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塔婆

✍ dations ◷ 2025-02-23 22:48:49 #塔,日本佛教,日本文化,日本传统,东亚传统祭祀

板塔婆系日本一种佛教化供具,用于日本祭祖、祭亡、布施饿鬼或庄严道场之用。

板塔婆,日本汉字作“板塔婆”,二者字型基本相同,假名为“いたとうば”、“いたとば”,板(いた)为木板,塔婆(とうば、とば)全称为“卒塔婆”(そとば),即是塔之意,汉译又作率都婆、窣堵坡,语源来自梵文的स्तूप(stūpa),系印度一种塔的形式。“板塔婆”则是一种木板制成塔形之物。

因板塔婆为在日本各“卒塔婆”中常见、常用的形式,故也有迳以“卒塔婆”(そとば)称之。

因型制为平面木板,故又称“平塔婆”(日语:平塔婆ひらとうば )。

板塔婆形状如同平面之“五轮塔”,由上而下形状分别是:宝珠形(表空)、半月形(表风)、三角形(表火)、圆月形(表水)、方矩形(表地),其方矩形配合木板为直长条形,最下底部制成尖椎形,以便插入土中。

作为类似佛菩萨加持的牌位,直式书写,内容有佛经名或法会名、欲超荐者之名讳、供养者等资料,如“南无妙法莲华经 某某院某某居士位 新盆会水向供养塔”、“奉修大施饿鬼会 为某某居士位 盂兰盆会供养塔”、“(五轮塔种子字)爰宝塔者为东日本大震灾牺牲万灵离苦得乐”,用意在经由法会的追善供养,救度堕入三恶道的亡者。

一面朝外内容为祭祀亡者之资料,一面朝内则书写梵文陀罗尼、种子字或佛经名、佛菩萨、祖师圣号、日期等。

作为扫墓时的供养具,直式书写,如“南无妙法莲华经 为某某家之灵回忌追善(供养日期、供养者)”、“南无阿弥陀佛 为某某家先祖供养塔(供养日期、供养者)”、“(弥陀种子字)为某某院某某居士入彼岸(供养日期、供养者)”等例,于扫墓时供奉在祖先墓旁的板塔婆架(日语:塔婆立とうばたて )中。

部分日本人有将过世之宠物安葬在宠物墓园,为宠物制的塔婆则会书写上宠物(ペット)某某名。

作为类似佛幡的庄严具,直式书写,上书梵文陀罗尼、种子字或佛经名、佛菩萨、祖师圣号等,列于佛寺道场。

在日本,除“板塔婆”外,尚有“角塔婆”(日语:角塔婆かくとうば ),为立柱体之木造塔婆;“经木塔婆”(日语:経木塔婆きょうぎとうば ),较板塔婆为小且薄。此三种是日本常见的塔婆形式。

相关

  • 中性厕所中性厕所(Unisex toilet,又称:无性别厕所、男女通用/共用厕所、男女共厕、家庭厕所、性别中立厕所或性别友善厕所等)是没有性别之分,供任何需要使用者使用的公共厕所。一些设为独
  • 特林吉特语特林吉特语(英语:Tlingit language,发音为/ˈklɪŋkɪt/;特林吉特语:Lingít 宽式IPA:/ɬɪŋkɪ́t/)是一种现时在美国阿拉斯加东南部及加拿大西部通行的语言,是纳-德内语系的成员
  • 艾宾浩斯赫尔曼·艾宾豪斯(德语:Hermann Ebbinghaus 1850年1月24日-1909年2月26日),是德国心理学家。他是第一个描述学习曲线的人,他开创了记忆的实验研究,并以发现遗忘曲线和间距效应而闻
  • 北海道大学北海道大学(日语:北海道大学/ほっかいどうだいがく Hokkaidō daigaku;英语译名:Hokkaido University),简称北大(ほくだい;Hokudai)或海大,是一所位于日本北海道的国立研究型综合大学
  • 爱德华·C·斯通爱德华·卡罗尔·斯通 (英语:Edward Carroll Stone, 1936年1月23日-),美国航天科学家,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主任。他是“旅行者
  • span class=nowrapCuSOsub4/sub/span硫酸铜,化学式CuSO4,无水为白色粉末,或因不纯而呈淡灰绿色,是可溶性铜盐。硫酸铜常见的形态为其结晶体,一水合硫酸四水合铜([Cu(H2O)4]SO4·H2O,五水合硫酸铜)为蓝色固体,故俗名为蓝矾
  • 仪表盘仪表盘,通常会是一块平板,作用是装上仪表或有关的装置,如警报灯,提供使用者资讯或警号。仪表盘更可装上照明系统,或接上控制台。汽车仪表盘是汽车专用的仪表盘。汽车仪表盘通常会
  • 高雄软件科技园区高雄软体科技园区,简称高雄软体园区、高软,面积7.9公顷,是设于高雄市前镇区之智能科技园区,也是全国唯一靠海的科技园区,致力于发展亚太地区资讯软件、数位影音、电脑通讯等产业
  • 演讲演讲,又名演说、讲演,是指对公众发表的说话。根据个人风格,不少讲者喜欢原稿照读(英语:manuscript speech);另外有些喜欢即兴发挥 (粤语俗称“爆肚”,英语:impromptu speech);甚至有些不
  • 杨坊杨坊(1810年-1865年)字启堂,又字憩棠,浙江宁波鄞县人,清朝官吏。曾命美国人华飞烈组织常胜军,抵抗太平军。杨坊早年在宁波当绸布店店员,后入教会学校习英语,继因赌博欠债流浪到上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