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和梅托希亚自治省

✍ dations ◷ 2025-07-22 04:40:10 #塞尔维亚行政区划,科索沃

科索沃和梅托希亚自治省(塞尔维亚语:;阿尔巴尼亚语:)是1999年塞尔维亚在联合国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接管科索沃地区之前,设立于科索沃地区的一个自治省。科索沃和梅托希亚民族构成复杂,其中阿尔巴尼亚人为主体民族,塞尔维亚人为第二大民族。科索沃和梅托希亚有两种官方语言。最大都市是普里什蒂纳。

科索沃是古代南斯拉夫民族的活动范围之一,近代发展成穆斯林占多数。于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时由奥斯曼帝国划归塞尔维亚。之后塞尔维亚于1918年加入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即后来的南斯拉夫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轴心国占领了南斯拉夫,科索沃并入了由意大利所控制的阿尔巴尼亚。战争期间,大量塞族人被阿族武装驱逐出科索沃。

战争结束后,科索沃重归南斯拉夫,铁托政权将科索沃设立为塞尔维亚的自治区(后又改为自治省),并给予当地阿族人地方自治。当地塞族人则认为科索沃所实行的民族政策实际上是对塞族的歧视。

1989年,塞尔维亚公投修宪,大大缩小了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二自治省的自治权利。阿族人强烈抗议,并抵制了接下来举行的科索沃议会选举。后来阿族人宣布建立独立的科索沃共和国,自行举行选举,同时自行开办了医院、学校、广播电台等。

1990年代中叶,阿族游击队以塞族军政人物及设施为目标开始进行游击战。1998年3月,南斯拉夫军队开始协助塞尔维亚警察,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有二十万阿族人在南联盟的军事行动中流离失所,沦为难民。阿族及西方普遍认为这是南联盟种族清洗政策的结果,认为塞尔维亚领导人米洛舍维奇当时图谋把科索沃的主要民族由阿族换成塞族。同时也有数万非阿族人(包括塞族人、罗姆族人等)沦为难民。1999年3月24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开始轰炸塞尔维亚,科索沃战争打响。北约称战争的目的为保证阿族难民可以重归家园,但北约主导的战争却又造成数十万阿族人及塞族人逃离家园。战后,阿族人大量重返科索沃的家园,但大量塞族难民担心被阿尔巴尼亚人报复而不愿回到科索沃。

战争结束后,科索沃改由北约管辖,后来北约将管辖权交予联合国。部分西方国家如美国支持科索沃独立建国,美国总统布什在2007年访问阿尔巴尼亚时便公开表示此一立场;然而俄罗斯与塞尔维亚政府并不认同。

科索沃总理哈辛·塔奇于2008年2月17日,宣布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并由国会通过独立宣言。然而,塞尔维亚政府宣布绝不放弃科索沃的主权,准备采取多项制裁措施,但保证绝不使用武力阻止科索沃的独立。塞尔维亚之盟邦俄罗斯也坚持反对该独立行动。联合国为此召开安全理事会紧急会议,但并未达成共识。

不论是联合国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接管科索沃地区之后还是科索沃宣布独立之后,塞尔维亚政府始终认为科索沃地区属于其领土治下的科索沃和梅托希亚自治省,其声称绝不会放弃科索沃的领土主权诉求,并表示科索沃独立是“非法”和永远不承认科索沃任何形式的独立。

塞国官方将科索沃与梅托希亚,划分为5州 (okrug)30县。

从1999年开始,科索沃塞族居住区已经被在普里什蒂纳事实上独立区域的由阿尔巴尼亚人主导的政府统治。但他们仍继续使用塞尔维亚的标志并参加塞尔维亚国家的选举,然而这些选举在科索沃的其他地区被抵制;作为回应,他们也抵制科索沃的选举。莱波萨维齐、兹韦钱和祖宾波托克的政府由当地的塞族人控制,然而科索沃米特罗维察政府的控制权则一直处于塞族人和阿族人争夺的状态直至2002年11月双方达成妥协的协议。

