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西里·伊万诺维奇·苏里科夫

✍ dations ◷ 2025-11-02 22:40:02 #1848年出生,1916年逝世,俄罗斯画家,列宾艺术学院校友,安葬于瓦甘科沃公墓者

瓦西里·伊万诺维奇·苏里科夫(俄语:Василий Иванович Суриков,1848年1月24日-1916年3月19日,俄罗斯著名画家,1948年莫斯科国立美术学院更名为苏里科夫美术学院。

苏里科夫出生于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1876年毕业于圣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并且获得一级艺术家称号。成名作大部分取材于历史事件,表现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他是一位现实主义画家,描绘的都是当时俄罗斯的生活,他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对统治者有反感,但他的观念反对彼得大帝的改革。他的绘画作风非常严谨,为了寻找心目中的模特,不惜满街漫游,找到后一直纠缠人家,直到答应为他做模特为止。《女贵族莫洛卓娃》中右下角的乞丐就是用这种方法找的模特。

他的代表作《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和《缅希科夫在别廖佐夫》以宏大的场面,生动地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借历史事件影射沙皇对人民群众镇压的现实,获得艺术界的高度评价。他的主要作品《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和《女贵族莫洛卓娃》都是流露出同情反对改革的人。发动叛乱反对改革的近卫军士兵被彼得大帝处死,坚持不改革用两只手指画十字祷告的女贵族被彼得大帝流放西伯利亚,画面都是一种阴郁的色调。巡回展览画派因此吸收他为正式会员。其后的作品如《攻陷雪城》、《叶尔马克征服西伯利亚》、《苏沃洛夫越过阿尔卑斯山》等,都表现了人民和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和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

为了创作《斯捷潘·拉辛》这位1667年农民起义领袖,他多次深入顿河、伏尔加河哥萨克聚居区体验生活,表明了他对创作的严肃态度。晚年因观点分歧离开巡回展览画派。重要作品还有《女贵族莫洛卓娃》、《公主访问女修道院》、《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暴动》等。

苏里科夫埋葬在莫斯科的瓦甘科沃公墓。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

《女贵族莫洛卓娃》

《缅希科夫在别廖佐夫》

《攻陷雪城》

《叶尔马克征服西伯利亚》

《苏沃洛夫越过阿尔卑斯山》

相关

  • 瑚素通阿瑚素通阿(1757年-1808年),初名瑚图灵阿(满语:ᡥᡡᡨᡠᡵᡳᠩᡤᠠ,穆麟德:hūturingga),鄂济氏,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宜绵之子。乾隆五十二年,登进士三甲第58名。乾隆五十五年,任刑部
  • 丹麦区丹麦法区(英语:Danelaw)是指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中记载的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时期英格兰的被一块丹麦日耳曼人控制并施行丹麦律法的区域。丹麦法区源自于维京人于西元九世纪的
  • 风筒吹风机是一种可将头发吹干的电器,在19世纪末发明。现代吹风机以电动方式加速空气流动速度,故产生风,并同时提高空气温度的机械装置。大部分的吹风机都会经过发热线吹出热风,加速
  • RQ-4A全球鹰RQ-4全球鹰(英语:Global Hawk)是由诺斯洛普·格鲁门所生产制造的无人飞机(UAV),主要服役于美国空军与美国海军。该机角色上类似1950年代叱咤风云屡次被击落的洛克希德U-2侦察机。
  • 不自由的民主不自由的民主(英语:illiberal democracy),其他称呼有:(威权复辟、民主倒退、非自由民主制、非自由主义的民主制),与自由民主制相对,也称选举式民主制(英语:electoral democracy),半民主制
  • 阿尔贝托·约里阿尔贝托·约里(意大利语:Alberto Jori,1965年7月2日-),意大利历史学家、哲学家,目前是德国杜宾根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他同时也是亚里斯多德哲学的专家,在2003年,他借由关于亚里斯多德
  • 催乳素1n9d, 3d48, 1rw5· STAT protein nuclear translocation · regulation of JAK-STAT cascade · female pregnancy · regulation of multicellular organism growth
  • 迈克·布雷兹纳尼克迈克·布雷兹纳尼克(斯洛伐克语:;1983年12月16日-)是一位斯洛伐克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是左边锋或左后卫。他现在效力于斯洛伐克足球甲级联赛球队利贝雷茨足球俱乐部。他也代
  • K365/364、K366/363次列车K365/364、K366/363次列车是中国铁路运行于广东省会广州至云南省会昆明之间的一对快速旅客列车,自1988年起开行,现由昆明铁路局昆明客运段负责客运任务。列车使用中国铁路25G
  • 双江口镇双江口镇是中国湖南省宁乡市下辖镇,属于沩水下游西岸宁乡县域东北边缘乡镇,频临大众垸区,境内有新民垸,为全县最大的堤垸,属于洞庭湖平原区。地缘上,双江口处宁乡、望城与益阳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