盎博罗削

✍ dations ◷ 2025-07-20 01:49:57 #生年不详,397年逝世,340年代出生,罗马帝国基督徒,拉丁教父,4世纪基督教圣人,教会圣师,天主教圣人,东正教圣人,圣公宗圣人,圣经评论家

圣盎博罗削(拉丁语:Sanctus Ambrosius,意大利语:Sant'Ambrogio,英文中常作 Ambrose,约340年-397年4月4日),罗马公教(天主教)神职人员,任米兰主教,4世纪基督教著名的拉丁教父之一。他也是罗马公教公认的四大教会圣师之一。

约340年,盎博罗削出生于特里尔一个有名望的基督教家庭。父亲曾任高卢行政官,是一位基督徒,母亲则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虔诚妇女。盎博罗削从小就接受希腊文、文学、法律、修辞学、哲学的训练,父母对他寄予厚望,他也继承父亲的衣钵投身公共政务。盎博罗削于公元370年左右,完成法律的训练曾当执业律师,大约在372年,盎博罗削担任伊米利亚-利古里亚(Aemilia-Liguria)的省长,总部是设在相当于罗马帝国第二首都的米兰。盎博罗削展现了自己杰出的行政及演说能力,他的公正无私也获得众人的赞誉。

374年,亚流派的米兰主教死了。教会内的阿里乌教派与尼西亚教派的信徒相争,将形成分裂。盎博罗削基于省长的职责所在,走进教堂去平息风波。当他正向群众讲话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孩子的声音喊著说:“让盎博罗削作主教!”会众以为是出于天主的声音,两派齐声唱和:“阿们!”欢呼拥立他为主教。 不过,那时他只是一个新信徒,还未受洗礼,他向群众表示自己乃罪人,不配担任神职,便返回自己家中,但是信徒却举行大规模的游行,该省的主教们也批准这次选举有效,盎博罗削写信给皇帝说明此事不妥,但皇帝瓦伦提尼安二世却回信赞成盎博罗削作主教,于是,从权在八天之内,先受洗而后任主教。

盎博罗削上任后,立志反对亚流主义,他在政治上参与对抗阿里乌教派的工作,主动将亚流主义从以利哩古(Illyricum,今伊利里亚)驱逐出去,但他也在380年代,被支持亚流主义的皇后所逼迫,要他把当地教会交给亚流的跟随者管理,在此过程中,他的生命受到威胁,若不是米兰的市民公开支持,恐怕他已经遭遇不测。他说:“主教没有权力把神的教会交出来。”盎博罗削一生致力于使教会免受皇帝干涉,如390年夏天,帖撒罗尼迦城的驻军司令因为拒绝百姓要求释放一位人民喜爱的战车手,百姓将驻军司令杀了,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为了给他报仇,不顾盎博罗削的反对,屠杀了大批居民,及后皇帝懊悔但为时已晚,七千多有罪或无辜的居民已经死了。盎博罗削给狄奥多西写了一封密函,告诉他,皇帝若不公开悔罪就要把他开除教籍,狄奥多西只好让步,在教会里当众认罪、请求饶恕。盎博罗削是第一位能以主教地位影响统治者的教会领袖。盎博罗削在历史上是功多于过的,他坚持政教分离,教会有教会的权柄,政府有政府的权柄,二者不应该相混和,但在某些情况下,他认为皇帝也应该受到教会的约束,他说:“皇帝是在教会之内,而非在教会之上。”

由于盎博罗削坚持政教分离,除了担任皇帝的顾问,干预罗马帝国的宗教政策外几乎没有参与政治。在盎博罗削坚持政教分离的影响下,成功令西部皇帝格拉提安下令驱逐异教。公元382年,格拉提安强占了异教祭司和维斯塔贞女的收入,并禁止遗赠地产给予他们;祭司学院的财产亦被没收,异教祭司的特权和豁免权也被取消。在盎博罗削建议下,格拉提安同时宣告所有异教寺庙的收入全数充公到国库,并把罗马多神教的重要祭坛“胜利女神祭坛”拆毁。由于他坚持政教分离,所以他于公元384年阻止了异教议员的重建胜利女神祭坛。盎博罗削还成功说服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于公元389年下达“狄奥多西诏书”,其内容主要为禁止异教活动,取消异教假日,熄灭异教圣火,解散维斯塔贞女,处罚援助异教者等等。

