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冈半太郎

✍ dations ◷ 2025-05-13 23:00:45 #1865年出生,1950年逝世,日本物理学家,日本学士院会员,肥前国出身人物,文化勋章获得者,大阪大学教师,东京大学教师,东京大学校友,理论物理学家,理化学研究

长冈半太郎(日语: ながおか はんたろう;英语: Hantaro Nagaoka, 1865年8月15日-1950年12月11日),日本长崎县人,物理学家,为日本的物理学先驱。他于1903年独立提出土星型有核原子结构的“半太郎模型(英语:Nagaoka model)”,否定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汤姆孙在同年提出的“梅子布丁模型”。

1865年,长冈半太郎于生于日本肥前国大村藩,父亲是大村藩士长冈治三郎。1874年,长冈半太郎与家人迁往东京,后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就读。1887年,大学毕业。毕业后曾经和当时访问日本的英国物理学家嘉吉·吉尔斯登·诺特(Cargill Gilston Knott)研究磁学。1893年,前往欧洲,在柏林、慕尼黑和维也纳等地学习,并师从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玻尔兹曼,回国后进入东京帝国大学任教。1900年,出席了在巴黎举办的第一届国际物理学家会议,在会议上听到了法国物理学家玛丽·居里关于放射性的演讲后,将研究兴趣着重在原子物理学。1925年,从东京帝国大学届龄退休,曾经担任理化学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大阪大学的首任校长、日本学术振兴会会长、贵族院议员、第13任帝国学士院院长等职务。

自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意外发现了铀的天然放射性,开启了现代原子物理学的篇章,世界各地的学者便开始更为注视对原子结构的研究。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汤姆孙发现带负电的电子暗示中性原子内也应该有带正电荷的粒子,提出原子应该是一个带正电且电荷均匀分布的圆球,而电子则像梅子分散在布丁上,并在1903年提出“梅子布丁模型”。长冈半太郎反对汤姆孙的模型,并指出相反电荷间是无法穿透的。他提出的模型则是带正电子的核心在原子中间,周围环绕着若干电子,类似土星和土星环的状况。于是,长冈半太郎在同年独立提出原子的准行星模型,称为“半太郎土星模型”。长冈半太郎建议电子的轨道就像土星环,这是从苏格兰学者詹姆斯·麦克斯韦的土星环稳定理论获得的灵感。:22-23他的模型是基于跟土星环稳定性的类似解释(土星环能稳定存在是因为土星质量极大),并提出了以下两个预测:

这两个预测都成功被新西兰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的粒子撞击实验确认。该模型亦预言了质子的存在,但长冈半太郎并没有明确地说明质子的存在。直至欧内斯特·卢瑟福在1917年至1925年间以多项粒子撞击实验,证明氢原子核存在于其他更重的原子核内,质子才被主流认为确实存在。欧内斯特·卢瑟福在1911年一篇论述“卢瑟福模型”的论文里,提到了长冈半太郎的半太郎模型(英语:Nagaoka model)。然而“卢瑟福模型”也没有给予电子的环绕运动任何结构。后来,尼尔斯·玻尔于1913年提出较仔细的“玻尔模型”,首次引入量子化的概念来研究原子内电子的运动,对于计算氢原子光谱的里德伯公式给出理论解释。

长冈半太郎在光谱学等领域也有一定成就。他在1909年发表了一篇关于螺线管电感的论文,并提出了长冈系数(日语:長岡係数)。

长冈半太郎于1892年和箕作麟祥的三女操子结婚,两人育有三子一女。长子长冈治男曾任理化学研究所理事长,次子长冈正男曾任日本光学工业社长。女儿与长冈半太郎的学生冈谷辰治结婚。半太郎的孙子长冈延子原被寄予厚望是杰出的钢琴家,但死于东京大空袭。

操子在1902年去世后,长冈半太郎娶了第二任妻子平川登代,两人育有五子。第五子嵯峨根辽吉是实验物理学家。

本多光太郎、日下部四郎太、爱知敬一、寺田寅彦、石原纯、冈谷辰志、仁科芳雄。

另外长冈半太郎曾在1939年向诺贝尔奖委员会推荐汤川秀树,1949年汤川因为预言介子的存在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

《长冈半太郎―原子力时代の曙》,日本図书センター,ISBN 978-4820543299

相关

  • 肥沃海丰富海(拉丁语:Mare Fecunditatis,又译丰饶海、丰海)是月球上一座直径909公里的月海,位于月球的东南部。丰富海盆地形成于前酒海纪,月海周围的地质生成于酒海纪,而月海自身地质却属
  • 亲核加成反应有机化学中,亲核加成(Nucleophilic addition)是反应物的π键受亲核试剂进攻而被取代,形成两个新的共价键。 加成反应局限于以下一些含多重键的底物:对于碳-杂原子多重键例如 C=O 或
  • 广翅目鱼蛉科 Corydalidae 泥蛉科 Sialidae 等(见条目正文)广翅目(学名:Megaloptera,是昆虫纲中的一目,来源于古希腊语 μέγα——“大” + πτέρυξ——“翅膀”),幼虫水栖,包括成虫
  • 林育贤林育贤(1974年-),台湾电影导演。林育贤1974年出生于台湾宜兰。曾在宜兰担任国小体操教练,以《翻滚吧!男孩》获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
  • 朝鲜国字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 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 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 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特鲁斯特鲁斯(Tellus)或译为:泰菈(Terra),古罗马宗教和神话中职司土地的女性神祇之一。在古罗马得到古罗马人崇拜供奉并进行与之相关的活动。其事迹与艺术形象反映于相关古典作家之著述
  • MB-339教练机MB-339是意大利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行研发的喷射教练机,1976年8月首次试飞成功并于1978年开始交付意大利空军,1982年意大利空军的三色箭飞行表演队也接收MB-339PAN作为表演机
  • 傅锺文傅锺文(1903年-1994年9月25日),河北永年人,中国武术家,杨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杨澄甫之徒。从9岁就开始随杨澄甫习武,长期追随在杨澄甫身边。1944年10月1日,在上海筹资创设“永年太极
  • 安杰丽卡·休斯顿安杰丽卡·休斯顿(英语:Anjelica Huston,1951年7月8日-)是一位美国女演员,曾因主演1985年的电影《普里兹家族的荣誉(英语:Prizzi's Honor)》获得第58届学院奖女配角奖,由此成为继她的
  • 拉贾斯坦语拉贾斯坦语(राजस्थानी)为一通行于印度拉贾斯坦邦、旁遮普邦、古吉拉特邦、哈里亚纳邦及巴基斯坦的一部分的语言。属印欧语系的印度-雅利安语支。拉贾斯坦语有 10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