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施莱格尔

✍ dations ◷ 2025-10-02 12:47:39 #1804年出生,1884年逝世,德国动物学家,德国鸟类学家,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赫尔曼·施莱格尔(Hermann Schlegel,1804年6月10日-1884年1月17日),德国鸟类学家暨爬虫两栖类学家。由于其多数著名的研究都是在荷兰完成,因此常也被认为是荷兰的科学家。

施莱格尔生于德国阿尔滕堡,他的父亲约翰(Johann David Schlegel)是一名黄铜铸工。约翰喜爱收藏蝴蝶标本,这使童年时期的施莱格尔开始对博物学产生兴趣。有次施莱格尔偶然发现了一个由�筑的鸟巢,这场偶遇使他和后来德国鸟类学家克里斯蒂安·布雷姆(英语:Christian Ludwig Brehm)(Christian Brehm)结识,也使他开始研究鸟类学。

长大后,施莱格尔接下父亲的职务,但他依旧对自然史抱有极大的热忱,很快也就厌倦了黄铜铸造这个工作。20岁那年(1824年),施莱格尔动身前往维也纳,由于兴趣使然,他在当地的大学听了两位奥地利的动物学家——费卿格(英语:Leopold Fitzinger)(Leopold Fitzinger)与约翰·海克尔(英语:Johann Jakob Heckel)(Johann Heckel)的演讲。不久后,布雷姆将施莱格尔的介绍信递给当时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的鸟类学家约瑟夫·纳特尔(德语:Josef Natterer)(Josef Natterer),很快的施莱格尔便进入自然史博物馆工作。

1825年,时任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馆长的卡尔·冯·施莱贝尔(英语:Carl Franz Anton Ritter von Schreibers)(Carl von Schreibers)将施莱格尔推荐给当时莱顿自然史博物馆(今莱顿自然生物多样性中心)的馆长康拉德·特明克,而当时特明克正在征求研究助理。

起初施莱格尔多从事爬行动物标本的搜集工作;1837年,他撰写了一篇名为《论爬行动物生理学》()的文章。不过他的研究范围很快便跨及其他动物学领域,原本施莱格尔得以前往爪哇岛从事研究,但普遍认为是特明克继任者的动物学家海因里希·鲍伊(英语:Heinrich Boie)(Heinrich Boie)因病去世,使施莱格尔终究无法前往爪哇岛。

1828年11月底,施莱格尔成为莱顿自然史博物馆脊椎动物部门的保管员。大约同时,他认识了被日本驱逐的博物学家菲利普·冯·西博德,两人很快便成为好友,并合作花了16年完成《日本动物志》()一书。

1837年6月22日,施莱格尔和小他11岁的柯妮莉亚(Cornelia Buddingh)结了婚。三年后他们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汉学家施古德。七年后,次子施兰德(荷兰语:Leander Schlegel)(Leander Schlegel)于乌赫斯特海斯特出生,并在后来成为一位作曲家与钢琴家。

1847年,施莱格尔成为荷兰皇家研究所的记者(correspondent)。四年后,他成为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1858年,特明克去世,在特明克旁待了33年的施莱格尔随之接任成为莱顿自然史博物馆的馆长。此时的施莱格尔对东方世界很感兴趣,不久前(1857年)才让17岁施古德至中国采集当地的鸟类标本,但当施古德到了中国后才发现,另一位来自英国的博物学家罗伯特·斯文豪已在当地进行过采集作业。1859年,施莱格尔托动物学家海因里希·伯恩斯坦(英语:Heinrich Agathon Bernstein)(Heinrich Bernstein)至新几内亚搜集鸟类标本,但伯恩斯坦在五年后不幸病逝当地。于是后来他又托博物学家赫尔曼·罗森堡(英语:Hermann von Rosenberg)接替伯恩斯坦的工作。

施莱格尔聘了年轻的奥托·芬施(英语:Otto Finsch)(Otto Finsch,博物学家暨民族学家,月球上的芬施陨石坑即以他为名)为助理。于此同时,他为博物馆发行名为《莱顿博物馆纪要》()的科学期刊,以及出版多达14卷的刊物《荷兰自然史博物馆》(),并雇了三位来自德国与荷兰的杰出插画家:约翰·柯尔曼斯(英语:John Gerrard Keulemans)、约瑟夫·史密特(英语:Joseph Smit)和约瑟夫·沃尔夫(英语:Joseph Wolf)。

1864年12月,亦即施莱格尔60岁这一年,妻子柯妮莉亚在乌赫斯特海斯特去世;另一方面,芬施也辞去助理一职,前往位于不来梅的自然史博物馆,并在12年后成为该馆的馆长;而他原本在莱顿自然史博物馆的位置则于1875年由博物学家约瑟夫·奥德巴赫(英语:Joseph Peter Audebert)接替,奥德巴赫在施莱格尔身边待了五年,研究地区主要在马达加斯加,是当时少数对该岛东海岸的生物有研究的科学家。

相关

  • PD-1n/an/an/an/an/an/an/an/an/an/a细胞程序死亡-配体1(英语: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PD-L1)也称为表面抗原分化簇27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74,CD274)或 B7同源体1
  • 金展鹏金展鹏(1938年11月6日-),中国材料科学技术专家。生于广西]荔浦。1960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1963年中南矿冶学院金属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南大学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
  • 和春技术学院和春技术学院(英语:Fortu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和春学院,是一所创立于高雄市的私立学校。
  • 大千世界大千世界(Tri-sahasra-mahā-sahasra-lokadhātu,直译即为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说明世界组织的情形。每一个小世界(lokadhātu,组成宇宙的要素;Cakravāḍa,围绕小世界的铁围),其形式
  • 方心芳方心芳(1907年3月16日-1992年3月24日),男,河南临颍县石桥乡方庄人,中国微生物学家,中国工业微生物学的开拓者、先驱。1931年毕业于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农艺化学系,后来到比利时鲁汶大
  • 海座星纲详见内文海座星(Edrioasteroid)是一类已灭绝的棘皮动物,生存于寒武纪中期至二叠纪。无茎(Column),身体扁平,球形或圆柱形,典型的在壳体上具有五条直的或弯曲的由口中伸出来食物沟。
  • 金兰湾基地金兰湾(越南语:Vịnh Cam Ranh/.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i
  • 瑞内·勒维克瑞内·勒维克 GOQ(René Lévesque;1922年8月24日-1987年11月1日),加拿大政治人物和记者,1968年出任魁人党创始党魁,1976年-85年间担任第23任魁北克省省长和魁北克省议会泰雍选区议
  • 硫化钙硫化钙(化学式:CaS)是碱土金属钙的硫化物,室温下为白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固体,不纯时常带有黄色。它具有氯化钠型晶体结构,每个S2−与六个Ca2+八面体配位相连,每个Ca2+也以八面体结
  • 严禁反应严禁反应(英语:Stringent response)是指细菌等原核生物在缺少氨基酸的环境中生长时,细胞主动关闭蛋白质合成等一些代谢活性的反应。氨基酸供应减少时,与氨基酸结合的tRNA数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