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珀卡努县

✍ dations ◷ 2025-05-19 21:16:48 #印第安纳州行政区划,1826年建立,印第安纳州的县

蒂珀卡努县(英语:Tippecanoe County)是美国印地安纳州西北部的一个县。面积1,303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1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72,780人。县治与最大城市为拉斐特(Lafayette),另有一城市西拉斐特与拉斐特隔河相望。

蒂珀卡努县成立于1826年3月1日。县名是印第安语或,意思是“猎捕小鲤牛胭脂鱼的人们的村落”。此县较有名的景点或历史事件包括位于西拉斐特的普渡大学、1811年的蒂珀卡努战争、以及目前位于拉斐特市中心的蒂珀卡努县法院。

蒂珀卡努县最早的居民为印地安人,约公元前8000年抵达此地,并曾经属于密西西比文化的一部分。十五世纪法国人到访后,开始了欧洲与印地安人交易的历史。1717年,在现今西拉斐特南边河岸建立了一座Ouiatenon堡,尝试控制从伊利湖到密西西比河的美国土著的交易路线。1761年以前Ouiatenon堡的印地安交易尚且和平,但之后法国印第安战争改写了区域历史,使得1791年Ouiatenon堡被彻底废弃,直到二十世纪初期,才又重新整修与世人见面。

1811年11月7日发生于蒂珀卡努县中北部Battle Ground的蒂珀卡努战争,是美国军队与当地印第安部落之间的战争,战争结果以美国大胜告终,自此印第安人移居美国西部山区,包括蒂珀卡努县在内的整个印第安那地区转由以白人为主的美国政府控制。1816年,纳入美国第19个州印第安那州。1825年五月,拉斐特创立。1826年三月一日,蒂珀卡努县正式成立,并由前一年成立的拉斐特为其县治。1869年,普渡大学创立。1888年,原先在沃巴什河西岸的Chauncey镇投票改名为西拉斐特,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独立城市,普渡大学的校址也在二十世纪由原先的拉斐特改成了西拉斐特。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蒂珀卡努县有172,780位居民、65,532住户和37,003个家庭。其人口密度为每平方英里345.7个居民,房屋密度为每平方英里71,096个房屋。蒂柏卡努县的人口组成为84.0%的白人、6.2%亚洲人、4.0%黑人、0.3%美国原住民、3.3%其他种族与2.2%混血儿组成。其中西语裔人口约占7.5%。论及白人祖先来源,27.5%是德国人、13.9%是爱尔兰人、10.8%是英国人、6.1%是美国人。在65,532个住户中,有28.50%拥有一个或以上的儿童(18岁以下),42.4%为夫妻,9.8%为单亲家庭,43.5%为非家庭,29.2%为独居。平均每户有2.42人,平均每个家庭有3.02人,平均岁数为27.7岁。

蒂柏卡努县的住户收入中位数为$47,697,而家庭收入中位数则为$60,367。男性的收入中位数为$45,018,而女性的收入中位数则为$31,995。蒂柏卡努县的人均收入为$22,203。约10.3%家庭和20.0%人口在贫穷线以下。

相关

  • 英国皇家海军皇家海军(英语:Royal Navy,缩写为RN),亦称英国皇家海军或英国海军,是英国的首要海上作战部队。9世纪时阿尔弗雷德大帝首先开始使用海上军队,而自14世纪初起英格兰海军开始参与海战
  • 路由路由形式单播任播多播广播地域性广播路由(routing)就是通过互联的网络把信息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的活动。路由发生在OSI网络参考模型中的第三层即网络层。路由引导分组转送
  • 瑞士社会民主党瑞士社会民主党(德语: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r Schweiz;罗曼什语:Partida Socialdemocrata de la Svizra),又称瑞士社会党(法语:Parti socialiste suisse;意大利语:Partito Soc
  • 小蠹亚科Cortylini Cryphalini Crypturgini Dryocoetini Hylastini Hylesinini Hypoborini Ipini Phloeosinini Phloeotribini Polygraphini Scolytini Scolytoplatypodini Taphrory
  • 林大钦林大钦(1512年-1545年),字敬夫,号东莆(东峯?),小名大茂。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东莆都(潮州潮安县金石镇)人,祖籍福建莆田,明代状元。幼时嗜学,师从叶蓁,12岁时喜读苏洵的《嘉佑集》。嘉靖十年(15
  • 克拉克斯维尔 (密苏里州)克拉克斯维尔(英语:Clarksville)是一个美国城市,位于密苏里州派克县。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当地人口为442人。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该城市的总面积为0.82平方英里(2.12平方千米),其中
  • 克罗地亚—奥斯曼帝国战争克罗地亚—奥斯曼帝国战争(克罗地亚语:Hrvatsko-osmanski ratovi,土耳其语:Osmanlı-Hırvatistan Savaşları)可能是指15至19世纪的克罗地亚王国(包括隶属哈布斯堡君主国与以个
  • 阿里·阿斯兰阿里·阿斯兰(阿拉伯语:علي أصلان‎,1933年-)是叙利亚军事人物,曾任叙利亚陆军参谋长,是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密友。他也是已
  • 郑和甫郑和甫(1885年1月7日-1954年6月6日)生于安徽芜湖,圣公会河南教区主教。郑和甫出生于安徽芜湖,为美国圣公会圣雅各堂的牧师收养,1909年毕业于武昌文华书院神科,在汉口圣保罗座堂接受
  • 桓宣桓宣(3世纪-344年8月31日),谯国铚县人。东晋时期将领,长期驻守东晋与北方政权的边境,与北方后赵政权发生过多场战斗。曾经领兵协助收复襄阳并镇守和经营襄阳长达十多年,获得当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