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质量作用定律
✍ dations ◷ 2025-10-09 08:13:57 #质量作用定律
质量作用定律(英语:Law of mass action)是化学领域的概念。定律包含两个方向:两种方向都源自于G.W.Guldberg与P.Waage (1864-1879)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是关于利用<动力学资料>和他们所提出的速率式来导出平衡常数。与此同时他们也得以基本确认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在这种进行的、变化的平衡中,正向和逆向的反应速率是相等的。对于一个简单地基元反应:
a
X
(
g
)
+
b
Y
(
g
)
=
c
M
(
g
)
+
d
N
(
g
)
{displaystyle aX(g)+bY(g)=cM(g)+dN(g)}
,记化学反应速率为
v
{displaystyle v}
,则有:
v
=
k
[
X
]
a
[
Y
]
b
{displaystyle v=k^{a}^{b}}
。其中表示反应物X的浓度,k表示反应的速率常数。作为对动力学的表述:一个基元反应的速率,是参与反应的分子的浓度的乘积的比例。 在近代化学中,这是用统计力学推导出来的。而作为对平衡的陈述,这个定律给出了平衡常数的关系式,平衡常数是可以描述化学平衡的一个量。在近代化学中,这是由平衡热力学推导出来的。挪威化学家古德贝格(G.W.Guldberg)和瓦格(P.Waage)根据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参加反应的活性质量(就是指分压强或浓度或摩尔分数)成正比的关系于1867年提出: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有效质量成正比。这就是初期的质量作用定律。其中有效质量的概念实质上只与浓度相关。近代实验证明,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只经过一个暂态(transtion state)的反应),因此该定律后期被更严格完备地表述为:基元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的浓度的幂的乘积成正比,其中各反应物的浓度的幂的指数即为基元反应方程式中该反应物化学计量数的绝对值。理想气体混合物在恒温恒压下进行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参加反应的每一种气体的分压强或浓度与系统的压强和温度间应满足此定律。质量作用定律不仅适用于气体,也适用于稀溶液。如果除了气体和稀溶液以外,还有纯固体参加反应,则因纯相的化学势只依赖于温度和压强,故在前二式的左端并不包含有关纯相的因子,仍然只需写出气体(或溶质)的分压强或浓度的乘积即可,不需要考虑固体反应物的影响。事实上,固体的存在只影响平衡常数对温度和压强的依赖关系。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可以确定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活性质量之间的联系。它在化学平衡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
-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德语:Harald zur Hausen,1936年3月11日-),德国医学科学家与荣誉退休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病毒学,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其于1970年代研判人类乳突
- 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 = (年内出生人数 - 年内死
- 血清白蛋白1AO6, 1BJ5, 1BKE, 1BM0, 1E78, 1E7A, 1E7B, 1E7C, 1E7E, 1E7F, 1E7G, 1E7H, 1E7I, 1GNI, 1GNJ, 1H9Z, 1HA2, 1HK1, 1HK2, 1HK3, 1HK4, 1HK5, 1N5U, 1O9X, 1TF0, 1UOR, 1YSX
- 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简称MAP)为医学上用来描述个体平均血压的词汇,其定义为一个心跳周期(英语:cardiac cycle)中平均的动脉血压。总周边血管阻力(Total Peripheral R
- Bi4f14 5d10 6s2 6p32, 8, 18, 32, 18, 5蒸气压第一:703 kJ·mol−1 第二:1610 kJ·mol−1 第三:2466 kJ·mol−1 (主条目:铋的同位素铋(Bismuth)是一种元素,化学符号是Bi,原子序是83
- 美尔奎宁美尔奎宁(Mefloquine),常见商品名疟宁(Lariam),为一种治疗及预防疟疾的药物。当用于预防时,需在暴露疟原虫前一至二周开始用药,每周一次。暴露后则须维持四周,每周一次。本品可用于治
- 医疗保险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保险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营医疗保险制度,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卫生一环。整体中国医保与户籍制度有深度挂勾,首先是根据身份别,城镇居民户口和农村居民
- 皮肤试验皮肤试验,简称皮试,是一种医疗手段,用来测试患者对某种药物是否产生过敏性,通常取微量的药物使用注射器作用于患者皮肤,是借助抗原、抗体在皮肤内或皮肤上的反应进行免疫学检测的
- 集体颜射颜射(英语:Facial)即是男性射精到对方脸上,这个性行为是因为受到日本性文化80年代的非插入方式之一,指一名男性在性高潮射精的时候,将自己的精液射于性交对象的脸或唇上。其中颜射
- 三苯甲烷三苯甲烷,也称三苯基甲烷,是一种芳香烃,化学式为(C6H5)3CH。这种无色固体易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三苯甲烷是许多人工合成染料的基础,这些染料被称为三芳基甲烷染料,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