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谱半径

✍ dations ◷ 2025-10-12 13:50:42 #控制理论,线性代数

联合谱半径(joint spectral radius)为一数学名词,是将传统上针对矩阵的谱半径表示法,扩展到矩阵集合的表示法。近年来此表示法已应用在许多工程领域中,也是目前研究的热门主题。

矩阵集合的联合谱半径是在集合中矩阵乘积的最大渐近成长率。针对有限集合(或是更广义的紧凑集合) M = { A 1 , , A m } R n × n , {\displaystyle {\mathcal {M}}=\{A_{1},\dots ,A_{m}\}\subset \mathbb {R} ^{n\times n},} ,其联合谱半径定义如下:

可以证明其极限存在,而且其数值不会随所选择的矩阵范数种类而改变(这对任何矩阵范数都成立,不过若矩阵范数有次可乘性sub-multiplicative,更容易证明)。联合谱半径的概念是在1960年由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数学家吉安-卡洛·罗塔及威廉·吉尔伯特·斯特朗发明,不过在英格丽·多贝西及杰佛瑞·拉加里亚斯(英语:Jeffrey Lagarias)的研究后,才开始受到注意,他们证明了联合谱半径可以用来描述特定小波函数的光滑性。之后就提出了许多相关的应用。目前已知联合谱半径的量值求值,不论是要计算或只是近似,在运算复杂度上都是NP困难,就算集合 M {\displaystyle {\mathcal {M}}} 中只有二个矩阵,其中所有非零元素都相同也是一样。而且, ρ 1 ? {\displaystyle \rho \leq 1?} 这个问题是不可判定问题。不过,近年来已对此问题有多一些的了解,似乎在实务上,可以计算联合谱半径到令人满意的精度,而且对于一些工程及数学问题,可以有一些有趣的洞察。

虽然在联合谱半径的可计算性理论上有一些负面的结果,不过已有提出一些在实务上可以良好运作的方法。目前已找到算法,可以达到任意的精度,所需要的时间也是事先可以计算得知。这类的算法可以视为是近似向量范数(称为极值范数extremal norm)中的单位球。一般会将算法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多义范数法(polytope norm method),透过计算点的长轨迹来建构极值范数,此方法的好处是在最理想的情形下,此方法可以找到联合谱半径的精确值,而且可以证明这个值就是正确值。

第二种方式是用“近代最佳化技巧”(modern optimization techniques)来近似极值范数,例如椭圆范数近似(ellipsoid norm approximation)、半正定规划、多项式平方和(英语:Polynomial SOS)、圆锥规划(英语:Conic optimization)。这些方法的好处是容易实现,而且实务上此方式所产生的联合谱半径,一般来说是在最理想的范围内。

有关联合谱半径的可计算性,存在以下的猜想:

“针对任何有限个的矩阵集合 M R n × n , {\displaystyle {\mathcal {M}}\subset \mathbb {R} ^{n\times n},} ,存在一个矩阵乘积 A 1 A t {\displaystyle A_{1}\dots A_{t}} 使得

上式中的“ ρ ( A 1 A t ) {\displaystyle \rho (A_{1}\dots A_{t})} ”是指矩阵 A 1 A t {\displaystyle A_{1}\dots A_{t}} 在传统意义下的谱半径。

此猜想在1995年提出,在2003年证否。在参考资料中的反例用到了进阶的量度理论(measure-theoretical)概念。之后,也找到了许多的反例,包括只用到简单组合数学性质的矩阵以及另一个用到动态系统概念的反例。近来也提出了一显式的反例。许多相关的问题还没有证明,例如对于成对的逻辑矩阵,此猜想是否成立。

联合谱半径的出现,是为了作为离散时间切换动力系统的稳定性条件。而以下方程定义的系统

为李雅普诺夫稳定性若而唯若 ρ ( M ) < 1. {\displaystyle \rho ({\mathcal {M}})<1.}

因为英格丽·多贝西及杰佛瑞·拉加里亚斯将联合谱半径应用在小波函数的连续性上,因此联合谱半径受到许多人的注意。之后的应用包括有数论、信息理论、自治代理(英语:autonomous agent)共识、字的组合数学(英语:combinatorics on words)等。

联合谱半径是将一个矩阵的谱半径扩展到矩阵集合。不过也有其他可以适用于多个矩阵的量化表示法:

相关

  • 康斯坦丁三世科林之子康斯坦丁(中世纪盖尔语:Causantín mac Cuiléin;现代盖尔语:Còiseam mac Chailein;971年前–997年),有时被现代王表称为康斯坦丁四世或康斯坦丁三世,是995年-997年在位的
  • 甾类激素甾体激素(英语:Steroid hormone、又称甾体激素),是一类四环脂肪烃化合物,具有环戊烷多氢菲母核。类固醇激素是作为激素的类固醇。 这些包括性腺的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的皮质类固醇
  • 格林-巴利综合症古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缩写为GBS),又称基连巴瑞症候群、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炎、吉兰-巴雷综合征、古兰-巴雷综合征。是一种因免疫系统损害周围神经系统,而导致的
  • 神经性毒剂神经性毒剂(Nerve agent)是一类含磷的有机化学物质(有机磷酸盐),可以破坏生物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器官的机制。神经性毒剂借由阻断乙酰胆碱酯酶,乙酰胆碱酯酶是降解(通过其水解活性)神
  • 古罗马同性恋同性恋在古罗马是一种公认的社会文化,在极盛时期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许多文学、艺术、和诗歌中。古罗马的同性恋文化最初发展于罗马共和国时期,但受到社会普遍的谴责,被认为是古
  • 乐黛云乐黛云(1931年1月-),贵州贵阳人,北京大学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院教授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等。。乐黛云有苗族血统,祖母是
  • 手机刑警钱形系列《手机刑警钱形系列》是日本BS-i自2002年10月开始播放的一部侦探题材电视剧,特色是由年轻的女演员担当主演。至2013年为止已经有超过10部系列作品。由于女主演常常是有潜力的
  • 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Алексей Михайлович Тишайший;1629年3月19日-1676年1月29日,1645年-1676年在位),是俄国沙皇米哈伊尔一世的长子。即位时因年幼
  • 李士钰李士钰(1855年-1917年)字幼香,天津人,祖籍江苏昆山县(现属苏州),清末商人。天津八大家中李家第二代人物。李士钰为国子监监生,曾任刑部郎中。1882年,回到天津继承李士铭的职务,担任芦纲
  • 1984-1989李宗盛作品集《1984-1989李宗盛作品集》是台湾音乐人李宗盛的第二张专辑,于1989年1月发行。唱片收录了《爱情少尉》《和自己赛跑的人》《我的未来,我的家,我的妻》等三首新作,以及由李宗盛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