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五角锥

✍ dations ◷ 2025-10-08 18:42:01 #约翰逊多面体,双锥体

在几何学中,双五角锥是指以五边形做为底的双锥体,其为五角柱的对偶。所有双五角锥都有10个面,15个边和7个顶点。所有双五角锥都是十面体。若一个双五角锥的基底为正五边形则可称为双正五角锥或正五角双锥,若其每个面都是正多边形且以正五边形为基底,则为92种詹森多面体(J13)中的其中一个,也是双角锥的其中一种。顾名思义,它可由詹森多面体中两个大小相同的正五角锥以正五边形面接合而成。这92种詹森多面体最早在1996年由詹森·诺曼(英语:Norman Johnson (mathematician))(Norman Johnson)命名并给予描述。

正五角双锥是由10个顶角40.42°、底角 69.79°、边常比 1 : 1 : 5 5 4 {\displaystyle 1:1:{\frac {5-{\sqrt {5}}}{4}}} 的等腰三角形所构成。

若不考虑每个面皆为正五边形,只考虑基底为正五边形时,则有可能为广义的半正多面体的对偶,正五角柱的对偶,此时能使用施莱夫例符号表示,计为{ } + {5},而在考克斯特符号中,则可以用CDel node f1.pngCDel 2.pngCDel node f1.pngCDel 5.pngCDel node.png或表示。

双五角锥的对偶多面体是五角柱,但詹森多面体双五角锥的对偶多面体不是一个正五角柱,是一种七面体由五个矩形和二个五边形组成。

双五角锥可以由五角形二面体透过五角化变换构造而来,因此与五角形二面体具有相同的对称性,其可以衍生出一些相关的多面体:


三角柱 · 四角柱 · 五角柱 · 六角柱 · 七角柱 · 八角柱 · 九角柱 · ... · 无限角柱(双曲)

三角反柱 · 四角反柱 · 五角反柱 · 六角反柱 · 七角反柱 · 八角反柱 · ... · 无限角反柱

三角锥柱 · 四角锥柱 · 五角锥柱 · 六角锥柱 · 七角锥柱 · 八角锥柱 · ... · 无限角锥柱

相关

  • 延髓延髓(英语:medulla oblongata),为中央神经系统的一部分,是脑干最下方的结构,位于小脑正前方。长约一吋半,宽约半吋。上接脑桥(pons) ,下接脊髓(spinal cord)。它具有第九至第十二颅神
  • 整联蛋白受体结构 / ECOD结构 / ECOD整合素(英语:Integrin,又译为整联蛋白)是一种介导细胞和其外环境(如细胞外基质,ECM)之间的连接的跨膜受体。在信号转导中,整合素将ECM的化学成分与力学状态等
  • 武则天光宅:684年九月~十二月 垂拱:685年~688年 永昌:689年正月~十月 载初:690年正月~八月 天授:690年九月~692年三月 如意:692年四月~九月 长寿:692年九月~694年五月 延载:694年五月~腊月 证圣:695
  • 跖行动物跖行,又称跖行,指的是陆生动物在行走时跗骨、跖骨和趾骨均着地。为哺乳动物三种行走行式之一,其他包括趾行(英语:digitigrade),仅有脚趾着地而脚跟或腕不接触地面,以及蹄行(英语:ungul
  • 火山口火山口是火山活动时地下高温物质喷到地面的出口。火山口一般位于火山锥顶部或侧面,在火山喷发停止后由于地下通道中的熔岩冷凝收缩,火山口形成环形凹陷的区域;口内有陡峭的内壁
  • 龙马来了《龙马来了》(日文:竜馬がゆく,りょうまがゆく)是以司马辽太郎所著的日本历史小说改编的NHK大河剧第六部作品,于1968年播出,全52集。本剧于1968年1月7日~12月29日播出,平均收视率14.
  • 豆甾烷醇(1S,2S,5S,7S,10R,11S,14R,15R)-2,15-二甲基-14-四环-5-十七醇豆甾烷醇(英语:Stigmastanol,或称为谷甾烷醇,sitostanol,豆甾烷-3β-醇,Stigmastan-3β-ol)是一种存在于许多植物中的
  • 兽虱科见内文兽虱科(学名:Haematopinidae),又名血虱科,是啮虫目吸虱亚目之下的一个科。
  • 加勒特·A·霍巴特加勒特·奥古斯塔斯·霍巴特(英语:Garret Augustus Hobart,1844年6月3日-1899年11月21日)是一位美国政治家,曾于1897至1899年担任第24任美国副总统,在总统威廉·麦金莱任内就职。他
  • 阿民念派教徒背景 新教 宗教改革 抗辩五条 加尔文主义与阿民念主义争论史人物 雅各布斯·阿民念 西蒙·伊皮斯科皮乌斯 胡果·格老秀斯 抗辩派 约翰·卫斯理学说 全然败坏 有条件的拣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