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南蒙古

✍ dations ◷ 2025-04-04 23:43:21 #漠南蒙古
内札萨克蒙古(满语:ᡩᠣᡵᡤᡳ ᠵᠠᠰᠠᡴ ᠮᠣᠩᡤᠣ,穆麟德:dorgi jasak monggo)或内札萨克,后简称为“内蒙古”,指归附清朝较早的漠南蒙古各旗札萨克,地位在外札萨克之上,属于外藩蒙古。乾隆以后,内札萨克分为二十四部,四十九旗,由理藩院旗籍清吏司、王会清吏司管理。内蒙古一词即源自内札萨克蒙古。清代后期,内蒙古成为内札萨克四十九旗的正式称呼。居住于大漠(戈壁沙漠)以南的蒙古族为漠南蒙古,历史上直至13世纪中叶仍为汉族聚居地,后来成为蒙古族聚居地。在理藩院则例中,此名一直在官书中使用,与漠北蒙古(喀尔喀蒙古)相对,其居住地域大概为今中国内蒙古自治区。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明朝建立,元朝残余势力退至长城以北,史称北元。北元后分裂成许多部落。察哈尔部为漠南蒙古中一支显赫的部落,末代蒙古大汗林丹汗即在此。 后金甫兴起时,与察哈尔部交战,林丹汗兵败后逃亡,其子额哲于1635年向后金皇太极投降,并献出当年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带走的传国玺。漠南蒙古遂被并入后金(后为清朝)版图,是为内札萨克蒙古。内札萨克蒙古原分为二十五部,编为五十一旗。康熙年间,归化城土默特左右翼二旗改为内属,置归化城副都统。乾隆以后,内蒙古共二十四部,四十九旗,设六盟:内札萨克所置官吏主要有:内札萨克之爵位有札萨克和硕亲王、札萨克多罗郡王、札萨克多罗贝勒、札萨克固山贝子、札萨克镇国公、札萨克辅国公、札萨克台吉(一至四等)、塔布囊(一至四等)。内札萨克各旗蒙古兵由本旗札萨克及其所属盟长统领,“盖内札萨克多从龙功臣,而游牧之地悉附近盛京、直隶、山西、陕西一带,与外札萨克之后来归附、远在漠北者有别。”

相关

  • 克里奥尔语克里奥尔语(英语:Creole Language或Creole)是一种稳定的自然语言,由皮钦语进一步发展而成。其特征为混合多种不同语言词汇,有时也掺杂一些其他语言文法的一种语言,也称为混成语或
  • HNCO异氰酸分子式HNCO,为氰酸的互变异构体。异氰酸可以通过C3H3N3O3 → 3 HNCO由三聚氰酸制取。加入水时,通过HNCO + H2O → CO2 + NH3分解为CO2及NH3。
  • NaOsub2/sub超氧化钠是一个橙黄色的固体,化学式为NaO2,含有超氧离子O2−。超氧化钠为石盐结构,可由过氧化钠与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反应制备:用氧气与钠的液氨溶液小心反应也会得到超氧化钠:超氧
  • 非特异性症状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症状(英语:symptom)又称病状,医学术语,在疾
  • 硬膜下血肿头部受伤是指头部的创伤。这可能包含或不包含对大脑的伤害。不过,术语创伤性脑损伤与头部受伤在医学文献中通常是可以互换使用的。头部受伤的发生率(新发病例数)是每年每10万个
  • 阿曼中华民国与阿曼关系是指中华民国与阿曼苏丹国之间的关系。两国没有官方外交关系,但于对方首都互设具大使馆性质的代表机构。1987年2月23日,签署《中华民国邮政总局与阿曼苏丹
  • 普朗克常数普朗克常数记为 h {\displaystyle h} ,是一个物理常数,用以描述量子大小。在量子力学中占有重要的角色,马克斯·普朗克在1900年研
  • 国防大学政治作战学院国防大学政治作战学院(英语:Fu Hsing Kang College,缩写:FHK),前身为“政工干部学校”(简称“政工干校”)、“政治作战学校”(简称“政战学校”、“政校”),是位于台湾台北市的军事学校
  • 理查德·阿贝格理查德·威廉·海因里希·阿贝格(1869年1月9日-1910年4月3日),德国化学家。他所提出的阿贝格规则,即某元素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之差为8启发了吉尔伯特·路易斯的研究,被认为是
  • 利奥·雷恩沃特利奥·雷恩沃特(Leo Rainwater,1917年12月9日爱达荷州卡素(英语:Council, Idaho) - 1986年5月31日),美国物理学家,1975年,因为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