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西里·伊万诺维奇·苏里科夫

✍ dations ◷ 2025-09-13 09:54:57 #1848年出生,1916年逝世,俄罗斯画家,列宾艺术学院校友,安葬于瓦甘科沃公墓者

瓦西里·伊万诺维奇·苏里科夫(俄语:Василий Иванович Суриков,1848年1月24日-1916年3月19日,俄罗斯著名画家,1948年莫斯科国立美术学院更名为苏里科夫美术学院。

苏里科夫出生于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1876年毕业于圣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并且获得一级艺术家称号。成名作大部分取材于历史事件,表现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他是一位现实主义画家,描绘的都是当时俄罗斯的生活,他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对统治者有反感,但他的观念反对彼得大帝的改革。他的绘画作风非常严谨,为了寻找心目中的模特,不惜满街漫游,找到后一直纠缠人家,直到答应为他做模特为止。《女贵族莫洛卓娃》中右下角的乞丐就是用这种方法找的模特。

他的代表作《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和《缅希科夫在别廖佐夫》以宏大的场面,生动地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借历史事件影射沙皇对人民群众镇压的现实,获得艺术界的高度评价。他的主要作品《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和《女贵族莫洛卓娃》都是流露出同情反对改革的人。发动叛乱反对改革的近卫军士兵被彼得大帝处死,坚持不改革用两只手指画十字祷告的女贵族被彼得大帝流放西伯利亚,画面都是一种阴郁的色调。巡回展览画派因此吸收他为正式会员。其后的作品如《攻陷雪城》、《叶尔马克征服西伯利亚》、《苏沃洛夫越过阿尔卑斯山》等,都表现了人民和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和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

为了创作《斯捷潘·拉辛》这位1667年农民起义领袖,他多次深入顿河、伏尔加河哥萨克聚居区体验生活,表明了他对创作的严肃态度。晚年因观点分歧离开巡回展览画派。重要作品还有《女贵族莫洛卓娃》、《公主访问女修道院》、《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暴动》等。

苏里科夫埋葬在莫斯科的瓦甘科沃公墓。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

《女贵族莫洛卓娃》

《缅希科夫在别廖佐夫》

《攻陷雪城》

《叶尔马克征服西伯利亚》

《苏沃洛夫越过阿尔卑斯山》

相关

  • 米兰-利纳特机场米兰-利纳特机场(意大利语:Aeroporto di Milano-Linate,IATA代码:LIN;ICAO代码:LIML)是意大利米兰三大机场之一。主要用于国内和短途国际航班(所有国际航班的目的地仅限于欧洲境内),至
  • 蕈类(注音:ㄒㄩㄣˋㄌㄟˋ;拼音:xùn lèi),通称蘑菇、菇类,是大型、高等的真菌,子实体通常肉眼可见。菌丝具横隔壁,将菌丝分隔成多细胞。不过,蘑菇一词通常是对蘑菇属(Agaricus)部分食
  • 粪口途径粪口路径(也称为口腔-粪便路径或者口粪路径),是一种疾病传播(英语:Transmission (medicine))途径。具体指的是,病原体由一个宿主的粪便中被引入另一个宿主的口腔中的传播方式。在一
  • 清齿龈边近音清齿龈边近音是辅音的一种,在藏缅语族很常见,但其他地区极罕见。郑张尚芳认为上古汉语亦有此音。清齿龈边音在X-SAMPA音标的符号则是1_0。清齿龈边音的特征:“热水。又姓宋,有沙
  • 藏语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藏语(SASM/GNC/SRC romanization of Tibetan、俗称藏语拼音/Tibetan pinyin)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的藏语罗马字母拼写法,主要用于人名
  • 比纳省坐标:9°45′N 1°19′E / 9.750°N 1.317°E / 9.750; 1.317比纳省(Bimah Prefecture),是多哥的30个省份之一,位于该国中北部,由卡拉区负责管辖,首府设于帕古达,面积480平方公里,201
  • 郝处俊郝处俊(607年-681年),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人,唐朝官员。父郝相贵,隋朝末年与岳父许绍占据峡州,归顺唐朝,拜滁州刺史,封甑山县公。舅父许圉师,唐代名臣。郝处俊生于隋炀帝大业三年(60
  • 巴吉人巴吉人(1863年-1920年),清末民初中国象棋名手,满族人,生于江苏镇江,绰号巴不斗,曾经著有《象棋梅花心法谱》一书 (现今多称为《反梅花谱》)。巴吉人祖辈世居东北,满清入关后,到江苏镇
  • 赫曼·普莱赫曼·普莱(Hermann Prey,1929年7月11日-1998年7月22日),德国著名男中音歌剧唱家,因常出演轻歌剧和上电视表演,而成为德国家喻户晓,广受欢迎的歌剧唱家之一。
  • 阿布·努瓦斯阿布·努瓦斯(阿拉伯语:ابونواس‎;波斯语:ابونواس‎;拉丁化:Abū-Nuwās,756年-814年a )是阿拉伯诗人。生于波斯阿瓦士,在巴士拉长大,有波斯和阿拉伯血统。幼时曾随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