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费伦茨

✍ dations ◷ 2025-05-16 05:47:34 #李斯特·费伦茨
李斯特·费伦茨(匈牙利语:Liszt Ferenc,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更常见名称为弗兰茨·李斯特(德语:Franz Liszt),匈牙利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所创作的钢琴曲以难度极高而闻名。李斯特出生于奥地利东部名为莱丁(英语:Raiding,_Austria)的村庄;父亲是匈牙利人,母亲是奥地利的日耳曼人,因此他有两个名字,分别是匈牙利和奥地利德语两种拼法。他从小随母亲说德语,直到晚年才学会用匈牙利文写作。匈牙利人自诩为欧洲唯一的有色人种,他们的姓名排列也和其他欧洲人不同:姓在前,名在后。李斯特的父亲是一位业余音乐家,他5岁时由父亲教会弹奏钢琴,8岁时开始作曲,9岁登台表演,获得匈牙利贵族资助赴维也纳学习,师从著名钢琴教育家卡尔·彻尔尼,他曾说:“我的一切都是彻尔尼教我的。”贝多芬曾听其演奏,并亲吻其额头。1823年全家迁居巴黎,1824年在巴黎首次公演获得成功。1835年他和达古尔特(德语:Marie d’Agoult)伯爵夫人到日内瓦同居,1840年分手,伯爵夫人为他生了三个孩子,其中二女儿科西玛后来嫁给瓦格纳。分手原因是李斯特要为波恩贝多芬铜像修缮筹资而进行欧洲巡回演出,伯爵夫人带着孩子回到巴黎。1843年李斯特担任魏玛大公的宫廷乐长,1848年他又和俄国亲王王妃莎茵-维特根斯坦(英语:Carolyne zu Sayn-Wittgenstein)同居,受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册封为骑士,得到贵族姓名——弗兰兹·冯·李斯特(Franz von Liszt),但未公开使用过。1861年赴罗马,为了不和王妃结婚,1865年李斯特自霍恩洛厄枢机手下接受了剪发礼出家成为天主教神职人员,之后逐渐升等到了法政,但仍然身着神父的黑袍在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和意大利各处奔走授课,并分文不取,扶助了许多年轻音乐家,如格里格、德彪西、鲍罗丁等,为普及音乐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匈牙利人为了争取独立,将李斯特看作是民族英雄,每次邀请他回匈牙利,都会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1886年他在德国的拜罗伊特(巴伐利亚州靠近捷克边境)因肺炎不治去世,安葬于当地。从李斯特开始,欧洲音乐家的地位开始迅速提升,国王王公们都会对他脱帽致敬。李斯特生前曾是欧洲最伟大的钢琴演奏家,经常奔波在欧洲各地演出,他彬彬有礼,善于迷人,坚定地支持肖邦、柏辽兹和瓦格纳,他积极探索钢琴的演奏技巧,充分灵活地运用转调手法和声色变化的技巧,并推动了管弦乐队的改革,他的演奏往往是即兴的,是一种创造性的演奏,有时就是现场创作,因此相当吸引观众。他在魏玛时为许多新进的年轻音乐家提供了演出舞台,他经常亲自担任指挥,让这些先锋音乐家自己出演。他一生创作了700多首音乐作品,并创造了交响诗这一音乐形式。他的主要音乐作品有吉普赛风格的《匈牙利狂想曲》(米高梅出品的动画片“猫和老鼠”其中获奥斯卡奖的一集“汤姆猫弹钢琴”使用了部分的匈牙利狂想曲作为全集的背景音乐,也显示出这个曲子弹奏的复杂技巧),《浮士德交响曲(英语:Faust Symphony)》,《但丁交响曲(英语:Dante Symphony)》,《帕格尼尼练习曲(英语:Grandes études de Paganini)》,《瓦格纳改编作品:唐怀瑟》等。有人以为他的作品技巧辉煌,内容肤浅,但其实李斯特的许多作品把情感投注在对于景象、事物、画面故事、人格或情绪等等的描写之上,但那类的曲目大多在听者角度的理解与诠释上都略为艰深,而现在较广为流行的那些曲目,虽然大多都出现了脍炙人口的主题旋律,但曲目本身却较缺乏情感,因此李斯特才给一些人这样纯炫技的印象,但其实在音乐学者与演奏家之间李斯特的曲目仍然很多被视为艺术价值很高的作品(如但丁奏鸣曲、传奇曲等),而且他更是位伟大的音乐革新家,并在历史上对改善音乐家地位,推动新生音乐风格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他最著名的贡献包括发明了交响诗这一体裁。《爱之梦》(德语: Liebesträume),S541,实际上是3首夜曲,据乌兰(Ludwig Uhland,1788-1862)与符利拉德(Ferainand Freiligrath)的诗上所附《男高音或女高音独唱用的三首歌曲》(Drei Lieder Für eine Tenor oder Sopran-Stimme)的编曲。共三首:1.据乌兰的《高贵的爱情》(Hohe Liebe)而谱曲,富于表情的小行板,降A大调。2.据乌兰的《神圣的死亡》(Seliger Tod)谱曲,极似慢板,E大调。3.优雅的快板,降A大调,据符利拉德的《尽其所能爱的去爱》(O lieb,so lang du lieben kannst)谱曲。其中第三首最为有名,一般提起《爱之梦》,就是指这一首。李斯特从青年时代开始受肖邦、帕格尼尼等人的影响,苦练钢琴技巧,成为首屈一指的钢琴演奏家。此后他也作了一些肖邦式的练习曲。李斯特在1862-1863年之间写了《两首演奏会用练习曲》,其中一首歌是《森林的细语》(Waldesrauschen)。他把这两首练习曲献给他的徒弟迪奥尼斯·普鲁克纳(英语:Dionys Pruckner)。李斯特热爱大自然,崇拜大自然本是浪漫主义作家创作的一大特征。他于罗萨利奥圣母修道院所在的马里奥山冈俯瞰俗世,写出这富于哲理的名曲有其个人的感受。李斯特把音乐从近乎耳语的声(pp,极弱),发展到飓风般的撼天气魄。《唐怀瑟》(Tannhäuser)原是瓦格纳创作的三幕歌剧。作于1842-1845年完整标题为《唐怀瑟以及瓦尔特堡的歌咏比赛》。音乐以小号的号角式演奏揭开了典礼的序幕,音乐进入舒展高雅的“高雅主题”,使人们仿佛看到了潇洒的绅士和端庄的贵妇人的进行队列。而《唐怀瑟》的序曲可以说是整个故事情节的缩影。整首作品不但技巧繁复且气势磅礴。有三个部分构成,中间部分表现肉欲感的维纳斯堡的世界,前后两个部分是虔诚的朝圣者的音乐。而且这是一首结构宏大的歌剧改编曲,从各种快速音阶、琶音、双音八度跳跃、和弦,是典型的李斯特笔下的炫技式作品。此曲也常被译为《魔鬼圆舞曲》,因为梅菲斯特就是歌德剧作《浮士德》中的魔鬼。李斯特的这部作品原来是一首钢琴独奏曲,作曲家在1862年将它改编成约10分钟长的管弦乐交响诗,而后又将其发展成共约70分钟长的三乐章交响曲《浮士德》中的终乐章。钢琴版的《梅菲斯特圆舞曲》堪称是李斯特炫技作品的代表。李斯特过世后也有电影改编了他的生平,包括《一曲相思情未了》。

