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伯特·维纳

✍ dations ◷ 2025-11-20 21:41:14 #诺伯特·维纳
诺伯特·维纳(英语:Norbert Wiener,1894年11月26日-1964年3月18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哥伦比亚,美国应用数学家,在电子工程方面贡献良多。他是随机过程和噪声信号处理的先驱,又提出“控制论”一词。他的父亲里奥·维纳是波兰籍犹太移民,母亲是德国籍犹太人。里奥是哈佛大学斯拉夫语族的讲师,他用他自创的高压方法培育诺伯特。凭他的天分再加上父亲的培育,他成为神童。1903年,他开始上学;1906年(12岁),高中毕业,同年9月入读塔夫斯学院修读数学;1909年(15岁)时他已取得学士学位,入读哈佛大学研究动物学。一年后他往康乃尔大学转读哲学。1912年,18岁的他取得数理逻辑的博士学位。他到英国剑桥随伯特兰·罗素、戈弗雷·哈代学习,1914年又到德国哥廷根跟大卫·希尔伯特和爱德蒙·兰道。之后他回到剑桥,再回到美国。1915至16年,他在哈佛教授哲学,其后为通用电气和大美百科全书工作。战争期间在马里兰州阿伯丁试验场钻研弹道学。战后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数学。他讲课技巧恶劣,常常闹笑话或心不在焉。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时,他不时到欧洲。1926年和一名德国移民结婚。他们有两个女儿。他主要在哥廷根和剑桥,研究布朗运动、傅里叶变换、调和分析、狄利克雷问题和Tauber型定理(英语:Abelian and tauberian theorems)等。1929年维纳指导当时在贝尔电话公司学习的博士生李郁荣研制了李-维纳网络,获得美国专利。1935年维纳应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和数学系主任熊庆来之聘,到清华大学讲学,主讲傅立叶变换,听讲者包括华罗庚、段学复等。维纳曾推荐华罗庚和徐贤修合写的论文发表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物理学报》(上) 。(同时期者尚有法国数学家雅克·阿达马)。二战时,他在枪炮控制方面工作,引发了他对通讯理论和反馈的兴趣,著《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一书,促成了控制论的诞生。战后发生了一件怪事,他邀请了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和神经心理学的年轻学者到麻省理工。当这批学者来到时,他却突然断绝所有来往。这可能由他的神经质性格引起。他的家族中包括弟弟等,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病史,而维纳本身则有重度的近视(在麻省理工任教时,几乎得用手摸著墙壁走路)与严重的躁郁症。躁症发作时,他疯狂似的跑遍校园,向别人宣传他的发现。而躁郁症症状产生时,他则多次向麻省的同事列文森诉说自己的自杀念头。二战后,他对科学研究的政治影响和科学的军事用途更为关注。他拒绝接受政府资助或参与军事计划。1964年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逝世。部分:自传:

相关

  •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语: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缩写为COPD),常简称为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性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阻塞性肺疾病(英语:Obstructive lung disease)。其
  • ACEI血管紧张肽I转化酶抑制剂(英语:ACE inhibitor,简称为ACEI)是一类抗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该系统对血压的调节有着及其
  •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种处理污水的好氧生物方法,是一大类生物处理方法的统称。共同的特点是微生物附着在作为介质的滤料表面,生长成为一层由微生物构成的膜。污水与之接触后,其中的溶解
  • 维A酸维A酸(Tretinoin、ATRA),又称全反式维甲酸及视黄酸,分子式:C20H28O2,分子量300.44,CAS号302-79-4,熔点180℃。医学导航: 皮肤附件解剖/生理/发育病理/先天/肿瘤, 症状/齐名手术,
  • 雌三醇雌三醇(Estriol , oestriol, E3)是人类三种主要的雌激素之一。雌二醇和雌酮的代谢产物。在雌酮、雌二醇、雌三醇中,以雌三醇的活性最弱。存在于尿中,在怀孕期尿中含量更高。未怀孕
  • 詹庆元詹庆元(1970年-),男,中国内科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现任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1993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医学院,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北京
  • 水泥水泥又称洋灰、红毛灰、红毛土、红毛泥,是一种建筑材料,与水混合后会凝固硬化。水泥不常单独使用,而是用来与沙、砾(骨料)接合。水泥与细致的骨料混合后形成砂浆(用来接合砖块)
  • 保罗·埃利希保罗·埃尔利希(旧译欧立希,德语:Paul Ehrlich,1854年3月14日-1915年8月20日),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较为著名的研究包括血液学、免疫学与化学治疗。埃利赫预测了自体免疫的存在
  • 亚属亚属(拉丁语:subgenera;英语:subgenus)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位于属和种之间。在分类学中,“亚属”可单独使用或与种名同时使用。但亚属的使用并非必要。
  • 蛋白质微阵列蛋白质微阵列(英语:Protein microarray,亦称为蛋白质芯片)是将不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分别置于微量板的不同孔内来进行蛋白质功能筛选的文库。它实质上是cDNA阵列文库的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