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康斯坦丁三世
✍ dations ◷ 2025-07-18 19:35:39 #康斯坦丁三世
科林之子康斯坦丁(中世纪盖尔语:Causantín mac Cuiléin;现代盖尔语:Còiseam mac Chailein;971年前–997年),有时被现代王表称为康斯坦丁四世或康斯坦丁三世,是995年-997年在位的苏格兰国王。他是英多尔夫之子科林之子。福尔登的约翰用拉丁语称他为Constantinus Calvus,
翻译成中文就是秃头康斯坦丁。
相关
- 戒烟戒烟是指吸烟者戒除吸用尼古丁的毒瘾,亦是目前世界各国一项主要健康议题。当人类吸入尼古丁后,会影响脑中的奖赏路径(reward pathways),使吸食者感到愉悦,不少初期吸食者均认为自
- 辽东辽东在现代汉语中多指辽东半岛。辽东半岛是位于中国辽宁辽河以东,渤海与黄海之间的一个半岛。而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范围稍大于辽东半岛,大致上为现在辽河以东的辽宁省地区,是
- EDTA-2Na乙二胺四乙酸(英语: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常缩写为EDT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是一个六齿配体,可以螯著多种金属离子。它的4个酸和2个胺的部分都可作为配体的齿,与锰(II)
- 雌性雌性,有时又称母,在双性繁殖的生物中,是指负责制造卵子的个体(或个体的其中一部分)的性别,而负责制造精子的则称为雄性,在缺乏雄性的情况下,大部分雌性的个体并不能自我繁殖,但有少数
- 环甲韧带环甲韧带(cricothyroid ligament;conus elasticus)由两个部分组成:在紧急情况之环甲膜切开术(英语:Cricothyrotomy)则切断韧带。这种韧带的主要目的是保持环状软骨和甲状软骨不要分
- O-16氧-16,为氧的一个稳定同位素,拥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在氧化态为0时有8个电子,氧-16的丰度约为99.76%,约占地壳含量的48.5%。氧-16,可于约摄氏两亿度的3氦过程后形成碳-12后再撞击一
- 质量作用定律质量作用定律(英语:Law of mass action)是化学领域的概念。定律包含两个方向:两种方向都源自于G.W.Guldberg与P.Waage (1864-1879)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是关于利用<动力学资料>和他
- 惠特尼山惠特尼峰(英语:Mount Whitney)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脉中的一座山峰。惠特尼峰海拔高度为4,421米,是美国本土最高的山峰。惠特尼峰位于美洲杉国家公园内。名称来自于当
- 米氏散射米氏散射(Mie scattering),是一种光学现象,属于散射的一种情况。米氏散射理论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古斯塔夫·米于1908年提出的。当微粒半径的大小接近于或者大于入射光线的波长λ的
- 南亚石器时代南亚石器时代包含南亚的旧、中和新石器时代三个时期。这一时代最古老的智人(Homo sapiens)活动记录现在见于斯里兰卡的一些洞穴遗址(Batadombalena和Belilena)中,历史可追溯到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