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累斯顿战役

✍ dations ◷ 2025-08-25 10:14:44 #德累斯顿战役

德累斯顿战役发生于1813年8月26日-8月27日于德国德累斯顿附近。结果在拿破仑带领下,法国击败第六次反法同盟的普俄奥联军。然而拿破仑却没有赢的彻底,造成日后战斗的艰辛;几天后,侧翼军团被围被迫投降后,双方又发生了库尔姆战役(英语:Battle of Kulm)。

8月16日,拿破仑已经派出元帅圣西尔的军团在德累斯顿修筑堡垒,以提供他迂回反法同盟军队时,有基地使用。在敌军会合之前,拿破仑计划去攻击他们的补给线,并彻底击败他们。他拥有三十万人的军队可对抗联军的四十五万人。但是盟军避开了拿破仑的主力军,转而攻击他下属指挥的军团。在盟军的特拉成堡计划(英语:Trachenburg Plan)中,8月23日于柏林南侧爆发大贝伦战役(英语:Battle of Großbeeren),曾是法国的元帅,也是拿破仑的元帅之一的瑞典王储卡尔十四世·约翰击败他以前的同僚乌迪诺元帅,紧接着在8月26日,普鲁士元帅布吕歇尔在卡兹巴赫战役(英语:Battle of Katzbach)击败了元帅麦克唐纳。

在卡兹巴区战役爆发的同一天,联军的施瓦岑贝格元帅率领超过200,000人的波西米亚的奥地利军(包括奥皇、俄国沙皇及普鲁士国王)进攻圣西尔。但是拿破仑出其不意地并迅速抵达战场和增强防御这波攻击。尽管数量上处于2:1的劣势,拿破仑还是于第二天(8月27日)转向攻击联军的左侧并赢得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胜利 ,但他的军队却并未彻底围困敌军,最后让施瓦岑贝格逃走。联军大约损失38,000人和40门火炮,而法国则大约10,000人伤亡。一些拿破仑的著名军官描述他“尽管在战斗的期间暴露在猛烈阴冷的雨当中,依旧勇猛地指挥着法军”。先前被拿破仑放逐到美国,而后加入第六次反法同盟的让·维克多·莫罗元帅于此役中重伤,9月2日逝世。

由于不支持和圣西尔以及其他元帅一起追击撤退的施瓦岑贝格,旺达姆元帅(英语:Dominique Vandamme)决定由他亲自指挥部分法军,并预测法军将会胜利。这造成了三天后的库尔姆战役。

相关

  • 安全眼镜眼镜是镶嵌在框架内的透镜镜片,戴在眼睛前方,以改善视力、保护眼睛或作装饰打扮用途。亦有特制眼镜供观看3D立体影像或虚拟真实影像。眼镜可矫正多种视力问题,包括近视、远视、
  • 氯化铅氯化铅,又称二氯化铅(PbCl2)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是一种在标准状况下是白色固体。它微溶于冷水,可溶于热水。它是白色粉末,密度为5.3-5.8克/厘米。摩氏硬度为1.5-2。溶解度为 0.99 g/
  • 电子艺界坐标:37°31′19.47″N 122°15′16.42″W / 37.5220750°N 122.2545611°W / 37.5220750; -122.2545611艺电(英语:Electronic Arts,台湾译作“美商艺电”,简称“EA”,曾用译名“
  • 1-己烯1-己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属于α-烯烃(英语:Alpha-olefin)。它可由在金属试剂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乙烯进行三聚反应制得。1-己烯可以用作共聚反应的单体。
  • 双脊月华螺双脊月华螺(学名:)为阿地螺科月华螺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台湾岛等地,属于暖水性种类。其多生活于潮间带海藻间。
  • 淡路梦舞台淡路梦舞台是位于兵库县淡路市自然之中的复合文化休闲设施。淡路岛的东岸,有座能眺望海的高台,是建筑师安藤忠雄的代表作,2000年举办的国际园艺・造园博“Japan Flora 2000”会
  • 妃月留衣妃月留衣(日语:妃月るい,1994年1月16日-),日本的AV女优,山梨县出身。曾为“S1”专属女优,所属于“Japan Total Promotion”(ジャパントータルプロモーション)事务所。2016年5月,成为日
  • 李曙光 (作家)李曙光(1949年-),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国作家,黑龙江作家协会主席,笔名松江、小江。著有《军号嘹亮》、《逆境人生》等作品。
  • 盖延盖延(前1世纪-39年),字巨卿,渔阳要阳人。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盖延身高八尺,能弯弓三百斤。太守彭宠看重他,召署营尉,后来跟吴汉一起到广阿(今河北隆尧东)投靠刘秀,拜为偏将军。光武
  • 萨拉瓦特·尤拉耶夫雕像萨拉瓦特·尤拉耶夫雕像(巴什基尔语:Салауат Юлаев һәйкәле, 、俄语:Памятник Салавату Юлаеву, )是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首府乌法的一座雕像,于1967年11月17日完工,位于乌法市区的最高点,可俯瞰别拉亚河,是乌法的重要地标与观光景点。雕像主题为萨拉瓦特·尤拉耶夫(英语:Salawat Yulayev)骑在马背上,右手扬起鞭子的形象,是全俄罗斯最大的骑士雕像,高9.8米,重达40公吨。此雕像的图案也出现在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国徽上。2009年,巴什科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