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首

✍ dations ◷ 2025-11-26 16:15:29 #斩首
斩首,亦称砍头、杀头或开刀问斩,是死刑的一种,即将人的头部砍去。斩首的历史相当长,古代多国均有斩首的刑罚,与绞刑一类有相当长历史的刑罚一样。常用的斩首工具有:斧、剑、刀。在法国大革命时,当时的人发明了专门用来斩首的机器:断头台。在古代的中国、英国、法国等多个国家,斩首均会公开进行,民众会围观刽子手如何执行有涉刑罚。由于中国传统上会在午时三刻问斩,并将首级悬挂在城池的午门上,又称“午门问斩”。古代中国的斩首,刽子手必须接受过严格训练,原因有二,首先斩首之时必须斩在骨节之间,另有一说指刽子手必须完全砍断而不可让首级与身体的皮尚有连接。斩首的刑罚现在已经很少使用,原因是其场面过于血腥,且难于清理,亦有不少人认为违反人权。中国历史上,清末的北洋军人受到西化影响,就流行以枪决代替斩首,但法律上一直保留斩首;民国建立后,1912年法律废除斩首,实际上直到1930年代,民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等地方政权都以斩首处死犯人。法国从法国大革命起,直到1981年废除死刑前,死刑都是以断头台执行,除非是犯下危害国家罪行的罪犯,才会被枪决。法国最后一个死囚在1977年用断头台斩首。现时只有沙特阿拉伯以斩首作为处决囚犯的其中一种合法方式。虽然合法,但并不常用。到了21世纪,斩首被部分人士,如恐怖分子等当作私下处决人质或俘虏的方式,甚至成为恐怖攻击的手段。而且恐怖份子喜以小刀或匕首,慢慢将人头颅锯下,使得被害人受尽痛苦而死,毫无人道,残忍至极,严格而言应为“割首”。2004年便有多名外国人,多数是一些伊拉克战争参战国家的非武装人员,在伊拉克被恐怖分子掳为人质,并在退兵要求得不到该人质之国家政府允诺后,在录影机前以割头处决。2014年起,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连续以割头方式处决了多名外籍人士,以恫吓美国等国家停止对于伊斯兰国的空袭行动。在2015年11月巴黎袭击事件发生后,极右派政治家让-马里·勒庞要求重新启用断头台用来斩首恐怖份子。一般说法是“杀之于市,与国人共弃之。”即在市场上公开处死。另说则是死后,需在市场陈尸数日,不许殓葬,以儆效尤。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东方国家,犯人的首级有时会被插在高竿上,悬于公众地方展示,以儆效尤,远望人头像是夜枭站立于树端,称为枭首。在中国,枭首于秦朝、汉朝时用诸夷族。六朝时见于律,隋朝时废。明朝起复见于律,初时用于杀父母者,后用于强盗。清袭明制,至沈家本修律时废。其他地方亦有类似枭首的行动,但通常只发生在战场上;日本的枭首刑是把人犯绑在十字架,以矛自脖内端割下头,略异于斩首。日本的枭首有别于中国悬于高处,而是将斩罪之人仕置以刀斩首后挂在狱门台上,详见《德川幕府刑事图谱》。用匣子装首级,并且递送出去之意。中国边军通常在杀死敌军重要将领后,将该人首级取下,简易防腐后,邮递回到朝廷,供朝廷验证。在中国,自明朝起,斩首的判决必需经过刑部的复核。斩立决者刑部批准即时处斩,斩监候就会到三法司再行审议,然而并非所有情况都经刑部,例如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时,明廷赐其“便宜行事”,可直接处决大逆不道之人。其次,王命旗牌创始明朝中叶,开始可以不经刑部处决犯人。此外,因明朝大臣与士大夫视尚方宝剑为一种荣耀,朝廷也乐于赐与,发放的尚方宝剑之多,甚至连朝廷也没有统计数量,但很少有人以尚方宝剑名义直接处决他人,如崇祯年间袁崇焕以其尚方宝剑,斩杀与自己不睦的东江总兵毛文龙,但其实文龙自己也有一把尚方宝剑。而崇祯帝对此事耿耿于怀,最后也成为袁崇焕被凌迟的理由之一。清朝时,“大逆”、“大盗”一类重犯,若被判斩立决,需待刑部覆批,然后即著正法。其他一般获死罪的犯人为斩监候,一律暂缓执行。需待次年秋天,将所有文案交由三司秋审或朝审。待断定无错案后,名单交予皇帝勾决。于霜降至冬至期间行刑。行刑时,斩监候囚犯一起被押赴刑场,监斩官从犯人中挑出被勾决犯人处决。赴刑场而未被勾决者称为陪斩。陪斩后或缓勾(继续监禁,等待下次秋决),或获减罪。但一般多以王命旗牌直接处决,少有机会上告京城的,形成“法律军事化”的现象,原还要请示皇帝,到乾隆朝以后“恭请王命”多半是“先斩后奏”已经执行,而不“拘泥请旨”。但有清一代真正有办法上到三法司的案件,跟明代相同大部分都以流刑代替。英语中,所有切除对方头部的行为均称beheading或decapitation,但华文的“砍头”或“斩首”含有以利器快速切断死者颈部的意思。近年恐怖分子所采用的处决很多时都是割断而非切断受害人的颈部,用意在于增加受害者的痛苦及对观看者造成的恐怖感,如果根据一些中国古代小说(如水浒传)的用语,恐怖份子处决人质的方式应称为割头。西方文化中,以手划脖子暗示杀戮,是一种恐吓性禁忌手势;严重程度更甚使人反感的手势比中指。2013年,球员凯文·杜兰特因赛中做出此一禁忌手势,遭联盟处以2万5千美元罚款。2010年代,这死亡威胁手势会令欧美人士厌恶并想到恐怖组织ISIS斩首行为。

