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骨

✍ dations ◷ 2025-04-11 07:22:53 #头颈骨,解剖学

简介顶骨(parietal bone)组成颅骨的29块骨骼之一。位于头顶,左右各一块。两块顶骨间以矢状缝相连。前方通过冠状缝同额骨相连,后方通过人字缝与枕骨相连。

顶骨角:parietal eminence

冠状缝:coronal suture

顶骨孔:parietal foramen

矢状缝:sagittal suture

上颞线:superior temporal line

人字缝:lambdoid suture

下颞线:inferior temporal line

鳞状缝:squamous suture

顶骨的位置(绿色部位)。动画。

顶骨的形状。动画。

顶骨。

颅骨。

头骨的侧视图。

颅底。上表面。

头骨纵切面。

颞下窝和顶骨。

顶骨。

突出而光滑,接近中心处有一隆起,称顶骨隆起(顶骨结节),指示骨化的起始点。两条弓形曲线穿过骨中部,即上颞线和下颞线;前者提供颞筋膜的附着,后者指示颞肌起点的上限。线以上的骨被帽状腱膜(颅顶腱膜)覆盖;线以下构成颞窝,并提供颞肌附着。在背部接近上缘或矢状缘处为顶骨孔,中有一静脉通往上矢状窦,有时是枕动脉的一小分支;这不常出现,且其尺寸差别显著。

呈凹形,有压迹与脑回相对应,和大量脑膜中动脉分支经过的沟槽;自前下角向上或向后发出,或自矢状缘中部和后部发出。沿上缘有一浅沟,两块骨各有一条,构成矢状缝,为上矢状窦之通道;矢状缝的边缘为小脑镰所附着。邻近此沟处有些压迹,在老年人头骨中最明显,因蛛网膜粒(帕基奥尼氏体)的缘故。若顶骨孔存在,沟中有其内口。

顶骨在骨膜上从一个中心开始骨化,约在新生儿第八周时出现顶骨隆起。骨化以放射状自中心向边缘逐渐扩展;角是最终定型的部分,也是囟门所在。有时顶骨会分成上下两部分。

在其他脊椎动物中,顶骨通常构成颅顶的中部或后部,靠在额骨背后。在多数非哺乳类四足动物中,顶骨后面还有后顶骨,后顶骨在颅骨中为独立的一块,或向后倾斜为颅骨背部的一部分,这取决于物种。在现存的大蜥蜴和很多化石种类中,有称为顶骨孔的小开口,这里是头骨中线上第三眼(比另两眼小得多)的所在。

相关

  • 担孢子担孢子(英语:Basidiospore)是担子菌门(包括伞菌、木耳、锈菌、黑粉菌等)的真菌所产生的有性孢子(英语:Teleomorph, anamorph and holomorph)。一般来说担孢子是由特化的结构担子经由
  • 布加综合征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根据翻译不同也被称为巴德-吉亚利综合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静脉和/或其开口上段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梗阻性病变引起的肝静脉—下腔静
  • 粪便粪便,又称屎、大便、便便,部分地区俗称㞎㞎,是动物经肛门或者泄殖腔从消化系统中排出的废弃物。食物被生物的消化系统吸收部分养分及水分后,剩余未被利用的残渣,则是属于排遗物的
  • 贾拉拉巴德贾拉拉巴德可以指:
  • 苦艾酒苦艾酒(法语:Absinthe: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
  • Cu(PhCOO)sub2/sub苯甲酸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u(C6H5CO2)2。该化合物有时会用作烟火中的蓝光源。实验室里,苯甲酸铜可以由苯甲酸钾和硫酸铜反应得到:苯甲酸铜有至少两种结构,其结构取决于
  • 福陵福陵,指的可以是:
  • 染发剂染发是利用染发剂将毛发的色彩改变,从而达到美化或改变型象的效果,而头发漂染可分为暂时性、半永久性和永久性。染发可以通过专业美发师做或自己在家里做。染发在美国很受欢迎
  • 西洋松露属Tuber P.Micheli (1729) Tuberium Raf. (1815) Aschion Wallr.(英语:Wallr.) (1833) Ensaluta Zobel (1854) Lespiaultinia Zobel (1854) Oogaster Corda (1854) Tuber subgen.
  • 衍生运载火箭R-7火箭家族(俄语:Р-7)是一系列衍生自苏联R-7弹道导弹的火箭。R-7火箭的发射次数比任何其他大型火箭系列都要多。R-7导弹因运载能力过大而不适用于投送苏联减重后的核战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