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仪象台

✍ dations ◷ 2025-09-06 05:22:47 #水运仪象台
水运仪象台,由北宋苏颂发明的自动化机械化天文演示装置。元祐元年(1086年)苏颂检验太史局的浑仪时,决心要将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结合。苏颂拜访吏部守当官韩公廉,取得张衡、张思训的“仪器法式大纲”。元祐三年(1088年)开始动工,元祐七年(1092年)“水运仪象台”竣工。水运仪象台是一个类似于天文台,高约12米,宽7米,上下分三层;上层是浑仪(天体测量之用),中层是浑象(天体运行演示),下层是司辰(自动报时器),全程用水力推动,可精确报时,李约瑟指这是欧洲天文钟的直接祖先。苏颂于绍圣初年著《新仪像法要》一书,详述水运仪象台的整体功能、零件150多种,60多幅插图。水运仪象台原件在靖康之祸(1127年)时,金兵将水运仪象台掠往燕京(北京)置于司天台,金朝贞祐二年(1214年),金迁都开封,因不便运输被丢弃,而南宋时苏携保存的手稿因无人理解其中方法而无人能仿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华大学刘仙洲于1953年─1954年发表《中国在原动力方面的发明》、《中国在传动机件方面的发明》两篇关于对此仪动力研究的论文,另外英国科技史学者李约瑟对此仪的动力也有研究,在1956年于《自然》杂志发表论文。中国考古学家王振铎于1958年最先复原水运仪象台模型,除发表《揭开了我国“天文钟”的秘密》论文并绘制复原详图存世。该复原原件存放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近年主要由苏州市古代天文计时仪器研究所复原并送至各地科技馆或天文馆收藏。水运仪象台在近代首次全功能、原尺寸成功复原制作是由位于台湾台中的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于1994年完成,目前放置于该馆中国科学厅(现称人类文化厅) 。这一座水运仪象台是真正利用原始的水力推动计时,并未采用现代的计时或动力作为辅助。保存在台湾国立自然科学馆的水运仪象台,并非没有采用现代计时或动力的辅助,若仔细进入观察就可发现抽水马达和馆方人员必须不断用自己的手表调整机械转动的误差,会造成如此大的误差,是因为该复制的水运仪象台,在计时的两个机制,被严重错误解读,所以衍生的误差比在宋朝的原件还大。(此项所指之抽水马达是供水之用,并非直接用做计时驱动。至于对计时机制误解一说,因无具体说法,故无法判断。)

相关

  • 视力视力是指视觉的灵敏度及清晰度,主要取决于眼睛视网膜中心对视觉图像的敏锐程度和大脑中视皮层对图像的解析能力。
  • 猪只猪科(学名:Suidae)属于哺乳纲偶蹄目,共有约20种现生物种与许多化石物种,包括家猪以及疣猪和鹿豚等多种野猪。所有物种均原产于亚洲、欧洲、非洲等旧大陆地区。已知最早的猪科化石
  • 葡萄酒历史葡萄酒历史距今已有数千年,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与人类农业和西方文明具有非常紧密的连结。据考古证据显示,最早的酿酒纪录可能出现在中国,距今约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不久
  • 马斯特里赫特马斯特里赫特(荷兰语:Maastricht,IPA: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
  • 朝鲜海峡朝鲜海峡,是韩国和日本两国之间的海峡,连接黄海、东海和日本海之间的要道,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广义的朝鲜海峡指位于朝鲜半岛和九州岛之间的整条水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
  • 乙硒醇乙硒醇(分子式:CH3CH2SeH),是一种硒醇类的有机化合物,常见硒醇之一,结构上由乙醇中的氧原子被硒替代得到,但键角比乙硫醇小,约为91度,略比乙碲醇大。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微溶于
  • 阿糖醇阿糖醇(英语:Arabitol或阿拉伯糖醇英语:arabinitol)是一种糖醇,可由阿拉伯糖或来苏糖还原而成。一些有机酸可以与D-阿糖醇起反应,可以作为肠道寄生虫如白色念珠菌或其它真菌的检测
  • 贝尔实验室贝尔实验室(Nokia Bell Labs),最初是贝尔系统内从事包括电话交换机、电话电缆、半导体等电信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机构,后来陆续易主,现为诺基亚公司资产。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联
  • 渐近线当任意曲线上一点 M {\displaystyle M} 沿曲线无限远离原点时,如果 M {\displaystyle
  • 广西巡抚广西巡抚,明称巡抚广西地方,为明朝和清朝设立的一个巡抚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