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惑病

✍ dations ◷ 2025-07-19 00:23:58 #狐惑病
狐惑是汉医学名词,最早出现于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原文为:“狐惑为病,其气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狐惑之病,并不欲饮食,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白乍黑,其毒蚀于上者则声嗄(音哑),其毒蚀于下部者则咽干;蚀于上部,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其人脉数无热,微烦,默默欲卧,汗出,初得三四日,目赤如鸠眼,得之七八日,目四眦黄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现代中医学者认为狐惑病和土耳其医师贝赛特于1937年提出的贝赛氏症候群(Behçet's disease)相应,“蚀”对应了黏膜溃疡,发生在口腔(蚀于上)或阴部(蚀于下),“目赤”(红眼)对应了葡萄膜炎。狐惑病主症为:反复出现口腔、咽喉及前后二阴蚀烂,目赤如鸠眼。另外还可以伴有声音嘶哑,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不欲饮食,恶闻食嗅。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或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舌红,苔黄,脉微数等。

相关

  • 抗菌谱抗菌谱(英语:antimicrobial spectrum)是指一种抗菌药物(抗生素)能杀灭或抑制的微生物的范围。根据抗菌谱的范围,抗菌药物(抗生素)可以分为宽谱抗菌药物(英语:broad-spectrum antibioti
  • 稠环芳烃多环芳香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简称PAH或PAHs)又称多环性芳香化合物或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超过100多种。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的一种特例。由不包含
  • 奎里纳尔宫奎里纳莱宫(意大利语:Palazzo del Quirinale),现为意大利总统府,坐落于罗马七丘之一奎利那雷山,1871年罗马并入意大利王国,这座原本是教宗的宫殿被改为意大利国王的王宫。1946年以
  • 领鞭毛虫类 (choanoflagellate)领鞭毛虫纲(学名:Choanoflagellate)是一种原生生物,是单细胞或群体。拥有一根鞭毛,形态类似于淡水海绵的群体,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也类似于海绵,被认为是动物的姐妹群。领鞭毛虫的
  • 直链乙炔碳直链乙炔碳(Linear Acetylenic Carbon),也称卡拜(Carbyne)、线型碳(Linear carbon),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具有-(C ≡ {\displaystyle \equiv
  • 贾比尔阿布·穆萨·贾比尔·伊本·哈扬(阿拉伯语:جابر بن حيان‎,721年-815年),波斯炼金术士、药剂师、哲学家、天文学家、占星家、物理学家、地理学家、医生和工程师,被称为“
  • 北荷兰省北荷兰省(荷兰语:Noord-Holland)是位于荷兰西北部的一个省,省会为哈勒姆,境内主要城市包括有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与阿尔克马尔等。北荷兰省处于北海和艾瑟尔湖之间的一个半岛上,境
  • 爱德华时代爱德华时代(Edwardian era或Edwardian period)指1901年至1910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在位的时期。爱德华时代和维多利亚时代中后期被认为是大英帝国的黄金时代。维多利亚女王190
  • 塞西尔埃德加·阿尔杰农·罗伯特·加斯科因-塞西尔,第一代切尔伍德的塞西尔子爵,CH,PC,QC(Edgar Algernon Robert Gascoyne-Cecil, 1st Viscount Cecil of Chelwood,1864年9月14日-1958
  • 保存期限最佳食用日期(英语:Best before),也称赏味期限、最佳赏味期、此日期前最佳,是食品制造商或包装商为其食品或饮品所标示的一个日期,告知消费者在哪个日期之前能保持其产品的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