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效应

✍ dations ◷ 2025-10-01 13:56:48 #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英语:Crowding Out Effect),又名排挤效应,或者具体地说是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社会财富的总量是一定的,政府这边占用的资金过多,会使私人部门可占用资金减少,经济学将这种情况,称为财政的“挤出效应”:政府通过向公众(企业、居民)和商业银行借款来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和借贷资金需求上升的竞争,导致民间部门(或非政府部门)支出减少,从而使财政支出的扩张部分或全部被抵消。民间支出的减少主要是民间投资的减少,但也有消费支出和净出口的减少(F·S·米什金,1998,P544)。

对挤出效应的发生机制有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是:财政支出扩张引起利率上升,利率上升抑制民间支出,特别是抑制民间投资。

另一种解释是:政府向公众借款引起政府和民间部门在借贷资金需求上的竞争,减少了对民间部门的资金供应。

一般认为,在充分就业下,政府增加支出,产生完全挤出效应;由于有效需求不足,政府购买增加导致国民收入增加,不会完全被产生的私人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减少,导致的国民收入的减少完全抵消。

相关

  • 桃子桃(学名:Prunus persica)是蔷薇科李属一种,花可以观赏,果实多汁,作为水果,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头等,核仁也可以食用。果肉有白色和黄色的,一般在亚洲最受欢迎的品种多为白色果肉,香甜
  • 海平面海平面(英语:Sea level)是地球单一或多个海洋表面的平均水平,由此可以测量诸如海拔等高度。平均海平面(MSL)是一种垂直基准,一个标准化的大地测量参考点。例如制图和航海中的海图基
  •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系统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英语:malate-aspartate shuttle,也称为苹果酸穿梭)是真核细胞中一个转运在糖酵解过程中传出的电子跨越半通透性的线粒体内膜以进行氧化磷酸化的生物化学体
  • 梅干菜梅菜,也称为梅干菜,是一种中国传统烹饪原料。使用雪里蕻或其他芥菜种类的茎叶,用盐腌制风干而成。一说因在南方梅雨季节制作而得名,另一说是发霉的霉。从口味上又有“甜梅菜”和
  • 林 皋林皋(1929年1月2日-),江西南昌人,中国水利工程及地震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1954年大连工学院水能利用研究班毕业。大连理工大学教授。1997年当选为
  • 柯伊伯带柯伊伯带(英语:Kuiper belt),又称作伦纳德-柯伊伯带,另译柯伊伯带、古柏带,是位于太阳系的海王星轨道(距离太阳约30天文单位)外侧,在黄道面附近的天体密集圆盘状区域。柯伊伯带的假说
  • 粉碎粉碎是化工生产中一种单元操作,是一种纯机械过程的操作,对于体积过大不适宜使用的固体原料或不符合要求的半成品,要进行加工使其变小,这个过程就叫粉碎,粉碎主要有两种方式:
  • 蒸汽爆炸蒸汽爆炸是指水剧烈的沸腾或是闪蒸成蒸汽的现象,可能是因为水本身的过热、被其中细微的细屑快速的加热、或是因为和熔化的金属反应而升温(例如堆芯熔毁后,核反应堆中熔化的燃料
  • 普雷佩查语普雷佩查语(P'urhépecha )又称塔拉斯卡语,是分布于墨西哥米却肯州的美洲原住民语言,属于孤立语言。普雷佩查语是中美洲古国塔拉斯卡王国的主要语言,该国的主要民族是普雷佩查人
  • 麻逸坐标:13°12′N 120°54′E / 13.200°N 120.900°E / 13.200; 120.900民都洛(塔加洛语:Mindoro)故称麻逸,是菲律宾的第七大岛,面积约10,572平方公里,位于吕宋岛之西南,巴拉望岛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