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
✍ dations ◷ 2025-10-08 16:37:25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通常也被称为《国际刑事法院规约》或称《罗马规约》,该规约于1998年7月17日在意大利罗马的外交会议上获得通过并于2002年7月1日生效。至2009年6月,规约缔约国达到108个。智利于2009年9月1日成为第109个缔约国,另有39个国家已经签署但尚未批准此规约。规约规定了法院的职能、管辖权和组织结构。在为建立一个常设国际法院以惩治犯有种族屠杀和其他严重国际罪的个人而进行了多年谈判之后,联合国大会于1998年6月在罗马召开了为期5周的外交大会,旨在最终拟定并通过一个有关建立国际刑事法院的公约。1998年7月17日,在21个国家弃权的情况下,罗马规约以120票赞成,7票反对获得通过。反对这一条约的有7个国家,由于是一次无记录表决,所以没有把投反对票的国家记录下来。但是有3个国家陈述了投反对票的理由。如中国认为,授给预审分庭来制约检察官的主动行动的权力还不够,同时,规约的通过应该采取协商一致的方式,而不是以表决的方式。规约第126条规定规约将在批准国达到60个之后生效。2002年4月11日,10个国家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特殊仪式上同时批准了罗马规约,使批准国家数量达到要求。条约于2002年7月1日生效;国际刑事法院只能起诉在当日或该日期之后发生的罪行。至2009年6月,已经有109个国家批准或加入罗马规约,其中包括所有南美洲国家、大部分欧洲国家和约一半的非洲国家。另外还有39个国家已经签署,但尚未批准该条约;规约条款规定,这些国家有义务避免采取“可能损害条约宗旨和目的的行为”。2002年,美国和以色列取消对罗马规约的签署,这意味着他们再无意成为缔约国,这样他们就不必因曾签署规约而负有任何法律义务。布隆迪根据第127条退约,在2016年10月27日给予退约通知,菲律宾也在2018年3月17日给予了退约通知 。以下列出没有签署、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的会员国 。
相关
- 皮胆虫门皮胆虫(学名:Picozoa,Picobiliphytes或Picobiliphyta)是一类水生单细胞异养真核生物,尺寸小于约3微米。第一种被明确归为此类的生物是Picomonas judraskeda。 他们可能属于原始色
- 孙得功孙得功,明末降清将领,隶镶白旗。孙得功起初在明朝任中军游击,隶属于广宁巡抚王化贞,王化贞非常依靠他。努尔哈赤围西平堡,刘渠等赴援,孙得功跟随他们。渠等战死,得功暗中纳款于努尔
- 奠边省奠边省(越南语:Tỉnh Điện Biên/.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
- 伯里克利时代伯里克利时代是指古希腊的一个历史时期,其始于波希战争,终于伯里克利离世或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大约由前480年至前404年。在同一时期大批在政治、哲学、建筑、雕塑、历史以及文
- 越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智慧设计论智能设计论(英语:Intelligent design,简称智设论、ID)是对神的存在的宗教性逻辑论证。尽管支持者认为智能设计论是一个“关于生命起源的科学理论”,但其已遭主流科学界视为伪科学
- pH计pH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体的pH值的电子仪器(也有特殊的探针来测量半固体物质),可以确认物质的酸碱性。一个典型的pH计由一个特殊的测量探头〔玻璃电极(glass electrode)〕连接到电
- 迪奥戈·康迪奥戈·康(葡萄牙语:Diogo Cão,古葡萄牙语也作Cam,约1450年-?)是葡萄牙探险家,1580年代他沿非洲西岸进行了两次航行,成为了第一个发现并深入非洲第二大河刚果河考察的欧洲人,也是第
- Insub2/subOsub3/sub氧化铟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In2O3,是一种两性氧化物,且为铟最稳定的氧化物。块状样品可通过铟(Ⅲ)的氢氧化物、硝酸盐、碳酸盐或硫酸盐的热分解来制备。氧化铟的薄膜可以通
- span class=nowrapAgsub2/subSOsub4/sub/span&g硫酸银 (Ag2SO4),相对分子质量311.80。密度5.45克/厘米3。熔点652℃,于1085℃分解。微溶于水。溶于氨水、浓硝酸、硫酸,不溶于稀硝酸、乙醇。可用来作化学试剂。硫酸银可由将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