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巨蚁亚科
✍ dations ◷ 2025-07-19 06:39:59 #古巨蚁亚科
巨蚁(学名:Titanomyrma),又称为泰坦蚁,是已发现体型最大的蚁,但现已灭绝。它们生存在始新世的德国与北美洲。2011 年所发表的 T. lubei 来自一具 49.5 百万年前美国怀俄明州体型相当于一只蜂鸟的蚁后化石,为最早于西半球发现的巨型蚂蚁。而 T. gigantea 则是目前已知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蚂蚁。巨蚁为目前已知最早能够横跨欧美的昆虫族群。Titanomyrma lubei 的正模标本化石由 Louis Lube 发现于美国怀俄明州甘霖县绿河组(英语:Green River Formation)丹佛自然科学博物馆(英语:Denver Museum of Nature and Science)编号784地点的古代湖沉积物中。该化石由 Louis Lube 捐赠至 丹佛自然科学博物馆(英语:Denver Museum of Nature and Science),并且在储藏柜中被阿奇博多(Bruce Archibald)和博物馆馆长马修斯(Rolf Mathewes)发现,样本仅包含有一只蚁后,没有任何工蚁。在发表 Titanomyrma lubei 之后,Formicium gigantea 与 Formicium simillima 两种巨蚁也被重新分类至本属之下。T. giganteum 与 T. simillima 的完整化石发现于德国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南方 30 公里处黑森梅瑟尔的梅塞尔坑。在附近的艾克菲德马尔( Eckfeld Maar)也有发现尚未发表的近似物种。巨蚁的学名 Titanomyrma 来自于希腊语的 Τιτάν (Titan),意思为“巨大的体型、力量,或是伟大的成就”,或是暗指希腊神话中的泰坦;希腊语的 μύρμηξ (myrmex) 则是“蚂蚁”的意思,词性为阴性。T. lubei 的种加词则是为了纪念正模标本的发现者 Louis Lube。阿奇博多(Bruce Archibald)于 2011 年建立新属 Titanomyrma并发表了新种 Titanomyrma lubei 且将 T. gigantea(原先为Formicium giganteum Lutz, 1986)与 T. simillima(原先为F. simillimum Lutz, 1986)纳入本属之下,T. gigantea被视为是巨蚁属的模式种。巨蚁属与蚁科最大的特征差异在于其具有形状多变的腹垂节(英语:gaster (insect anatomy)),三种已知的种类其腹垂节外型从卵圆形、细卵圆形至圆柱形。A5 腹节宽度相对于其他腹垂节为多变的,A3–A7 腹节长度也为多变的。巨蚁属三种蚁后的外型可以由其腹垂节外型来进行分辨,其腹垂节长宽比分别为 T. lubei – 2.14、T. gigantea – 1.40 与 T. simillima – 1.50。T. lubei 蚁后的腹垂节中后段为圆柱形而另外两种则为卵圆形,最宽处落在 A5 腹节。A3 腹节长度大约为宽度的
1
4
{displaystyle 1 over 4}
,另外两种则约为
1
3
{displaystyle 1 over 3}
。A4 腹节长度为 A3 腹节的三倍长,另外两种则不超过两倍。A5–A6 腹节长度为宽度的
1
2
{displaystyle 1 over 2}
,另外两种则为
1
3
{displaystyle 1 over 3}
。A3 腹节在腹柄节关节处不具弧度。T. gigantea 为目前已知体型最大的蚂蚁,大于现存(英语:extant taxon)栖息于中非及东非,体长5厘米(2.0英寸)的矛蚁兵蚁。其化石显示雄蚁体长可达 3厘米(1.2英寸),蚁后则能达到 6厘米(2.4英寸),翼幅达 15厘米(5.9英寸)T. gigantea 为本属最早发现的物种,其化石保存十分完整。巨蚁不具有蜇针(英语:stinger)和嗉囊,推测它们可能主要透过喷洒蚁酸自卫,而食物则主要以新鲜食物为主,类似现存的切叶蚁(切叶蚁只食用蚁窝内栽培的真菌),或者为肉食性。现存的近亲为矛蚁属。巨蚁可能和行军蚁一样到处移动并狩猎大型动物。T. lubei 与同地层年代在德国和英格兰南部的怀特岛郡上所发现的巨蚁为近亲,在这之前北美洲存有巨型蚂蚁的唯一证据为始新世时期田纳西州所发现的蚂蚁翼化石。这代表着在始新世(56 - 34 百万年前)时期可能具有较高的气温及陆桥让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巨蚁、昆虫与其他物种可以自欧洲迁移至北美洲,例如河马属、热带浮游生物及棕榈科花粉。
相关
- 肌肉失养症肌肉萎缩症(肌营养不良症,英语:Muscular dystrophy, MD),指一组损坏人体肌肉的遗传性疾病。肌营养不良症表现为进行性骨骼肌萎缩,肌肉蛋白质缺失,和肌肉细胞或组织的死亡。有九种疾
- 龙舌兰属龙舌兰属(学名:Agave),又名龙舌掌、番麻、万年兰、百年草,一般直接称为龙舌兰,属于天门冬科龙舌兰亚科龙舌兰属的多年生常绿灌木,原产于北美洲,其中在墨西哥有最多的种类,适于温暖气
- 銦4d10 5s2 5p12, 8, 18, 18, 3蒸气压第一:558.3 kJ·mol−1 第二:1820.7 kJ·mol−1 第三:2704 kJ·mol主条目:铟的同位素铟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In,原子序数49。铟是碱金属除外
- span class=nowrapEusub2/sub(SOsub4/sub)sub&g硫酸铕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Eu2(SO4)3。用硫酸溶解氧化铕,可以得到硫酸铕。
- 趋同进化在演化生物学中,趋同演化(英语:Convergent evolution)指的是两种不具近缘关系的生物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或曰生态系统)中,因应需要而发展出相同功能的器官(即同功器官)的现象
- 森林生态森林生态学(英语:Forest ecology)是指以森林生态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研究者将森林视为一个生物群落,其中包含天然林地内的所有生物(英语:Biotic component)(如植物、动物、微生物
- 星族星族是银河系中年龄、化学物质组成、空间分布与运动特性较接近的恒星集合,于1927年由布鲁根克特(P. Bruggencate),1944年由美国天文学家沃尔特·巴德区分成现在的三族恒星。观察
- 球囊霉目GlomeraceaeClaroideoglomeraceaeGlomales球囊霉目是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下的一个内共生真菌种类,能与植物共生,并在植物根中形成丛枝状体及囊泡。此类真菌能和植物互利共
- 革菌目烟白齿菌科 Bankeraceae Donk 革菌科 Thelephoraceae Chevall.革菌目(学名:Thelephorales)是伞菌纲下的一目。该目的真菌包括革菌及猴头菌,以及少量多孔菌与珊瑚菌。所有这些真
- 修道士修士(英语:friar,或fray),也称修道士、隐修士,是天主教以及东正教对于男性修行者的称呼,但并不属于神职人员。除了以担任神职人员为目标的一般修士之外,另有终身不做神父、专事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