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温格效应

✍ dations ◷ 2025-07-12 16:34:58 #粒子物理学,假说,量子电动力学

施温格效应(Schwinger effect),施温格机制(Schwinger mechanism),或称为施温格电子对生成(Schwinger pair production),是描述物质由强电场产生的物理现象预测。在量子电动力学中,其预测了在电场中,电子-正电子对自发地产生,从而导致电场的衰减。最初由弗里茨索特(英语:Fritz Sauter)于1931年提出,而重要工作由维尔纳·海森堡和汉斯·海因里希·欧拉(英语:Hans Heinrich Euler)于1936年进行进一步拓展,尽管直到1951年朱利安·施温格才给出完整的理论描述。

恒定恒定电场中,施温格电子对生成于产生自匀速标幺值,通常记作 Γ {\displaystyle \Gamma } 。该值最先由施温格计算得出,带有系数 e 2 {\displaystyle e^{2}} ,电子所带电荷量等于

其中 m {\displaystyle m} 是电子的质量, E {\displaystyle E} 是电场强度。此方程式不能在 e 2 {\displaystyle e^{2}} 作泰勒级数展开,这表明施温格效应具有非微扰的性质。根据费曼图,可以通过将如下图中所示的无限多组费曼图进行相加。图中一个圆圈表示电子,圆圈上的波浪形“尾巴”代表带有任意数量的光子的电子,每个光子都不带能量。

由于对强电场的强度要求严苛,施温格效应从未被实验观测过。当电场强度远远低于施温格限制(相当于大约为 10 18 V / m {\displaystyle 10^{18}\,\mathrm {V} /\mathrm {m} } )时,电子对生成会变得指数地减缓。以现有设计的激光设备,这种电场强度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有众多不同的解决途径被提出以加快进程从而为实验观察而降低对电场强度的要求。

相关

  • 蛋白质二级结构二级结构(英语:Secondary structure)在生物化学及结构生物学中,是指一个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及核酸(DNA或RNA),局部区段的三维通式。然而它并不描述任何特定的原子位置(在三级结构中
  • 农业生态学生态农业,是将符合生态运作的方式运用在农业生产系统里面的一种研究。生态农业英文是“Agroecology”, agro- 这个字首代表的就是农业。使用生态学的原则来处理农业生态系统(ag
  • 宇宙生物学天体生物学(英语:astrobiology),旧称外空生物学(xenobiology),是一门研究在宇宙中生命起源、生物演化、分布和未来发展的交叉学科,并不只限于地外生物,或包括对地球生物的研究。在天
  • 光柄菇科光柄菇科(学名:Pluteaceae)是担子菌门下伞菌目的一科。
  • font color=#ffffff校长/font北京大学(简称北大)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其历任校长别表如下:
  • 西班牙文化建筑 电影 漫画 烹饪 舞蹈 民俗 文学 音乐 诗歌 雕塑 体育西班牙文化是欧洲文明的组成部分,并且除了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外,亦带有一些东方(伊斯兰文化)色彩,被称为“混合的艺术”。
  • 小热昏小热昏,曾名“小锣书”,是一种流行于江浙、上海等地的说唱艺术,始创者为清末民初的杭州艺人杜宝林。小热昏以小锣、三巧板伴奏,主题为讥讽时事。由于说唱者兼卖梨膏糖,因而又俗称
  • 埃德蒙·费希尔埃德蒙·费希尔(Edmond H. Fischer)(1920年4月6日-)是瑞士、美国籍生物化学家。出生于中国上海公共租界,7岁时随同他两个哥哥一起到瑞士念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于日内瓦大学攻读
  • 莱卡 (犬种)莱卡(英语:Laika)指俄罗斯北部和西伯利亚的一种猎犬。Cynologique Internationale以三种标准品种的名称使用Laika这个名词:俄罗斯欧洲莱卡(FCI标准304号)、西伯利亚莱卡(FCI 306)和
  • 佐尔福斯普林斯 (佛罗里达州)佐尔福斯普林斯(英语:Zolfo Springs),是美国佛罗里达州下属的一座城市。建立于1904年。面积约 为3.9平方公里(约合1.5平方英里)。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该市有人口1,972人。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