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嵌齿象
✍ dations ◷ 2025-10-03 02:32:05 #嵌齿象
嵌齿象属(学名:Gomphotherium),又名三棱齿象或四偏齿象,是一属已灭绝的长鼻目,生存于中新世早期至上新世早期的欧洲(包括法国、德国及奥地利)、北美洲(美国堪萨斯州)、亚洲(巴基斯坦)及非洲(肯雅)。嵌齿象高3米,外观像现今的象,但有四颗象牙,两颗在上颚及两颗在下颚。下颚的象牙互相平行,形状像铲子,用途也有可能一样。不像现今的象,嵌齿象的上象牙有一层牙釉质所覆盖。嵌齿象的头颅骨较现今象的头颅骨长而低。它有可能生活在沼泽或近湖泊的地区,利用它们的象牙来挖起水中植物。与早期的长鼻目比较,嵌齿象只有很少的臼齿,臼齿上有脊来增加磨擦面。嵌齿象的完整骨骼是于1971年在德国的因河畔米尔多夫县发现。
相关
- 杆菌杆菌,指外观呈杆状的细菌。根据其排列组合,可分为单杆菌,双杆菌和链杆菌。杆菌的样例有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幽门螺杆菌等。
- 多发性大动脉炎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是一种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以及肺动脉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炎性疾病:841。疾病由日本医生高安右人(Mikito Takayasu)在1908年首次报告,因此又被
- 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或血管内皮是一薄层的专门上皮细胞,由一层扁平细胞所组成。它形成血管的内壁,是血管管腔内血液及其他血管壁(单层鳞状上皮)的界面。内皮细胞是沿着整个循环系统,由心脏直
- γ链CSF2RB是以下I型细胞因子受体(英语:type I cytokine receptor)的共用亚基:
- 溶血反应溶血反应泛指红血球的不正常分解死亡的现象。溶血是指红血球的细胞膜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因素受损破裂,内部的原生质从细胞漏出令红血球死亡的现象。“溶血反应
- 鼻行动物†单鼻亚目 Monorrhina (虚构) †多鼻亚目 Polyrrhina (虚构)鼻行动物(原文Snouters或Rhinogrades)是一个由德国动物学家Gerolf Steiner化名为Harald Stümpke所描述的虚构哺
- 超音段成分超音段音位(suprasegmental、超音段成分)是言语分析中除音素之外的的语音现象。言语中有大量特征倾向构成超越单一音段的模式,并且不受音段目标限制独立变化,其中主要有音高、响
- 暗箱暗箱(英语:Camera obscura),又称暗盒,是一种光学仪器,可以把影像投在屏幕上。暗箱的概念早在公元前已经出现。自15世纪开始,被艺术家用作绘画的辅助工具。至18世纪未,一些摄影先驱用
- 王尔德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又译奥斯卡·怀尔德,爱尔兰作家、诗人、剧作家,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他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创作了多种形式
- 恐爪龙恐爪龙属(属名:Deinonychus)是驰龙科恐龙的一属,身长约2.5-4米,生活于下白垩纪的阿普第阶中期至阿尔布阶早期,距今约1亿1500万至1亿800万年前。它的学名是来自古希腊文的“δε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