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复线轮渡

✍ dations ◷ 2025-05-20 03:00:36 #上海轮渡

杨复线轮渡,为中国上海市黄浦江上的一条对江轮渡航线,航线西起黄浦区复兴东路1号复兴东路轮渡站,东至浦东新区张杨路1号杨家渡轮渡站。航线与复兴东路隧道走向相平行。
轮渡始于清代,初称杨家渡,为义渡性质,后改为收费济渡。1956年2月1日,杨家渡轮渡并入上海市轮渡公司,并正式定名为杨复线轮渡。2010年4月24日上午8时,位于航线下游的东东线轮渡浦西东门路轮渡站撤销,渡口南移至复兴东路轮渡站,航线更名为东复线轮渡(复兴东路——东昌路),与杨复线轮渡共同运营。

杨复线轮渡创始于清代,初称杨家渡,为义渡性质,以手摇木船渡客,航线由浦西复兴东路至浦东杨家渡,后渡口改为收费济渡。民国16年(1927年)6月22日,渡口改用小火轮拖船渡客。
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济渡遭侵华日军封锁停航。同时,渡口用来渡客的民间划子被集中到了东昌路码头。民国30年(1941年)1月22日,由原杨家渡济渡经验者与民间划舢业主合作,用舢舨渡客。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轮渡恢复运营,运营初期使用租借的船只渡客,次年改用自购渡轮渡客。
上海战役后,1951年9月6日,渡口原经营者与他人合伙组建杨家渡济渡公司。公司拥有渡轮4艘,分别名为“保国”、“保太”、“保平”、“保利”轮。1956年2月1日,公司以资产入股方式并入上海市轮渡公司,航线正式定名为杨复线轮渡。并入市轮渡后,对航线码头设施进行改建,新建轮渡候船室、钢质浮码头、码头浮桥以及木质平台。
为适应浦东发展,应付日益增长的过渡客流,1978年5月16日,由上海市计划委员会批准对航线轮渡站进行扩建,工程于1978年9月1日正式开工,至1979年4月30日建成启用。新建轮渡站为三层楼钢砼砖墙结构建筑,另新建码头设施。1983年时,航线投入2艘700客位平头渡轮运营。
2010年4月24日上午8时,位于航线上游的东东线轮渡浦西东门路轮渡站撤销,渡口向南移至复兴东路轮渡站北侧新建的轮渡站,航线更名为东复线轮渡(复兴东路——东昌路)。调整后,复兴东路轮渡站成为同时负责两条航线运营的轮渡站。

参考来源:。

相关

  • 芬恩约翰·贝内特·芬恩(英语:John Bennett Fenn,1917年6月15日-2010年12月10日),美国化学家,蛋白质组学先驱。由于对生物大分子的鉴定和结构分析质谱法方法的研究,与田中耕一、库尔特·
  • 谢勒绿谢勒绿(英文:Scheele's Green 或 Schloss Green)为铜的亚砷酸氢盐,又名舍勒绿、亚砷酸(氢)铜或酸式亚砷酸铜,化学式为CuHAsO3,与巴黎绿在化学上相关。 它是一种黄绿色的色素,在过去用
  • 惹拉府也拉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ยะลา,皇家转写:Changwat Yala,泰语发音:),是位于泰国最南部的一个府,也是泰南一个不甚安宁的府份。当地华人称其为惹拉府。首府为也拉(惹拉)。也拉府位
  • 彼得·斯图奇卡彼得·斯图奇卡(俄语:Пётр Иванович Стучка,1865年7月14-1932年1月25日)是苏联政治家、法学家,1865年出生,1888年毕业于彼得堡大学,1895年加入拉脱维亚社会民主党
  • 普伊卡区普伊卡区(西班牙语:Distrito de Puyca),是秘鲁的一个区,位于该国南部阿雷基帕大区的拉乌尼翁省,始建于1891年10月13日,面积1,501.2平方公里,海拔高度3,658米,2005年人口3,337,人口密度
  • 恩雅恩雅·帕翠西亚·伯伦南(爱尔兰语:Eithne Pádraigín Ní Bhraonáin;英语:Enya Patricia Brennan;1961年5月17日-),爱尔兰共和国著名独立音乐家。若以乐队而言,恩雅一词则包括:恩雅
  • 大洋鳄属大洋鳄(学名:)是种已灭绝海生鳄类,属于中真鳄类的大头鳄科,化石发现于法国诺曼底,年代为白垩纪晚期(森诺曼阶早期)。大洋鳄的化石包含一个头骨与部分骨骼。与其他大头鳄科相比,大洋鳄
  • 顾冠群顾冠群(1940年1月13日-2007年5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10月至2006年6月任东南大学校长,从事计算机系统与应用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的研究,重点是开放式计算机网络。也是江苏高校
  • 嘉莉妹妹《嘉莉妹妹》(英语:)是一部1900年发行的美国长篇英文小说,作者是西奥多·德莱赛。1998年被选为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1889年8月,年仅18岁的嘉莉离开威斯康星州的农村家乡,乘坐开往
  • 上村松园上村松园(日语:上村 松園/うえむら しょうえん ,1875年4月23日-1949年8月27日)原名上村津祢(上村 津禰/うえむら つね ),出生并成长于明治时期京都下京区,为日本一位胶彩画女画家,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