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尺度

✍ dations ◷ 2025-10-20 06:12:43 #测量尺度
测量尺度(scale of measure)或称度量水平(level of measurement)、度量类别,是统计学和定量研究中,对不同种类的数据,依据其尺度水平所划分的类别,这些尺度水平分别为:名目(nominal)、次序(ordinal)、等距(interval)、等比(ratio)。名目尺度和次序尺度是定性的,而等距尺度和等比尺度是定量的。定量数据,又根据数据是否可数,分为离散的和连续的。二元名目:出席状况(出席、缺席)二元名目:真实性(真、假)多元名目:语言(中、英、日、法、德文等)多元名目:上市公司(苹果、美孚、中国石油、沃尔玛、雀巢等)例如,对一个气球的颜色进行测量,其可能的结果为红,黄,绿等不同的颜色类。同理,一个人的性别也是一个名目尺度,因为该变量只能在‘男’或者‘女’中选值。名目尺度只能用来比较相等或者不相等,而不能比较大小,更不能用来进行四则算术运算。以性别为例,两个人的性别只能用相同与否来区分,而讨论‘谁的性别大’,或者‘两个人性别的和是多少’等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在统计学中,一个名目尺度的分布情况可以用众数和分散度(Statistical dispersion)来描述。次序尺度也用来描述一个对象的类别,但与名目尺度不同的是,次序尺度的类别有一定的顺序或大小。次序尺度的变量之间除比较是否相等外,还可以比较大小。但是,加减乘除的运算仍然不能用在次序尺度中。例如,一场比赛中选手的名次(第一,第二,第三等等)就是一个次序变量。我们可以比较两个选手的名次谁较前面,但我们不能比较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差距比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差距哪个更大。次序尺度的分布可以用众数和中位数来描述。等距尺度具有次序尺度所有的特性。除了能比较大小外,等距尺度测量值之间的差别也可以比较大小。等距尺度测量值可以相加和相减,其结果仍然有意义。另一方面,由于等距尺度的零点是任意选取的,所以乘法和除法运算的结果不唯一,因而是没有意义的。年份、摄氏温度、华氏温度就是等距尺度。等距尺度可以用众数,中位数或者算术平均值来描述。也称比率尺度。等比变量具有等距变量的所有特点,同时它也允许乘除运算。大多数物理量,如质量,长度、绝对温度或者能量等等都是等比尺度。等比尺度可以用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来描述。只有等距尺度和等比尺度有计量单位(units of measurement)。

相关

  • 细胞学细胞生物学(英语:cell biology)旧称细胞学(cytology),是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细胞自噬、细胞凋亡, 以及各种胞器及讯息传递路径的学科。研究范围专
  • 髌骨髌骨(拉丁语:patella)是一个很厚的、形状介乎于三角形和圆形之间的骨骼,与股骨相连,包裹并保护膝关节的前关节面。髌骨在许多四足动物身上都有出现,如鼠、猫、鸟等,但鲸、大部分爬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英语: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或简称促皮质素(corticotropin)——是一种多肽激素,生产并分泌于脑垂体,是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ypothalamic
  • 卵巢囊肿卵巢囊肿(英语:ovarian cyst)是卵巢中充满液体的囊状组织,一般不会有症状出现,但患者偶尔会有胀气、下腹痛或下背痛的症状。少数情况当囊肿破裂或合并卵巢扭转时,可能会剧烈腹痛、
  • 4-磷酸二乙基色胺4-磷酸二乙基色胺(英语:Ethocybin CEY-19 4-phosphoryloxy-DET 4-PO-DET)是生物碱裸盖菇素(4-磷酸二甲基色胺)的同系物,也是色胺家族中的一种半合成迷幻药物。
  • 苯六甲酸苯六甲酸,又名蜜石酸,是一种有机酸。由德国化学家马丁·海因里希·克拉普罗特于1799年从矿物蜜石中发现。纤维状的细小针状结晶,溶于水和酒精。非常稳定的化合物,不与氯,浓硝酸、
  • 硫循环硫循环(英语:Sulfur cycle)是一些过程的集合,其中包括硫在矿物质(包括水体)和生命系统之间移动进出过程。这样的生物地质化学循环对于地质学是重要的,因为它们会影响多种矿物质。生
  • 步行步行,是指人或其他两足动物使用比跑步慢的速度行。在人类或其他两足动物中,一般来说,步行是用脚步进行的,且在步行阶段中,仅单脚离开地面。相反,在跑步的中开跑的时候,一般均是双脚
  • 张恭庆张恭庆(1935年5月29日-),上海人,中国数学家,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其对无穷维莫尔斯理论的研究而知名。张恭庆早年曾就读于圣芳济中学初中、南洋模范中学,1954
  • 狐惑病狐惑是汉医学名词,最早出现于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原文为:“狐惑为病,其气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狐惑之病,并不欲饮食,闻食臭,其面目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