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

✍ dations ◷ 2025-02-24 02:58:33 #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
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马来语:Pertubuhan Berita Nasional Malaysia; BERNAMA;英语:Malaysian National News Agency;简称马新社)是马来西亚政府旗下官方通讯社,依《1967年国会法令》而成立,于1968年5月20日开始运作,是马来西亚新闻部辖下的自治机构。马新社从位于吉隆坡国家图书馆附近的敦拉沙路的马新社大楼总部经营。它在马来西亚各州都有分支机构。它还在雅加达,新加坡,新德里,曼谷和北京设有记者,及在华盛顿特区,纽约市,澳大利亚和伦敦的记者。 大部分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国际新闻机构的新闻媒体都订阅了马新社。马新社自1998年9月启用了音像部门并开始使用视听媒体报导新闻。它还拥有自己的广播和电视频道。马新社广播,是一个24小时的新闻和谈话广播电台,目前在吉隆坡或巴生谷93.9 FM和新山107.5 FM 能收听。马新社新闻台分别在Astro和UniFi的502频道和410频道提供马来语,英语,中文和泰米尔语新闻。马新社拥有一个由最高元首委任的五人“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马新社运作,确保其运作符合法令的宗旨及规定。马新社的管理工作则由“理事会”带领,理事会的成员包括了6名政府代表及6名不同报社的代表,还有一名不属任何一方的主席,此外,政府及报社也各有一名候补代表。上述所有成员也是由最高元首委任。理事会所制定的方针及决策,则交由一个以“总经理”为首的“管理委员会”负责执行。马新社在马来西亚全国各州均有分社,总社加上各主要市镇的编采人员超过300人。此外,在新加坡及印尼雅加达也有常驻通讯员,并在美国华盛顿、英国伦敦、印度新德里、孟加拉达卡、澳洲墨尔本、加拿大温哥华拥有特约记者。马新社中文网在2004年6月成立,以作为马来西亚政府及华人社会的沟通桥梁,并协助马新社开拓中文市场。除了马来语、英语及中文之外,马新社还设有西班牙语及阿拉伯语网页。

相关

  • 形式语义学在计算理论中,形式语义学是关注计算的模式和程序设计语言的含义的严格的数学研究的领域。语言的形式语义是用数学模型去表达该语言描述的可能的计算来给出的。形式语义学(form
  • 卡茨伯纳德·卡茨爵士,FRS(Sir Bernard Katz,1911年3月26日-2003年4月20日,德国出生的生物物理学家,后加入英国国籍,他以研究神经生物化学而著名。他与乌尔夫·冯·奥伊勒、朱利叶斯·
  • 百路驰百路驰(英语:BFGoodrich)为美国的轮胎品牌,1988年古德里奇公司(Goodrich Corporation)将此品牌商标的使用权出售给法国轮胎制造商米其林,故实际上制造者为米其林北美洲公司,主要产品
  • 乌利塞·阿尔德罗万迪乌利塞·阿尔德罗万迪(英语:Ulisse Aldrovandi,1522年-1605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自然史的教授与科学家,他曾在博洛尼亚建立了一个植物园。于1574年出版的关于药
  • 伊斯兰革命卫队约125,000人伊斯兰革命卫队(波斯语:سپاه پاسداران انقلاب اسلامی‎)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一支武装部队,成立于1979年5月5日,通常称其为伊朗革命卫队。革
  • 杨炽昌杨炽昌(1908年-1994年)是台湾日治时期著名诗人,笔名:水荫萍、南润。台南市人。杨炽昌9岁进入台南第二公学校(现在的“立人国小”),读了5年公学校后,考入台南二中与日本人共学,毕业后于
  • 迷幻药迷幻药物(英语:Hallucinogen)是指主要功效为改变认知与知觉的精神药品,与游离药品(dissociatives)、致谵妄药三者因能诱发幻觉而包含在致幻剂这一门类下。相较兴奋剂或鸦片类药物
  • 探头探头可能指:
  • 粮食部粮食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下属的一个部门。最早在1952年,将原来贸易部底下的粮食公司和财政部底下的粮食总局合并成立中央人民政府粮食部,主要管理当时全国粮食流通采买的
  • 孝女白琴哭丧女,又称哭孝女、哭丧妇,粤语称喊口婆,台湾又俗称为孝女白琴(源自布袋戏《云州大儒侠》中的角色孝女白琼),日本称为泣女(泣き女)、哭女(哭き女)、鸣女(鳴き女)、泣泽的(泣沢テ、ナキ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