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鹰号航空母舰(ひよう)是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为改装航舰,飞鹰级航空母舰的1号舰。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海军航舰吨位被限制为英美的六成,因而产生了征招民间船舰的想法,并设立了奖励制度,鼓励民间造船业者在造舰时就加入可改造成军舰的设计。
飞鹰号为日本邮船所属之橿原丸级客货轮“出云丸”邮轮改造成的航舰。
出云丸于1939年11月30日动工,日本帝国海军提供了6成的建造经费,原始设计用来营运日美航线,但是在完成了上段甲板后,国际局势便日趋转坏,到1940年10月便被军方以契约明定的有事状态作为理由征收改造,因此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作为邮轮营运使用。
1941年1月起开始改装工程,“出云丸”(飞鹰号)比姊妹舰“橿原丸”(隼鹰号)更早下水,但却比隼鹰号(原橿原丸)更晚完工成为航舰,船舰编为第1001号舰。
飞鹰级航舰为了双重用途,建造时锅炉数量比一般军舰少,也没有使用日本海军惯用的舰政本部式锅炉与轮机,在效率与维修上都相当不便,也让这级改装航舰在航速上无法赶上正规航舰;这也造成服役期间飞鹰级轮机经常故障,甚至因此退出战斗的事件。然而就改装航舰运作效率的角度来说,飞鹰号因为建造起便规划航舰使用需求,因此飞机的搭载数量与日军2万吨级正规航舰相近,且拥有较长的续航力,在实战运用上日军仍相当倚重其战力。
飞鹰号完工后于昭和17年(1942年)七月装上了与“隼鹰号”、“翔鹤号”同型的二号一型雷达,但是比前两舰更早列装。
昭和18年(1943年)6月,于三宅岛附近遭美军“炮弹鱼号”(SS-237 Trigger)潜舰袭击,飞鹰号遭命中3发鱼雷,其中一发击中一号锅炉室,一发未爆弹,因此侥幸逃过直接遭到击沉的命运,并由其他舰拖回横须贺港修理。
修理完毕后,在昭和19年(1944年)6月的“阿号作战”行动中,飞鹰号遭美军舰载机发射的鱼雷命中左舷轮机室,丧失了航行能力并在下午7:00左右,左舷后部引发大爆炸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