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谱仪

✍ dations ◷ 2025-10-13 01:22:37 #原子吸收光谱仪
原子吸收光谱法(英语: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AS),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一种根据特定物质基态原子蒸气对特征辐射的吸收来对元素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在仪器分析中,原子吸收光谱法用于测定特定元素在溶液中的浓度。对于固体样品则需通过处理制成溶液分析。目前可用AAS定量分析的元素达70余种。AAS在不同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除了环境中衡量元素的测定,到生物体组织中微量元素含量分析,以及制药中检验产品催化剂金属元素残留含量等。原子吸收现象早在19世纪初就已被发现。德国海德堡大学的本生和基尔霍夫的研究奠定了AAS的理论基础。然而,原子吸收的波长范围十分狭窄,用于定量分析对光源单色程度要求十分苛刻,故早年的应用受到限制。直到1955年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科学家阿兰·沃尔什(Alan Walsh)发明了空心阴极灯,得到了满足AAS测量条件的锐线光源,才奠定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量基础,应用于金属元素分析。该法在6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趋于成熟。它现在可用于70多种元素的直接测定,是测定微量或痕量元素的重要技术,有很广泛的应用。方法仪器简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精密度高。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由锐线光源、原子化器(与试液相连)、分光系统、检测系统和电源同步调制系统组成。在测定特定元素含量时,用该元素的锐线光源发射出特征辐射,试液在原子化器中雾化并解离为气态基态原子,它吸收通过该区的元素特征辐射使后者得到减弱,经过色散系统和检测系统后测得吸光度,最后根据吸光度与被测定元素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该元素的定量分析。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为标准曲线法,即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在相同测定条件下用空白溶液调整零吸收,根据标准溶液浓度和吸光度绘制吸光度-浓度标准曲线,测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并用内插法在标准曲线上求得试样中被测定元素的含量。

相关

  • 血癌白血病(拉丁语:leukemia,/luːˈkiːmiːə/)是一群癌症种类的统称,英文名称来自于古希腊语,λευκός(leukos,白色)与αἷμα(haima,血液)的组合。 它通常发病于骨髓,造成不正常白血
  • 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拉丁语:Epstein-Barr virus,缩写EBV、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human herpesvirus 4 (HHV-4)),又称为EB病毒,是最常见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之一。EBV是在公元1964
  • 所罗门所罗门(希伯来语:שְׁלֹמֹה‬‎),天主教汉译为撒罗满,阿拉伯语称为苏莱曼(سليمان)。根据《希伯来圣经》记载,是以色列王国第三位国王,大卫家族第二位国王,是北方以色列王
  • 无名指环指通称无名指,是第四只手指,位于中指与小指之间,长度与示指相若。在中文中,因为其他四只手指都有其名字,但第四只手指则没有,所以便被称为无名指。一般人不认识环指这个名称。在
  • 祈使句祈使语气(英语:imperative mood)是表达直接命令或请求的语气。它还用来表示禁止、请求或任何其他类的劝告。英语的祈使语气是简单地使用动词不定式来形成的。be 是其非限定形式
  • 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意大利语:Silvio Berlusconi;1936年9月29日-),意大利政治人物、企业家,数度出任意大利总理,同时也是前AC米兰班主、传媒大亨、歌手、富翁。1994年投入意大利政
  • 生物芯片生物芯片(英语:biochip)是运用分子生物学、基因资讯、分析化学等原理进行设计,以硅晶圆、玻璃或高分子为基材,配合微机电自动化、或其他精密加工技术,所制作之高科技元件,有如半导
  • 约翰·查尔斯·菲尔兹约翰·查尔斯·菲尔兹(英语:John Charles Fields,1863年5月14日-1932年8月9日),加拿大数学家。他设立了菲尔兹奖,颁给成就杰出的数学家。菲尔兹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哈密顿市一皮革店
  • 螺环螺环化合物是一种由单个原子连接两个双环的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环的构造基本上可以相同或是不同的,连接两个环之间的原子称为spiroatom(螺原子),通常是四级碳(又称螺碳),也可以是
  • 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斯克里普斯研究所(英文: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缩写TSRI)是世界著名的综合性医学研究及教育机构。研究领域涵盖基础医学,化学,生物学等方向。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地牙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