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双倍体
✍ dations ◷ 2025-08-28 11:51:18 #双倍体
染色体倍性是指细胞内同源染色体的数目,只有一组最基本的称为“单套”或“单倍体”(haploid),两组备份称为“双套”或“二倍体”(diploid)。多倍体的细胞则有更多套的染色体。其中有些常见生物就是多倍体(polyploid),譬如金鱼、鲑鱼、蚂蟥、扁形虫、有尾目和蕨类植物。多套的动物通常都是低等动物,或能行孤雌生殖的居多。这种多倍体,又分异源多倍体(Allopolyploidy)和同源多倍体(Polyploid或Autopolyploidy,或“单源多倍体”),特别是前者的染色体来自不同种。在双套生物中,有一个过程,将双倍体的细胞分裂成单倍体,使配子结合后的合子为双倍体,称为减数分裂。有些生物以倍性来作决定性别:雌性为双倍体,雄性为单倍体。在人类,只有精子和卵子是单倍体,其他细胞都是双倍体。如果一个人类胚胎部分染色体为多倍体,多数不能正常发育,但如果是性染色体是多倍体(XXX或XYY)、三套第21对染色体(唐氏综合症)、三套第18对染色体(爱德华氏症)、三套第13对染色体(帕陀氏症),则有机会长大成人。细胞是根据存在的集合数目(倍性水平)被描述:单倍体(1组),二倍体(2组),三倍体(3组),四倍体(4组),五倍体(5组),六倍体 (6组),七倍体(heptaploid或septaploid,7组)等。通用术语多倍体通常用于描述具有三组或更多组染色体(三倍体或更高倍数)的细胞。日常农产品经过杂交,有很多超过双套的例子:这些农产品中有不少异源多倍体。小黑麦是六倍体,其中有四套染色体来自小麦,两套来自裸麦。
相关
- 新生儿死亡周产期死亡(PNM, Perinatal mortality)是指胎儿或是新生儿的死亡,是计算周产期死亡率的基础。周产期死亡率的标准定义较多样,特别是涉及到是否须把早期胎儿和晚期新生儿死亡纳入
- DNA修复DNA修复是细胞中经常运行的一种进程。它使基因组免受损伤和突变,因此对细胞的生存是很重要的。在人的细胞中,一般的代谢活动和环境因素(如紫外线和放射线)都能造成DNA损伤,导致每
- G20二十国集团(英语:Group of Twenty,缩写: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对话的一种机制,由七国集团(美国、英国、法国、德国、
- 尿激酶尿激酶(英语:Urokinase)由肾脏生成,可直接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尿激酶是从尿中提取的第一代天然溶栓药。EC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 风险比风险比率,正式的英文名称是Hazard Ratio。风险比率是两个风险率(Hazard Rate(英语:Hazard Rate))的比值。风险率是单位时间内发生的事件数占被试总体的百分比。瞬时风险率就是当时
- 跨学科领域科际整合(英:Interdisciplinarity),或译交叉学科、学科间研究,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学科相互合作,在同一个目标下进行的学术活动。科际整合的项目通常源于对单一学科无法、或是无意
- 穿隧效应在量子力学里,量子隧穿效应(Quantum tunnelling effect)指的是,像电子等微观粒子能够穿入或穿越位势垒的量子行为,尽管位势垒的高度大于粒子的总能量。在经典力学里,这是不可能发
- 止痛镇痛药(Analgesic)是指能缓解痛的一类药物。该词起源于希腊语中的"an"(意即“没有”)和"algos"(意即“痛”)。镇痛药通过不同的机理作用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对痛觉中枢有选择性抑
- 殳殳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七十九个(四划的则为第十九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殳部归于四年f划部首。殳部通常从右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
- 游离态游离态是指元素存在的一种状态,与化合态相对。特别地,如果某物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那么其状态即被称为游离态。游离态物质,即是单质,如游离铁(Fe),游离硫(S)等。通常来讲,绝大部分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