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世界

✍ dations ◷ 2025-07-09 20:21:46 #马来世界

马来世界(马来语:Dunia Melayu 或 Alam Melayu,爪夷文:دنيا ملايو / عالم ملايو)是一个种族、语言以及文化上的概念。该词最先在地理大发现时期由西方人所发明,用以代指受马来语影响的东南亚。

而在现代,马来世界广义上可以与南岛民族重叠,其范围向东最远可达复活节岛,最西可至马达加斯加。该定义可追溯至18世纪末期,当时的东方主义者发明了马来人种一词指称现代意义的南岛民族。而狭义上,马来世界则指一系列使用马来语的国家或领土,包括文莱、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南,有时亦可与一些比较中立的词汇,例如“马来群岛”和“努山达拉”等混用。近来亦有学者将定义进一步收窄,将其定义为马来族的故土,主要由一系列历史上受不同苏丹统治,并使用不同马来语群语言的地域组成,包括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婆罗洲及其周边附近的小岛。20世纪时期,当时马来民族主义者为鼓吹“大印度尼西亚”或“大马来西亚”,亦有使用马来世界该概念。

马来文化实际上亦对一些马来世界以外的国家产生重要的影响,最显著的要数斯里兰卡和泰国。斯里兰卡的诸多传统菜品,例如叁巴酱、椰糖糯米糕(英语:Dodol)以及姜黄饭(英语:Nasi kuning)都来源于马来群岛。 斯里兰卡的纱笼和巴迪布(英语:Batik)亦是历史上与印尼和马来人接触的过程中所引入。而泰国菜中亦吸收了不少马来元素,例如沙嗲。

马来(Melayu)一词源自梵文或,可译为“群山之地”,这个词由古代印度商人所采用,指称马来半岛。这个名称后来用来指末罗瑜王国,该国在7世纪到13世纪存在于苏门答腊。

葡萄牙历史学家高丁纽•埃雷迪亚(英语:Manuel Godinho de Erédia)根据当地共有的宗教和文化特征,发明了“马来海”(Malayos)一词来指代马六甲苏丹国影响下的地区。该片地(海)域以马六甲海峡为中心,北至安达曼海,南至巽他海峡部分,东至中国南海西部,是一个穆斯林世界的国际贸易中心,以马来语为通用语。

而另外一个术语,马来人土地(Tanah Melayu)则在不同的马来人文字记录中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马来族诗史《汉都亚传》经常出现此词,通常亦用以指代受马六甲苏丹国所影响的地区。早在16世纪,葡萄牙人托梅·皮雷斯亦发明了一个类似的词语 ,意指苏门答腊岛的东南部分——末代苏丹马末沙在被葡萄牙人击败后曾到此地建立了流亡政府。

之后英国人约翰·克劳福在1820年其著作中开始将“马来人土地”一词等同于马来半岛。而早在18世纪早期,英语就已经使用马来亚(Malaya)来称呼马来半岛。

由于缺乏对应的资料,目前很难追溯马来世界该词到底是何时与马来群岛产生联系。

马来人种该词最先来自德国人种学家布卢门巴赫的研究。他在原有的四个肤色人种的基础上,添加另一人种称为马来人种,认为这是埃塞俄比亚人种和蒙古人种的子类别,同时将马里亚纳群岛、摩鹿加群岛、巽他群岛、菲律宾、印度支那和太平洋群岛的原住民(如大溪地)归为该人种类别。布卢门巴赫的命名法,深受殖民时期的马来语言文化影响。当时马来语在各苏丹国占有特别地位,在17及18世纪的东南亚被视为是文化人的语言。18世纪的一些欧洲文献甚至称“在东方,若一个人不通晓马来语,此人则不能算是受过教育的人士。”

马来人种该概念归根到底是殖民时期的产物,尤其经过西班牙17世纪及英国18世纪以来的鼓吹,更将整个海洋东南亚视为马来世界。英国政治家斯坦福·莱佛士在该概念的发展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他突破历史传统,使得“马来”该词不再局限于当时的马来苏丹国,而将其投射为整个人种、民族。

英国历史学家理查德·詹姆斯·威克孙(英语:Richard James Wilkinson)习惯使用“国家”(state)一词指代其时马来半岛上的政治实体,同时以“王国”或“苏丹国”称呼历史上的马来国家。威克孙笔下的“马来亚”不单指当时英国治下的马来半岛部分,甚至将北部暹罗统治的部分亦涵盖进来。除了“印度群岛”(the Indian Archipelago),他亦会使用“马来世界”一词指涉海洋东南亚。

