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累斯顿战役

✍ dations ◷ 2025-10-28 08:50:58 #德累斯顿战役

德累斯顿战役发生于1813年8月26日-8月27日于德国德累斯顿附近。结果在拿破仑带领下,法国击败第六次反法同盟的普俄奥联军。然而拿破仑却没有赢的彻底,造成日后战斗的艰辛;几天后,侧翼军团被围被迫投降后,双方又发生了库尔姆战役(英语:Battle of Kulm)。

8月16日,拿破仑已经派出元帅圣西尔的军团在德累斯顿修筑堡垒,以提供他迂回反法同盟军队时,有基地使用。在敌军会合之前,拿破仑计划去攻击他们的补给线,并彻底击败他们。他拥有三十万人的军队可对抗联军的四十五万人。但是盟军避开了拿破仑的主力军,转而攻击他下属指挥的军团。在盟军的特拉成堡计划(英语:Trachenburg Plan)中,8月23日于柏林南侧爆发大贝伦战役(英语:Battle of Großbeeren),曾是法国的元帅,也是拿破仑的元帅之一的瑞典王储卡尔十四世·约翰击败他以前的同僚乌迪诺元帅,紧接着在8月26日,普鲁士元帅布吕歇尔在卡兹巴赫战役(英语:Battle of Katzbach)击败了元帅麦克唐纳。

在卡兹巴区战役爆发的同一天,联军的施瓦岑贝格元帅率领超过200,000人的波西米亚的奥地利军(包括奥皇、俄国沙皇及普鲁士国王)进攻圣西尔。但是拿破仑出其不意地并迅速抵达战场和增强防御这波攻击。尽管数量上处于2:1的劣势,拿破仑还是于第二天(8月27日)转向攻击联军的左侧并赢得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胜利 ,但他的军队却并未彻底围困敌军,最后让施瓦岑贝格逃走。联军大约损失38,000人和40门火炮,而法国则大约10,000人伤亡。一些拿破仑的著名军官描述他“尽管在战斗的期间暴露在猛烈阴冷的雨当中,依旧勇猛地指挥着法军”。先前被拿破仑放逐到美国,而后加入第六次反法同盟的让·维克多·莫罗元帅于此役中重伤,9月2日逝世。

由于不支持和圣西尔以及其他元帅一起追击撤退的施瓦岑贝格,旺达姆元帅(英语:Dominique Vandamme)决定由他亲自指挥部分法军,并预测法军将会胜利。这造成了三天后的库尔姆战役。

相关

  • 肿瘤基因癌基因,也称为致癌基因(英语:Oncogene)是一类能使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的基因。一般地,癌基因是功能出现异常的原癌基因(英语:Proto-oncogene)。原癌基因一般与细胞的增殖生长相关,功
  • 拳经《拳经》于1917年由上海大声图书局出版。内容主要分“拳经”及“少林拳术精义”两个部分。陆士谔是清末民初居于上海的中医跌打骨科。共分四卷有易筋经李靖及牛皋序(唐豪经考
  • 职业训练局职业训练局可以指:
  • 艾伦·艾克哈特艾伦·艾克哈特(英语:Aaron Eckhart,1968年3月12日-),是一位美国演员。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库比蒂诺,早年曾在英格兰和澳大利亚的悉尼生活。1994年获得杨百翰大学艺术学士学位。大学
  • 卡马耶戈乌恩丹帕蒂卡马耶戈乌恩丹帕蒂(Kamayagoundanpatti),是印度泰米尔纳德邦Theni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2165(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2165人,其中男性5890人,女性6275人;0—6岁人口1296人,其中
  • 依田英将依田英将(1986年9月11日-),是一位日本男性播报员,目前于北海道电视台(HTB)服务。身高168公分,血型B型。长野县出生,不过在栃木县野木町长大。
  • 粗糙酋妇蟹粗糙酋妇蟹(有毒)()Dana, 1852:又名或,是酋妇蟹总科酋妇蟹科酋妇蟹属的一个品种,生活范围非常广阔,可于台湾南部、南中国海、西印度洋、红海及南太平洋的珊瑚礁及礁岩地区的潮间带
  • 廖新浩廖新浩(1961年2月-),男,中国天体力学和行星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原副台长,曾任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
  • 陈福接陈福接(1935年-2006年3月10日),男,福建安溪人,中国计算机科学家,曾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 九一式重战车九一式重战车,是1931年(昭和6年)日本大阪兵工厂为日本帝国陆军开发的一款多炮塔重型坦克,设计用于伴随引导掩护步兵进攻。该坦克是日本第一辆国产坦克“试制1号”坦克改良版本。1925年3月日本开始设计制造第一辆国产坦克,1927年2月(昭和2年)第一辆样车制造完成,被称作“试制一号”坦克。“试制一号”坦克装备一门57毫米主炮和两挺机枪,战斗全重18吨。最高时速20千米,装甲厚度为17毫米,侧面8毫米,底部6毫米。采用了三炮塔结构,加厚了装甲以强化作战能力。“试制一号”研制成功后于当年6月送到日本富士裾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