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才

✍ dations ◷ 2025-08-22 02:44:40 #辩才

辩才(1011年-1091年),杭州于潜(今属杭州临安区)人,俗姓徐,名元净(一名元静),字无象,“辩才”为宋仁宗赐号,北宋天台宗名师。

出生时,左肩膀肌肉隆起如袈裟丝带,八十一天乃止。他的伯祖父不禁叹息,称他是宿世沙门,让家人给他念佛,认为“八十一”大概是其命数。辩才10岁就在西菩山明智寺出家,立志说法度人,16岁受戒。18岁学于下天竺寺慈云法师,传承天台宗,慈云圆寂后师从明智韶法师,25岁宋仁宗赠紫锦袈裟一件,赐号辩才,代替其过世的老师住持上天竺寺,长达17年。辩才师承天台宗正宗之后,有复兴天台宗的志向。40岁住持法惠院大悲寅阁。50岁在上天竺寺讲授天台宗,香火盛极一时。60岁时,杭州太守祖无择因为谗言被捕下狱,辩才也因铸钟受到牵连,后来获得释放。

63岁初遇苏轼,为苏轼次子苏迨摩顶,次年苏轼到于潜西菩山中寻访辩才。66岁,到秀州(今嘉兴市)施咒水以治疗瘟疫。同年,僧人文捷贪图辩才住持的上天竺寺之财富,伙同权贵驱逐辩才,将辩才迁至下天竺寺,后文捷事败,次年回到上天竺寺后重任住持更得人心,苏轼作《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69岁,归隐龙井山中,重整已经荒废的龙井寺庵,秦观、参寥来访留下碑刻诗作。70岁,遣人到黄州问候苏轼。73岁,应杭州太守邓温伯邀请,住持南屏山一年,之后又在灵隐讲道,邓去任后归龙井。一年后,赵抃来访,以“小龙茶”招待;又一年,杨杰至龙井访师。78岁,苏轼求其为父母造地藏王造像供奉京城寺中。80岁,苏轼等人来龙井,赠辩才香茗来庆祝80岁。

81岁,在龙井寺方圆庵宴请宾客,告诉众人自己净业将成,如果七日无障则将坐化,七日后出而坐化。是年9月,安葬其尸骨的僧塔建成,苏辙为之作《龙井辩才法师塔碑》,苏轼作《祭龙井辩才文》。辩才在苏轼离开杭州的第二年过世,因而苏轼悲痛不已,直到去世之前还要派人凭吊辩才。南宋的《咸淳临安志》中有辩才作《心师铭》一则为其临终之作,然而此则又收录于《全唐文》中但署为唐辨才所作,四川大学的刘长东、庞礴等考证为宋辩才所作,因唐辨才名和宋辩才号相近似,故《全唐文》错将其为唐人之作。

龙井寺下有溪水,因为溪中有石形状如虎,故名虎溪。辩才在天竺山的时候慕名而来者甚众,因而希望摆脱天竺山的喧嚣而隐居龙井,由于龙井距离西湖有二十里之远,客人远道而来无法完全拒绝,故立下清规:“山僧老矣,精神衰惫,不能趋承。谨以二则预告:殿上闲谈,最久不过三炷香。山门送容,最远不过虎溪。垂顾大人,伏乞相谅。”往来宾客都理解其初衷,多年来都没有破律。苏轼任杭州太守时,来访辩才,两人相谈甚欢,彼此相见恨晚,于是苏轼留宿一夜。次日,辩才带苏轼参观寺中各处,过午后府中衙役催促苏轼回杭州城,辩才遂出门送客,二人携手相挽,边走边谈,不知不觉已经过虎溪。辩才身边的侍者连忙叫住,辩才辩称东坡误他,东坡也打趣辩才,两人相顾为笑不已,众人也是笑倒。后来辩才就在送客的地方修建了过溪亭,取杜甫“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意名“二老亭”,以资纪念。

龙井山为辩才归隐所,辩才与苏轼、赵抃交往密切,后人在此地建有三贤阁以祭祀三人,到明代时年久失修已经湮灭;明代万历十三年(1595年),司礼监太监孙隆重修龙井的庙宇祠堂,整治周边园林,游人才重新开始游览此地。辩才作为天台宗的高僧隐居在龙井寺,天台宗后人也将龙井视作天台宗祖庭之一,江浙一带至今仍有僧侣到龙井寻访辩才当年遗迹。辩才也被认为是宋代“文字禅”的标志性人物之一,其在诗文中主张“文字未离禅”,认为诗歌和修禅本质无差别,在他之后禅宗黄龙派诗僧惠洪提出“文字禅”的口号并加以论证,对于北宋文坛影响深远。