相关

  • 消毒消毒(Disinfection)是利用化学品或其他方法消灭大部分微生物,使常见的致病细菌数目减少到安全的水平。然而,与杀菌(Sterilization)相比,部分细菌孢子、滤过性病毒、结核杆菌及真菌
  • 蛋白质结构预测蛋白质结构预测(英语:Protein structure prediction)是指从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中预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也就是说,从蛋白质的一级结构预测它的折叠和二级、三级、四级结构。结
  • 爆炒爆炒是烹饪方法中炒的一种。使用小块脆嫩原料,先在油锅用旺火快速加热至断生,捞出后加辅料、调料急炒。按使用的辅料不同又可分为酱爆(用黄酱或甜面酱)、葱爆(用大葱或香葱)、芫爆
  • 高梁高粱(学名:Sorghum bicolor)又名二色高粱、蜀黍,禾本科,一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喜温、抗旱、耐涝,种子有红、白、褐各种颜色,有粘性变种。原产于非洲,用世界不同地区的高粱品种间的基因
  • 电影制作电影制作(filmmaking、或称电影制片)指的是制作电影的过程。电影的性质决定了制作期间所需工作团队的规模大小和类型。许多好莱坞冒险电影需要电脑运算的影像(CGI),必须由非常多
  • 魔怪妖怪,指草木或者动物等改变成为的精怪,也指怪异、反常的事物与现象。妖怪通常存在于人类想像与传说之中,难以运用科学方法证明其真伪。研究这方面的学问,称之为妖怪学,包含在民俗
  • 拉美裔西班牙裔美国人,或称拉丁裔美国人(Hispanic Americans or Latino Americans;又称拉美裔、拉丁美洲人、拉丁人)指从拉丁美洲移居到美国的移民及族群,不少人以西班牙语为母语,以英语
  • 照明照明指的是使用各种光源来提高特定场所的亮度。现代的人工照明主要使用的是电力照明装置,而过去使用的则是煤气灯(瓦斯灯)、蜡烛、油灯等。室内设计的照明是对各种建筑环境的照
  • 比尔泰维勒比尔泰维勒(阿拉伯语:بيرطويل‎;英语:Bi'r Tawīl,意为“深水井”)是一个面积为2060平方公里的贫瘠地区,邻近埃及与苏丹的边界,是一块无主土地。虽然其面积为四边形,但有时也
  • 磁共振磁共振是指具有磁矩的微观粒子体系在恒定外磁场中,磁矩相对于磁场方向只能取几种量子化的方位;若垂直于恒定磁场方向加一交变磁场,在适当条件下能改变磁矩的方位,使磁矩体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