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化专指原本不属于买卖流通和通过货币实行交换的事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转化或变异为可以进行买卖和货币等价交换。
商品化让人类的社会生产与分工进一步细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社会总福利。
并非任何产品都适合商品化,对不适合商品化的产品如果强行商品化,会产生两种结果,要么对社会造成伤害,或者是被完全抛弃。如基础的医疗服务,药品等,商品化后可能会出现经济窘困的人群无力支付高昂的费用,导致人的基本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又或者因为市场需求量过小,某些药品被制药商放弃生产或停止研发。
一般人讲过商品化通常都有负面的意味,马克思更是严厉批评商品化对社会的冲击。其中,对商品化最主要的批评是它忽略了个人往往很难忍受不断改变的市场。
所谓“教育商品化”就是“教育市场化”与“教育企业化”,也有“教育产业化”之称,要达到此二化,首先政府与国家就要退出教育部门,逐年减少对各级学校的教育预算支出,才能放任市场经济机制介入与支配,也才能迫使大学沦为贩卖文凭的“学店企业”,从而,在服膺“最大效益/最小成本”的企业营利公式指导下,授课性教育软硬件设备(譬如教室、电脑室、英语教室与实验室等)的投资一定远远优先于课余性教育软硬件设备的投资(例如宿舍教育、社团教育、图书馆的书籍采购、K书空间、不受他人打扰的学习讨论空间,与供学生们办活动的公共空间等)。
这一方面,前者投资是校方无法推诿转嫁给学生们自行承担或解决,例如,在超收学生后,教室太少,总不能要求学生们自己出钱增建教室、在校外租教室或晚上十点上课?而后者投资则很容易推诿转嫁给学生们自行处理,如校方删减社团经费可由社团向社员收费补足、透过形式上“公平”的抽签将学生赶出去租住校外宿舍等等。
另一方面,则是长期沿习而未加批判反省的“学分主义”大学教育思维,强化了上述前者投资远远优先于后者投资的普遍现象。所谓“学分主义”,就是以设定为“学分”的课业学习才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宿舍教育、社团教育、图书馆的使用与扩充与课外活动等等,向来不被设定为大学“学分”,因此,就被既有的大学教育主流思维视为边缘、可有可无的位置,所以,也就反应在校方的投资与经费运用的决策上,当校方为了增加营收而超收学生,却不增建宿舍,宿舍短缺危机就不断恶化了。推动教育商品化的国家以欧美国家为主,由于教育商品化不全是好的,近年来很多教学团体都反对教育商品化。
指把艺术的劳动成果用于交换,以物质来实现其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