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

✍ dations ◷ 2025-07-19 18:16:04 #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
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马来语:Pertubuhan Berita Nasional Malaysia; BERNAMA;英语:Malaysian National News Agency;简称马新社)是马来西亚政府旗下官方通讯社,依《1967年国会法令》而成立,于1968年5月20日开始运作,是马来西亚新闻部辖下的自治机构。马新社从位于吉隆坡国家图书馆附近的敦拉沙路的马新社大楼总部经营。它在马来西亚各州都有分支机构。它还在雅加达,新加坡,新德里,曼谷和北京设有记者,及在华盛顿特区,纽约市,澳大利亚和伦敦的记者。 大部分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国际新闻机构的新闻媒体都订阅了马新社。马新社自1998年9月启用了音像部门并开始使用视听媒体报导新闻。它还拥有自己的广播和电视频道。马新社广播,是一个24小时的新闻和谈话广播电台,目前在吉隆坡或巴生谷93.9 FM和新山107.5 FM 能收听。马新社新闻台分别在Astro和UniFi的502频道和410频道提供马来语,英语,中文和泰米尔语新闻。马新社拥有一个由最高元首委任的五人“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马新社运作,确保其运作符合法令的宗旨及规定。马新社的管理工作则由“理事会”带领,理事会的成员包括了6名政府代表及6名不同报社的代表,还有一名不属任何一方的主席,此外,政府及报社也各有一名候补代表。上述所有成员也是由最高元首委任。理事会所制定的方针及决策,则交由一个以“总经理”为首的“管理委员会”负责执行。马新社在马来西亚全国各州均有分社,总社加上各主要市镇的编采人员超过300人。此外,在新加坡及印尼雅加达也有常驻通讯员,并在美国华盛顿、英国伦敦、印度新德里、孟加拉达卡、澳洲墨尔本、加拿大温哥华拥有特约记者。马新社中文网在2004年6月成立,以作为马来西亚政府及华人社会的沟通桥梁,并协助马新社开拓中文市场。除了马来语、英语及中文之外,马新社还设有西班牙语及阿拉伯语网页。

相关

  • 结核菌结核杆菌,即结核分枝杆菌(学名: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专性需氧微生物,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柯霍在柏林宣告它是结核病的病原体。他凭着此发现获得了1905年诺贝尔生
  • 重音重读(stress)和重音(accent)在语言学中有时是接近同义的概念,皆指某音节在单字中或单字在句子中相对突显(prominent)的意思,不过在一些特别区分上,重音(accent)常常被应用在声音听觉
  • 高架渠高架渠(英语:aqueduct)又称上水道、渡槽。是一种人造通道,用来导引水流。有些是纯粹用来输送用水,有些则是用来使船只运行其中。https://www.rome.info/ancient/aqueducts/
  • 英国宇航署name = 'Aero', description = '航空太空科技(航空航天科技)', content = {{ type = 'text', text = [=[本页面没有类似于NoteTA的数量限制。 请自行修改分类名。在NoteTA样板
  • 幼儿童子军幼童军(英语:Cub Scouts)是国际童军运动中的成员之一,对象主要为7、8岁至10、11岁的儿童。在某些国家中,幼童军被称呼为“小狼”或“小狼队”(Wolf Cubs,通常简称为Cubs),而这个阶段
  • 空间填充模型空间填充模型(英语:Space-filling models)也称为calotte模型或CPK模型,CPK三个字母是来自Corey、Pauling(莱纳斯·鲍林)与Koltun。是一种与球棒模型类似,用来表现分子三维空间分布
  • 公诉公诉、刑事起诉、刑事控告、刑事检控是检察官代表国家对被告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的程序,通常是有公诉权力的司法机构或检察官代表国家向法院指控某人犯罪的刑事公诉。也有民事
  • 孟买管辖区孟买管辖区(英语:Bombay Presidency、马拉提语:मुंबई इलाखा、古吉拉特语:મુંબઇ પ્રાંત、卡纳达语:ಬಾಂಬೆ ಪ್ರಾಂತ、信德语:بومبي صدارت)
  • 麝牛属异名:种异名:麝牛(学名:Ovibos moschatus)是麝牛属的唯一物种,属于偶蹄目牛科。原生分布在加拿大北极地区和格陵兰岛,小种群引进瑞典,西伯利亚,挪威和阿拉斯加。主要生活在加拿大和
  • 圣博纳迪诺县圣贝纳迪诺县(英文:San Bernardino County)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南部的一个县,东邻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东界科罗拉多河。面积52,073平方公里,是美国本土面积最大的县(排除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