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颈龙属

✍ dations ◷ 2025-10-01 10:59:51 #1821年描述的分类群,蛇颈龙亚目,侏罗纪爬行动物

蛇颈龙属(属名:)是种大型的海生爬行动物,属于鳍龙超目,存在于早期的侏罗纪,身长约3到5米。在德国与英国的里阿斯统(Lias)发现了接近完整的骨骸,在西欧地区发现较多。它们的特色在于小头、细长的颈部、像乌龟般宽阔的身体、短尾巴,与两对大且细长的鳍状肢。它的名字后来成为蛇颈龙目的名称来源,但蛇颈龙本身年代相当早,是该目典型的属。蛇颈龙经常被描绘成和翼手龙争抢鱼肉的形象,但实际上它生存的年代比翼手龙要早很多,两者不可能相遇。

蛇颈龙是首批被发现的大洪水爬虫类之一,由玛丽·安宁(Mary Anning)发现,并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引起相当大的轰动。它由William Conybeare命名为蛇颈龙(),意为“接近蜥蜴”,意指它比鱼龙还接近现代蜥蜴,鱼龙的化石比蛇颈龙早几年在相同地点发现。

蛇颈龙的口鼻部很短,但嘴巴可以张的很大,下颌里长有许多位在齿槽的圆锥状牙齿,类似现在的恒河鳄。颈部相当地细长,但因为脊椎骨很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颈部相当地不灵活,因此蛇颈龙可能无法如同许多重建图里,像天鹅般弯曲颈部。颈部以外的脊椎骨也是很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而且蛇颈龙没有荐骨。肋骨呈单头式,两对鳍状肢之间的腹部肋骨排列地相当紧密。短小的尾巴笔直且为椎状。

支撑鳍状肢的肩带与骨盆扩张很大,胸弧类似乌龟身上相对应的骨头。

脚部是细长的鳍状肢,有五个完整的脚趾,每个脚趾由相当大的趾骨组成。从有些皮肤的痕迹推断鳍脚是平滑地,而非长满鳞片地。

化石暗示为胎生。

蛇颈龙是海生动物,猎取箭石、鱼,或是其他猎物维生。蛇颈龙以U形的嘴部、锐利的牙齿捕抓猎物。它们以两对鳍脚推动身体,尾巴因为太短而不能推动身体前进。在水中游泳时,颈部可能有控制方向的功能。1914年科学家已经确认,蛇颈龙的颈椎骨基本不能活动,只能做极小弧度的摆动和升降,几乎根本就不能抬高脖子。

蛇颈龙属过去一度成为中生代蛇颈龙类里的“未归类物种的集中地”。最近科学家将鳍龙超目重新分类后,许多原先被归类到蛇颈龙属的种改列到其他科与属。只有两种被确定的列入本属。

在1975年的电影《被时间遗忘的土地》(The Land that Time Forgot),一只蛇颈龙攻击U-潜艇。

蛇颈龙曾出现在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的小说《地心历险记》(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并与鱼龙属发生打斗。

蛇颈龙还出现在卡普空的电视游戏《恐龙危机 2》(Dino Crisis 2)、PS2游戏《恐龙猎人:进化》(Turok:Evolution)。

日本动画与游戏《精灵宝可梦》中,编号为131,名为拉普拉斯的精灵,创作灵感其中之一的说法就是来源于蛇颈龙。

相关

  • 基因库基因库或基因池(英语:gene pool)是指同一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的集合。因此,每个个体所拥有的基因都是该族群各个成员所共享的。比如黑人、白人、红人、黄种人皆共享
  • 科恩伯格罗杰·大卫·科恩伯格(英语:Roger David Kornberg,1947年4月24日-),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因其对“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所作的研究”而荣获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 氨甲酰磷酸氨甲酰磷酸(英语:Carbamoyl phosphate)是一种在生物化学方面有重要意义的阴离子。在陆生生物体内,氨甲酰磷酸作为一个中间代谢物参与通过尿素循环进行的氮排泄以及嘧啶的生物合
  • 提睾肌提睾肌(英语:Cremaster muscle)是覆盖睾丸和精索的肌肉,位于精索内外筋膜之间。在人类男性中,提睾肌是在腹股沟管中发现的一层薄的横纹和平滑肌,以及在精子筋膜的外层和内层之间的
  • 1341年
  • 笋瓜笋瓜又名印度南瓜(学名:Cucurbita argyrosperma)为葫芦科南瓜属的植物。一年生草本。圆筒形茎蔓生,组织较松。叶片形状近似南瓜,而尖端圆钝,无白斑。黄色花冠先端钝圆,裂片小,萼片细
  • 中甲联赛中国足球甲级联赛,是由中国足球协会组织的,由国内职业足球俱乐部参加的全国次高水平的足球职业联赛仅次于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开始于2004年,脱胎自原中国足球甲级B组联赛。第一届
  • 挤出效应挤出效应(英语:Crowding Out Effect),又名排挤效应,或者具体地说是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社会财富的总量是一定的,政府这边占用的资金过多,会使私人部门可占用资金减少,经
  • 酒精反应酒精反应,又称酒精性脸红反应、亚洲人脸红综合症,俗称上脸,是指部分人在饮用酒精饮料后,酒精(乙醇)在肝代谢成为乙醛,由于乙醛刺激而引起的皮肤发红、斑点或起疙瘩等一系列反应,多见
  • IUPAC有机物命名法IUPAC有机物命名法是一种有系统命名有机化合物的方法。该命名法是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规定的,最近一次修订是在1993年。其前身是1892年日内瓦国际化学会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