塞族区已经统一成为一个团体,即科索沃和梅托希亚塞族地区联盟,它由科索沃米特罗维察塞族代表会议成立于2003年2月,那时该地已经当作事实上的“首都”。联盟的总统是Dragan Velić。同时也存在一个中央政治实体,即科索沃和梅托希亚塞族国民会议。在北科索沃的该会议的领导人是Milan Ivanović,而执行会议的领导人则是Rada Trajković。

当地政治活动由“为了科索沃和梅托希亚的塞尔维亚人”主导。该政党由Oliver Ivanović领导,他是一名来自科索沃米特罗维察的工程师。

2007年2月科索沃和梅托希亚塞族地区联盟转变为科索沃和梅托希亚塞族大会由Marko Jakšić主持。大会强烈批评由阿尔巴尼亚人主导的科索沃“自治政府临时机构”大会的分裂运动并要求在科索沃的塞族人团结起来,抵制欧洲联盟科索沃法治特派团并声称要组织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以支持塞尔维亚对科索沃的主权要求。2008年2月18日,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的次日,大会声明科索沃的独立是“无效”的。

与此同时,塞尔维亚政府里也有一个科索沃和梅托希亚部,部长是Goran Bogdanović。2012年,该部被降级为科索沃办公室,新办公室的负责人是Aleksandar Vulin。然而,2013年,他升任部长,此后,政府便无人负责科索沃和梅托希亚事务。自2008年科索沃独立以来,科索沃和梅托希亚自治省政府事实上成为位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的一个地方流亡政府。

相关

  • 毒性毒性(英语:Toxicity)是毒物的化学分子或化合物到达生物敏感部位引起机体损害的能力。毒物的联合作用有以下四种: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和拮抗作用。
  • 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肝(英语:fatty liver disease,简写FLD),又叫肝积脂病或肝性肥胖症,是可逆转的病情。大甘油三酸酯脂肪液泡通过脂肪变性(steatosis)积累在肝细胞(Hepatocyte)。这是用鹅制作鹅肝(法
  • 九二海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九二海战发生于1958年9月2日,亦称为九二台海战役、料罗湾海战、金门料罗湾战役,属于八二三炮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海战两方分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与
  • 水藻藻类,又称作悬浮植物,包括数种不同类以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生物,其中有属于真核细胞的藻类,也有属于原核细胞的藻类。它们一般被认为是简单的植物,并且一些藻类与比较高等的植物有
  • 杰克·伦敦约翰·格里菲斯·“杰克·伦敦”·钱尼(英语:John Griffith "Jack London" Chaney,1876年1月12日-1916年11月22日),美国20世纪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美国旧金山的一个破产农
  • 码头风云《码头风云》(英语:On the Waterfront,又译《岸上风云》、《在江边》)。是一部于1954年上映的美国犯罪电影,反映了1950年代初期纽约港各种势力互相斗争的情形。导演伊利亚·卡赞,
  • 查理贝尔特一世查理贝尔特一世(521年-567年3月5日),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的国王(561年11月29日—567年3月5日在位)。查理贝尔特一世是克洛泰尔一世与妻子英贡德(英语:Ingund)的第三子,他的长兄贡泰尔
  • 吴云芳吴云芳(1935年-),上海人,中国大陆女演员,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中国电影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获得者。
  • 三氯化铀三氯化铀(UCl3)是一个铀和氯的化合物。 三氯化铀主要用于再加工用过的核燃料。四氯化铀从各种方式可以合成三氯化铀,但三氯化铀不比四氯化铀稳定的。三氯化铀可由四氯合铀(III)
  • 贺屋兴宣贺屋兴宣(1889年1月30日-1977年4月28日),日本政治家、大藏官僚。隶属自由民主党党籍,为该党之众议院议员。历任内阁中之大藏大臣、法务大臣等职务,亦是第4代日本遗族会会长。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