Snapdragon的中央处理器 (CPU) 采用ARM RISC架构
  • 托托·沃尔夫托格·克里斯蒂安·"托托"·沃尔夫(德语:Torger Christian "Toto" Wolff,1972年01月12日-),奥地利投资商和前赛车手。 他目前拥有梅赛德斯AMG车队30%的股份,并担任执行董事一职。沃
  • 古地下水古地下水,又称原生水或化石水(英语:Fossil Water),是一种很长时期密封于蓄水层里的地下水。数千甚至数百万年前因为周围地质的变化,某些地下水从此被密封于“化石含水层”里,而不再受到地下水循环的补充,就成了所谓的化石水。努比亚砂岩含水层系统是其中最显着的化石水储量之一。此外,在撒哈拉沙漠,喀拉哈里沙漠及美国大平原的地下也存有化石蓄水层。化石水是种不可再生的的资源,因为不像多数的含水层般能得到自然降雨渗透水的补给,化石含水层所得到的补给基本上非常少。在沙特阿拉伯,化石水尤其被大量开采为农业灌溉。
  • 加藤武司加藤武司(日语:加藤 武司/かとう たけし ,1942年9月25日-1982年7月24日),日本男子竞技体操运动员,毕业于早稻田大学。他曾获得1968年夏季奥运会体操比赛男子团体全能金牌和男子自由体操铜牌。
  • 周邦正周邦正(1781年-1847年),谱名贞厚(亦有人认为是锡先),号直斋,台湾清治时期人物,金广福垦号闽人之首。淡水县竹堑人(今新竹市),闽籍人,祖籍福建泉州安溪,与姜秀銮为同时期拓垦家,在当时与官府合作,是为竹堑城西总理。周邦正于道光初年由福建省安溪渡海来台,周邦正生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77),卒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享年六十七。周邦正于道光四年(1824)经由俊秀遵照常例捐纳监生,并于隔年(1825)奉部颁给执照。道光六年(1826)与淡水的仕绅(如:郑用锡等人)会同并共同奏请修建竹堑城获准,
  • 格奥尔基·亚历克山德罗维奇大公格奥尔基·亚历克山德罗维奇大公(俄语:,1871年5月9日-1899年7月10日),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第三子,尼古拉二世的弟弟。格奥尔基·亚历克山德罗维奇是当时的皇储亚历山大与妻子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丹麦公主,原名达格玛)的第三个孩子,两个哥哥分别是尼古拉与亚历山大(后者在格奥尔基出生前夭折)。格奥尔基被形容为“高大、英俊,像一个典型的罗曼诺夫”。与尼古拉相同,格奥尔基在幼年就接受了斯巴达式教育:睡在童军床上,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洗冷水澡等。即便如此,与其他王室家庭相比,格奥尔基一家的生活相当和谐。兄弟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