此外,辩才还被认为是龙井山开山种茶的第一人,不过也有人认为最早开茶山的是胡则。相传当初随辩才从上天竺迁移来此的寺僧,曾把上天竺的白云茶移植在旁边的狮峰山麓。辩才和往来的文人墨客品茶论诗,留下不少诗文记载。同时茶史对于他与赵抃在龙泓亭所品鉴的“龙茶”是否就是“龙井茶”有着争论,庄昭选注的《茶诗三百首》认为就是龙井茶,同时当代诗人李郁葱则认为是御赐的小龙团,而茶叶专家钱时霖则认为是辩才在龙井自种的茶——无论“龙茶”为何物,“龙井品茗”的故事仍旧不失为千古佳话。2011年12月23日,老龙井御茶园为了纪念其诞辰1000周年,修缮原辩才塔,并增设辩才亭、辩才塑像、辩才与苏东坡问茶等景观。

相关

  • 古壮字方块壮字又称古壮字,是壮族人民为了书写壮语借用汉字的字型或结构创造的文字。壮语叫做“
  • 欧洲西部夏令时间欧洲西部夏令时间(Western European Summer Time,缩写WEST),是欧洲西部时间的夏令时,比世界标准时间早一个小时。它被以下国家和地区采用:在英国,欧洲西部夏令时间也被称作为英国标
  • 夏德弗雷德瑞克·赫尔斯(德语:Friedrich Hirth,1845年4月16日-1927年1月10日),汉名夏德,生于德国萨克森哥达州(今图林根邦)格雷芬通纳,德裔美国籍汉学家。曾先后就学德国莱比锡大学、柏林
  • 亨德里克·弗伦施·维沃尔德亨德里克·弗伦施·维沃尔德(南非语:Hendrik Frensch Verwoerd,1901年9月8日-1966年9月6日),1958年9月2日-1966年9月6日担任南非总理。维沃尔德与先前的南非总理不同,他并非出生于南
  • 林善林善(?-?),字体元,广东潮州府揭阳县人,军籍,明朝政治人物。广东乡试第三名举人。弘治三年(1490年)中式庚戌科二甲第六十三名进士,任刑部主事。曾祖林维清;祖父林添;父林政,母吴氏、继母黄氏
  • 珍妮斯·艾恩珍妮斯·艾恩(英语:Janis Ian,1951年4月7日-)是一位获得格莱美奖的美国创作歌手, 能奏多样乐器的音乐人, 专栏作家及科幻小说作家。1960年至1970年,她的音乐事业非常成功,直至二十
  • 安宰弘安宰弘(韩语:안재홍,1986年3月31日-),韩国男演员,另一常用译名为安在洪。2009年透过电影《口径》出道,因出演2014年电影《足球王(朝鲜语:족구왕)》、2015年tvN电视剧《请回答1988》及20
  • 范少勋戏剧范少勋的Instagram账户范少勋(英文:Fandy Fan,1993年11月4日-),台湾新生代男演员、男模特儿,因上了郎祖筠的表演课而对戏剧产生兴趣,2012年出演《课间好时光一年二班》及2013年
  • 李䜣 (汉朝)李䜣,东汉初期大臣。东莱郡(今山东省莱州市)人。李䜣开始担任司隶校尉,建武中元元年(56年)六月,司徒冯勤在任上去世,李䜣继任司徒。第二年三月,汉光武帝驾崩,新继位的汉明帝其邓禹为太傅,刘苍为骠骑将军。太尉赵憙告谥南郊,司徒李䜣奉安梓宫,司空冯鲂将校复土。明帝封赵憙为节乡侯,李䜣为安乡侯,冯鲂为杨邑侯。永平三年(60年)二月,太尉赵憙、司徒李䜣免官。左冯翊郭丹为司徒,南阳太守虞延为太尉。
  • 阿特金森 (姓氏)阿特金森, 艾坚逊 或者 雅坚逊(Atkinson)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