盎博罗削以神学著作闻名,乃天主教教会圣师之一。然而他的神学著作大多是秉承希腊神学家的思想,对于罪与恩,有较深的感觉。他的思想趋向实践方面,讨论基督教伦理学;对于教会圣诗的发展,也大有贡献。 盎博罗削的希腊文造诣极高,因此能把东方最优秀的尼西亚神学,写成清晰的拉丁文,其中最重要的作品包括《论信仰》(On the Faith)和《论圣神》(On the Holy Spirit)。

盎博罗削是推广赞美诗的功臣。他建立了教会调式。采用四个希腊音阶定为“正格调式”音阶。成为今日音调系统的基础。他认为诗歌有对抗异端的价值,所以歌词中必提到基督教的教训。

盎博罗削自从成为米兰主教后,不仅掌握西罗马帝国的宗教权,也成为皇帝之师。格雷帝征讨哥德族时不但将三位一体的信条公布在军中,遇难时还呼喊盎博罗削的名字,其影响力由此可见一般。特别是后来和皇太后贾丝泰娜(Justina)为了是否要将米兰堂让给阿里乌教派教徒以及军队包围波西亚教堂一事,盎博罗削一连五天在米兰大教堂内讲道,誓死守护教堂。最后,皇帝撤兵,军队对信徒态度和蔼并且握手言欢。这是罗马历史上第一次的教会教权与政府皇权的正面冲突,自此意大利整个成为基督教世界。

相关

  • 头部受伤头部受伤是指头部的创伤。这可能包含或不包含对大脑的伤害。不过,术语创伤性脑损伤与头部受伤在医学文献中通常是可以互换使用的。头部受伤的发生率(新发病例数)是每年每10万个
  • 分手信《分手信》(英语:Dear John)是一部2010年上映的美国电影,改编自小说《分手信》。本片由莱塞·霍尔斯道姆执导,主要演员有查宁·塔图姆、阿曼达·西耶弗里德、斯科特·波特,北美地
  • 不可逆在热力学领域中,不可逆过程(Irreversible process)是相对可逆过程而言的,指的是在时间反演变换下只能单向进行的热力学过程,这种热力学过程所具有的性质被称作不可逆性。从热力学
  • 国际规度化之比值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简称PT,是一套检测外在凝血路径的方法。由于目前检测的标准是依照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简称INR),因此该检测又称为“Pro
  • 蛞蝓.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拉蓬特拉蓬特(La Puente)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的一座城市,2010年人口普查时人口为39,816人,城市位于洛杉矶市中心以东约20英里。现在由拉蓬特城市占据的区域的原住民是通瓦人(To
  • 彭德尔顿法彭德尔顿法(Pendleton Civil Service Reform Act),亦称“潘德尔顿法”,是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一项管理与改善美国公务人员的法案。它首次确认了美国联邦政府的人事管理原则,即竞
  • 大西洋会议坐标:62°38′56″S 60°21′54″W / 62.64889°S 60.36500°W / -62.64889; -60.36500大西洋会岭(英语:Atlantic Club Ridge)是南极洲的山岭,位于南设得兰群岛中利文斯顿岛东部
  • 九连山九连山位于广东北部,东江西北岸,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其东北面与江西省交界,向西南延伸到北江边的清远飞来峡等地。这是由花岗岩侵入砂页岩构成的一列山脉,是赣江与东江,东江与滃
  • 同一个世界:共同在家SARS-CoV-2(病毒)国际运输同一个世界:共同在家(英语: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是于2020年4月18日举行的虚拟系列演唱会,推广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保持社交距离等防疫理念,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