相关

  • 直立人直立人又称直立猿人,其生存年代为更新世早期至中期。直立人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并且制造石器,是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北京猿人、蓝田人、元谋人、巫山人、澎湖原人等都属于直立
  • 保健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健康是指生物的功能性和代谢效率的水
  • 5.8S rRNA在分子生物学中,5.8S核糖体RNA(5.8S rRNA)是指一类非编码RNA。它是真核生物核糖体的大亚基的组成成分,在蛋白质转译中起重要作用。RNA聚合酶I(英语:RNA polymerase I)先转录出沉降
  • 宗教性质的法律宗教法系指基于宗教传统而导出的道德及伦理准则(英语:Ethical code),而不是依该个人的国籍、住所等。相关例子包括基督徒教会法、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法、犹太人 哈拉卡及印度教法(
  • 牻牛儿苗科牻牛儿苗科(学名:Geraniaceae)共有7-11属约800余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也有少数种生长在热带,中国有4属70余种。比较重要的属是老鹳草属(430余种)、天竺葵属(280余种)
  • 保罗·奥斯特Paul Queen Paul Benjamin保罗·奥斯特(英语:Paul Auster,1947年2月3日-),生于新泽西州纽华克,美籍犹太人小说家、诗人、翻译家也是电影编剧和导演,曾和导演王颖合导电影《烟》,奥斯
  • 卡西托卡西托为安哥拉本哥省的首府及城镇,于1975年之前属罗安达省,位于首都罗安达东北方60公里处,2010年时有12055人,北方有安哥拉铁路经过,于2007年,该地成为一个教区所在地。
  • 福州平潭壳丘头遗址壳丘头遗址,是位于中国福建省平潭县平原镇南垄村东的古遗址,其历史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至商朝,现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67处古遗址之一。壳丘头遗址在1991年4月17日获公
  • 托马斯·曼保罗·托马斯·曼(Paul Thomas Mann,1875年6月6日-1955年8月12日), 德国作家,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保罗·托马斯·曼生于德国吕贝克,是商人托马斯·约翰·亨利希·曼的儿子,亨利
  • 758年以下日期为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