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学中,词中音消失(英语:syncope)指一个词内部音素消失的现象,尤指失去非重读元音。在语言的历时与共时分析中都很常见。其相反过程,即音素的增加,称作插音。
共时分析研究语言史上同一时刻的语言现象,一般指现在。历时分析则研究一种语言在时间上的状态与音变模式。现代语言中,词中音消失主要见于词形变化、诗歌和非正式讲话中。
爱尔兰语、希伯来语为代表的语言中,词形变化可导致词中音消失:
如果爱尔兰语中的现在时词根形式历时上已发生过词中音消失,就不会发生共时词中音消失。
音素可出于韵律需要在作诗时临时去除。
口语中各种弱化基本也都属于词中音消失。
英语中的简称,如didn't、can't均是典型的词中音消失。
历时语言学中,“词中音消失”常只限于非重读元音的失落,如拉丁语calidus(重音位于第一个音节)在数种罗曼语中变为caldo。
一种已灭绝的美洲印第安语言通卡瓦语中,一个词的第二个元音除非与复辅音或末辅音相邻,否则都会被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