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溶血反应
✍ dations ◷ 2025-10-08 03:42:57 #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泛指红血球的不正常分解死亡的现象。溶血是指红血球的细胞膜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因素受损破裂,内部的原生质从细胞漏出令红血球死亡的现象。“溶血反应”是专指红血球的名词,虽然血液里除红血球外还有白血球、淋巴细胞等等非红血球的细胞,“溶血反应”一词一般并不会用来形容这些细胞的死亡。当红血球发生溶血反应时,红血球会像是溶解掉并失去其作为细胞的大小和形状,漏出的血红蛋白会将周围的溶液,例如血浆或生理盐水染红。因此,溶血前的正常血液或是在生理盐水等的红血球悬浮液是不透明的红色悬浊液在溶血后会变成红色的透明液体。红血球通常有110至120天的寿命,死去的红血球会被送往肝脏和脾脏分解。然而,部分疾病或因素会导致红血球在肝和脾以外的地方被不正常分解,令血液中红血球含量减少,血红蛋白漏出。由于红血球负责于血液中传送氧气给身体各个部分,严重的溶血反应可以导致身体组织缺氧死亡,危及患者的生命。一般引发溶血反应的因素有:
相关
- 细菌接合接合(英文:Conjugation,又译结合),又称为接合作用、细菌接合,是发生于原生动物间的现象,指的是两个细菌之间发生的一种遗传物质交换现象,属于细菌有性生殖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接合现
- 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又称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状腺亢进、甲亢,是一种由于体内过量的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 四碘甲腺原氨酸(T4,也即甲状腺素)造成的临床症状。而甲状
- 胂凡纳明洒尔佛散(德语:Salvarsan),也称作砷凡纳明或胂凡纳明(英语:Arsphenamine)或606,是第一种有效治疗梅毒的有机砷化合物,又用于治疗昏睡病,还是第一种现代化疗药物,1910年代初投入应用。19
- 集落刺激因子集落刺激因子(CSF)是一类分泌型的糖蛋白,其与造血干细胞表面上的受体蛋白结合,从而激活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其可导致细胞增殖并分化成特定类型的血细胞(通常是白细胞,对于红细胞形
- 蜂窝性组织炎蜂窝组织炎(拉丁语:cellulitis)是牵涉到皮肤的细菌感染。该疾病尤其会影响到真皮与皮下组织。其症状为皮肤发红,会在数天内逐渐扩大范围。发红范围的边缘一般而言不明显,而且可能
-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牛津国家人物传记大辞典(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收录记载了58,000多位英国历史名人传记,是重要的英国人物传记参考工具书。原称“国家人
- 血压反射血压反射(英语:baroreflex、日语:血壓反射機能)或血管压力感受器反射(英语:baroreceptor reflex)是身体内的其中一种生命征象恒定机制,功能是确保体内的血压长时间维持在稳定的区间,
- 地壳中含量以下是地球地壳中的化学元素丰度的列表,其中包括 5 份不同资料来源得到的结果,此处的丰度以质量百分比的丰度为准。其中的数字是估计值,会随着资料来源及估计方式不同而改变。
- 副作用药物不良反应(英语:adverse drug reaction,简称ADR)是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的治疗疾病的时候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而这种作用一般都对患者的治疗不利。不良反应是药物所具有的两
- 红统府红统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อ่างทอง,皇家转写:Changwat Ang Thong,泰语发音:)是泰国中部的一个府。红统府以前称“威社猜餐城”,为大城府的前哨城市,以后在大城时代迁都至昭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