英国历史学家理查德·温斯泰德在其著作《马来世界地理》(Ilmu Alam Melayu)十分清晰的介绍了该概念的领土含义。其笔下的“马来世界”分为四个部分:马来亚(Tanah Melayu)、英属婆罗洲、荷属印尼和菲律宾,并将四者整合一起来介绍其历史、居民、产物、城市等话题。这种系统性的综合介绍大大地深化了“马来世界”的领土含义。

马来历史学家 Abdul Hadi Haji Hassan 的著作《马来世界历史》(Sejarah Alam Melayu)亦采用了温斯泰德的思路,将“马来领土”分为三个层次:马来州属(九个苏丹州)、英属马来亚和马来世界。

马来亚一些早期的文献会采用一种马来亚中心主义,将马来亚视为整个马来世界的中心。战后英属马来亚的一些前贵族组织逐渐转化为巫统等政党,其领土认同亦从马来九个苏丹国扩展到整个马来半岛。另一方面,作为平民出身的泛马来组织马来青年同盟(英语:Kesatuan Melayu Muda),亦将其想象中的民族故土延伸到整个马来群岛,亦即马来世界。

马来世界最大的语言族群是以南岛语系的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为主,包括了爪哇岛的爪哇语;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以及廖内群岛的马来语(在马来西亚被称为马来西亚语;在印度尼西亚被称为印度尼西亚语);有些时候菲律宾的他加禄语(被称为菲律宾语)也被归为这个语族中。

约一千年以前,马来世界的主要宗教是一种混合印度教、佛教和原始信仰的宗教,而如今,伊斯兰教是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南和菲南的马来族信奉的主要宗教;东马原住民除了信奉伊斯兰教以外,也信奉基督宗教;基督信仰中的天主教是菲律宾和东帝汶的主要宗教;印度教则是巴厘岛的主要宗教;非马来族群信奉的主要宗教有道教、佛教、基督宗教(基督新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

以人文地理学的概念来说,马来世界是岛屿东南亚以及使用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的大陆临海地区的统称,在这个概念之下,马来世界其实与马来群岛是有互换性的关系。

在这个概念中的马来世界指的地区包括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美拉尼西亚群岛以及波利尼西亚群岛;此外,同样是使用南岛语系的台湾和马达加斯加以及与马来王国有历史渊源的新加坡也可被列为马来世界。

相关

  • 消化腺消化腺泛指分泌消化液的腺体:
  • 唑尼沙胺唑尼沙胺(英语:Zonisamide)是一种磺胺类抗惊厥药(英语:anticonvulsant),被批准用于辅助治疗成人的癫痫发作,婴儿的韦斯特综合症,伦诺克斯-加斯托二氏综合征(英语:Lennox-Gastaut syndro
  • 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俄语:Новая 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политика,НЭП),是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通过,1921年3月21日颁布实施的一项政策法令。旨在以实物税的
  •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为中国贵州省贵阳市的一所公立高校。贵州财经大学创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贵州财经学院,2012年4月经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更名为贵州财经大学。经过五十余年
  • 双五角锥在几何学中,双五角锥是指以五边形做为底的双锥体,其为五角柱的对偶。所有双五角锥都有10个面,15个边和7个顶点。所有双五角锥都是十面体。若一个双五角锥的基底为正五边形则可
  • 量子点显示器量子点显示器("Quantum dot display")是一种借由量子点(Quantum dot, QD)或半导体奈米晶体其之特殊光电性质可产生纯色之红、绿和蓝光之三原色以作为显示应用的技术。在于现今显
  • 向峨乡向峨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2019年12月,撤销向峨乡、蒲阳镇,设立蒲阳街道,以原向峨乡和原蒲阳镇所属行政区域为蒲阳街道的行政区域
  • 丹尼斯海峡丹尼斯海峡(Danish straits)是连结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的诸海峡之总称。丹尼斯海峡在历史上是丹麦的国内水路,但是随着领土的丧失,松德海峡和非曼海峡分别成为丹麦和瑞典及德国的
  • 杨翱杨翺(?-?),字云凤,应天府江宁县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应天府乡试第十二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二百七十三名,登第三甲第十八名进士。曾祖杨德芳;祖父杨春;父杨正,曾任教谕。嫡母陈氏;周氏;生母张氏。
  • 格特鲁德·阿伯克龙比格特鲁德·阿伯克龙比(Gertrude Abercrombie,1909年2月17日-1977年7月3日),美国画家,长期定居于芝加哥,人称“波西米亚艺术家之后”。她和芝加哥爵士乐界往来甚密,与迪兹·吉莱斯皮、查利·帕克和萨拉·沃恩等爵士乐手相识;他们的音乐亦成为了她的创作的灵感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