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主神经系统
✍ dations ◷ 2025-07-18 08:55:51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英语:autonomic nervous system,缩写为ANS),又称植物神经系统(vegetative nervous system,VNS)或内脏神经系统(visceral nervous system,VNS),与躯体神经系统共同组成脊椎动物的周围神经系统。所谓“自律(自主)”,是因为未受训练的人无法靠意识控制该部分神经的活动。自主神经系统控制体内各器官系统的平滑肌、心肌、腺体等组织的功能,如心脏搏动、呼吸、血压、消化和新陈代谢。自主神经系统可进一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自主神经的成分。自律神经的控制中心位于下视丘以及脑干,透过脊髓下达至各器官。它也接受大脑皮质以及边缘系统的调节。
讯息由中枢神经传出后,透过两个神经元(节前神经元preganglionic neuron与节后神经元postganglionic neuron)传至目标器官。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经节位于第一胸椎至第二腰椎间(T1-L2)较靠近脊椎处,离脏器较远。而副交感神经系统透过第3、7、9、以及第10条脑神经与骶髓(S2, S3, S4)下达讯息,有较长的节前神经元,在较靠近脏器或分布于脏器内的神经节与较短的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
另外,神经可再依它们所释放出的神经传导物质来分类: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释出的传导物质皆为乙酰胆碱,搭配的受器(位于节后神经元细胞膜上)皆为尼古丁受器,交感神经的节后神经大多释出肾上腺素,唯独负责控制汗腺的交感节后神经释出的是乙酰胆碱,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神经释出乙酰胆碱,搭配的受器为蕈毒碱受器。“自律神经失调”是自主神经系统不正常运作下导致一系列症状的统称, 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代码为G90。
造成自律神经失调的原因很多,先天基因的表现、重大或长期压力的累积、饮食及生活作息的异常、药物的副作用、以及糖尿病或者帕金森氏症等神经退化性疾病都可能造成自律神经失调。自律神经失调的症状可能遍布全身,一般人会有至少二到三种不同器官系统的症状,症状的呈现因人而异,焦虑、恐慌、失眠、眩晕、慢性鼻炎、姿势性低血压、心悸、胃食道逆流、大肠激躁症(肠躁症)、多汗症、频尿、性功能障碍等…都可能因自律神经失调引起。患者通常经彻底检查后仍无法找出能合理解释症状程度的器官病变,因此常被误解为是心理作用或精神病。自律神经检测的正式学术名称为heart rate variability,简称HRV,中文称为心率变异分析。最早于1963年由妇产科医师Hon and Lee发现并在临床上运用,判断胎儿是否健康,因为在胎儿窘迫发生之前,心跳间隔的差异是最早出现变化的参数。于1970年代, Ewing团队利用心率变异以及姿势所引起的血压变化等参数来诊断出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之后的20年间有超过一万篇关于HRV的论文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临床研究显示心率变异与各科疾病的预后有显著的关连性,自律神经活性定量分析逐渐受到重视。欧洲心脏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及北美心律电生理学会(North American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所成立的特别工作小组,于1996年公布了”心率变异性之量测、生理意义及临床应用”之国际标准。
利用HRV侦测自律神经及其他器官疾病的论文至今已不计其数,由于准确度高美国医疗保险业也将HRV/R-R间距加入给付项目(CPT 95921 and CPT 95922), 台湾目前在神经内科及精神科对HRV的使用还不普遍。19世纪末, 英国剑桥大学的生理学家Walter Gaskell 与 John Langley 先后发现“每个体内的器官都被两组性质相反的神经控制着”,并且定义了“自主神经系统”。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Walter Cannon更于20世纪中叶进一步解释了自律神经与体内平衡,和情绪以及高等大脑功能的相关性。
相关
- 睾丸睾丸,俗称蛋,是雄性动物生殖器官及生殖腺的一部分。是女性卵巢的同源器官。主要作用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主要是睾酮)。睾酮的分泌是由脑垂腺前叶分泌的黄体成长激素所控制
- 行政院卫生署卫生福利部(简称卫福部)是中华民国有关公共卫生、医疗与社会福利事务的最高主管机关,同时监督各县市政府卫生与社会局(处)。其前身为1971年成立的“行政院卫生署”,2013年改制为部
- 弗雷德里克·班廷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爵士,KBE,MC,FRS,FRSC(英语:Sir Frederick Grant Banting,1891年11月14日-1941年2月21日)是加拿大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班廷是在
- 乡药集成方《乡药集成方》是朝鲜医家卢重礼、俞孝通、朴允德等奉世宗之命,于1431-1443年间编撰的一部医书。该书以1399年朝鲜医家李希善所编撰的《乡药济生集成方》为蓝本,借鉴267部中国
- 女权运动第二波女性主义(英语:Second-wave feminism)是女性主义者的一场社会运动,最早开始于1960年代初的美国,最终波及至整个西方世界和其他地区。尽管社会运动持续到1980年代初,但是该波
- 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有时也被称作背景发展理论或者人际生态理论,将人际关系分成了四套依次层叠的环境系统。这些系统彼此之间又相互影响。该理论由尤里·
- 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的亚历山大三世(古希腊语:Ἀλέξανδρος Γ' ὁ Μακεδών,其名字亚历山大意为“人类的(.mw-parser-output .Polytonic{font-family:"SBL BibLit","SBL Greek
- 五百人会议五百人会议(Boule),又译作五百人议事会,是古希腊城邦雅典的民主政制的核心,它的职责是落实公民大会的决策,是一个总司一切事务的行政组织,为前6世纪晚期克利斯提尼改革时创立的机构
- 洛矶山斑点热落矶山斑点热是在美国最严重及广泛报告的立克次体疾病,亦在美洲等地有病例。落矶山斑点热在其他国家亦被称为“蜱斑疹伤寒”、“托比亚热”(哥伦比亚)及“圣保罗热”或“斑疹热
- 2A类致癌物这些物质、混合物和接触场合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2A类致癌物(对人类很可能有致癌性)。这里的大部分物质对人类的致癌的证据有限,但有足够的对其他某些动物致癌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