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温格效应

✍ dations ◷ 2025-04-26 13:10:04 #粒子物理学,假说,量子电动力学

施温格效应(Schwinger effect),施温格机制(Schwinger mechanism),或称为施温格电子对生成(Schwinger pair production),是描述物质由强电场产生的物理现象预测。在量子电动力学中,其预测了在电场中,电子-正电子对自发地产生,从而导致电场的衰减。最初由弗里茨索特(英语:Fritz Sauter)于1931年提出,而重要工作由维尔纳·海森堡和汉斯·海因里希·欧拉(英语:Hans Heinrich Euler)于1936年进行进一步拓展,尽管直到1951年朱利安·施温格才给出完整的理论描述。

恒定恒定电场中,施温格电子对生成于产生自匀速标幺值,通常记作 Γ {\displaystyle \Gamma } 。该值最先由施温格计算得出,带有系数 e 2 {\displaystyle e^{2}} ,电子所带电荷量等于

其中 m {\displaystyle m} 是电子的质量, E {\displaystyle E} 是电场强度。此方程式不能在 e 2 {\displaystyle e^{2}} 作泰勒级数展开,这表明施温格效应具有非微扰的性质。根据费曼图,可以通过将如下图中所示的无限多组费曼图进行相加。图中一个圆圈表示电子,圆圈上的波浪形“尾巴”代表带有任意数量的光子的电子,每个光子都不带能量。

由于对强电场的强度要求严苛,施温格效应从未被实验观测过。当电场强度远远低于施温格限制(相当于大约为 10 18 V / m {\displaystyle 10^{18}\,\mathrm {V} /\mathrm {m} } )时,电子对生成会变得指数地减缓。以现有设计的激光设备,这种电场强度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有众多不同的解决途径被提出以加快进程从而为实验观察而降低对电场强度的要求。

相关

  • 勒维奥托·勒维(Otto Loewi,1873年6月3日-1961年12月25日),奥地利-德国-美国药理学家。生于法兰克福,毕业于慕尼黑大学与斯特拉斯堡大学,后前往奥地利格拉茨大学从事研究。他与亨利·哈
  • 天文摄影天文摄影(英语:Astrophotography)为一特殊的摄影技术,可记录各种天体和天象,月球、行星甚至遥远的深空天体。天文摄影不一定要在夜间进行,一些特殊的天象如日食就需在日间拍摄。所
  • 西门子Desiro西门子Desiro是一款由西门子铁路系统(原西门子交通集团)设计,可以应用于区域铁路、通勤铁路和S-Bahn铁路的家族式模块化动车组名称,其主要变体为Desiro经典型、Desiro干线型、De
  • 盛京将军盛京将军(满语:ᠮᡠᡴ᠋ᡩᡝ᠋ᠨ  ᡳᠵᡳᠶᠠᠩᡤᡳᠶᡡᠨ,穆麟德:mukden i jiyanggiyūn),全称“镇守盛京等处将军”,又称奉天将军,为清朝从一品武职。清朝设盛京驻防将军一人。其
  • 测绘学测绘学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物体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编制各种比例尺地图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测绘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的
  • 安德鲁·赫胥黎安德鲁·赫胥黎爵士,OM,FRS(Sir Andrew Fielding Huxley,1917年11月22日-2012年5月30日)是一位生理学家与生物物理学家,与艾伦·劳埃德·霍奇金共同研究神经的动作电位,两人因此与研
  • 2014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诺亚舟·优学派2014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通称2014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协办,诺亚舟·
  • 黎氏小鳀黎氏小鳀(学名:)为辐鳍鱼纲鲱形目鳀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东太平洋区,从加利福尼亚湾至厄瓜多尔沿岸海域,栖息深度可达50米,本鱼体延长,口鼻中位,吻长,约略等于眼径,体侧具一银色条纹,臀鳍
  • 丛云宝螺丛云宝螺(学名:),是中腹足目宝螺科宝螺属的一种。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台湾,常栖息在浅海。
  • bc (编程语言)bc,即bench calculator的缩写,是一种任意精度计算器语言(an arbitrary precision calculator language),语法和C语言类似。bc是Unix 作业系统下的一个高精确度数学运算工具,小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