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温格效应

✍ dations ◷ 2025-02-23 20:26:56 #粒子物理学,假说,量子电动力学

施温格效应(Schwinger effect),施温格机制(Schwinger mechanism),或称为施温格电子对生成(Schwinger pair production),是描述物质由强电场产生的物理现象预测。在量子电动力学中,其预测了在电场中,电子-正电子对自发地产生,从而导致电场的衰减。最初由弗里茨索特(英语:Fritz Sauter)于1931年提出,而重要工作由维尔纳·海森堡和汉斯·海因里希·欧拉(英语:Hans Heinrich Euler)于1936年进行进一步拓展,尽管直到1951年朱利安·施温格才给出完整的理论描述。

恒定恒定电场中,施温格电子对生成于产生自匀速标幺值,通常记作 Γ {\displaystyle \Gamma } 。该值最先由施温格计算得出,带有系数 e 2 {\displaystyle e^{2}} ,电子所带电荷量等于

其中 m {\displaystyle m} 是电子的质量, E {\displaystyle E} 是电场强度。此方程式不能在 e 2 {\displaystyle e^{2}} 作泰勒级数展开,这表明施温格效应具有非微扰的性质。根据费曼图,可以通过将如下图中所示的无限多组费曼图进行相加。图中一个圆圈表示电子,圆圈上的波浪形“尾巴”代表带有任意数量的光子的电子,每个光子都不带能量。

由于对强电场的强度要求严苛,施温格效应从未被实验观测过。当电场强度远远低于施温格限制(相当于大约为 10 18 V / m {\displaystyle 10^{18}\,\mathrm {V} /\mathrm {m} } )时,电子对生成会变得指数地减缓。以现有设计的激光设备,这种电场强度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有众多不同的解决途径被提出以加快进程从而为实验观察而降低对电场强度的要求。

相关

  • 嗜热细菌嗜热生物,或者多数可被称作嗜热菌,是在相对高的温度下中生存的生物,温度范围在45和122 °C(113和252 °F),是嗜极生物的一类。很多嗜热生物是古细菌。在地球上,嗜热生物可以在很多
  • 二名法二名法(英语:Binomial Nomenclature,Binominal Nomenclature 或 Binary Nomenclature),又称双名法,依照生物学上对生物种类的命名规则,所给定的学名之形式,自林奈《植物种志》(1753
  • 布列塔尼布列塔尼大区(布列塔尼语:Breizh;法语:Bretagne,发音:)是位于法国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半岛、英吉利海峡和比斯开湾之间的一个大区,首府是雷恩。布列塔尼人来源颇为复杂。有一部分人是原
  • 赵政国赵政国(1956年12月28日-),生于湖南靖县,原籍湖南邵东,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86年获该校博士学位。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
  • 磺胺托嘧啶磺胺甲氧甲嘧啶是一种长效磺胺类药物,其INN名称是“Sulfametomidine”。该药物可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等病症。该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尚不明确。该药物依化学本质可
  • 异针蚁亚科异针蚁亚科(Heteroponerinae)隶属于蚁科针蚁形态亚科群,下含1族3属,该亚科是 Barry Bolton 于2003从针蚁亚科分出的六亚科之一。
  • 大选野田佳彦 民主党安倍晋三 自由民主党政治主题第46届日本众议院议员总选举(日语:第46回衆議院議員総選挙/だい46かいしゅうぎいんぎいんそうせんきょ dai yonjyūroku kai shū
  • 董里府董里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ตรัง,皇家转写:Changwat Trang,泰语发音:),西北邻甲米府,北面是那空是贪玛叻府,东面邻博他仑府,东南侧邻沙敦府,西南面则是安达曼海。起先在二万五千年至
  • 星运里的错《星运里的错》()是一部2014年的美国青春浪漫剧情电影,由乔许·布恩执导,改编自2012年约翰·格林的同名小说。电影由谢琳·伍德利、安索·果特及奈特·沃尔夫主演,并由劳拉·邓恩
  • 恩斯特·卡西米尔二世 (伊森堡-比丁根)恩斯特·卡西米尔(Ernst Casimir;1806年12月14日-1861年2月16日),出生于比丁根。伊森堡-比丁根亲王,称:恩斯特·卡西米尔二世。伊森堡-比丁根亲王恩斯特·卡西米尔一世与埃尔巴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