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光明天皇
✍ dations ◷ 2025-04-29 08:22:45 #光明天皇
光明天皇(日语:光明天皇/こうみょうてんのう Kōmyō Tennō,元亨元年十二月廿三(1322年1月11日)-天授六年/康历二年六月廿四(1380年7月26日)),在位:延元元年/建武三年八月十五(1336年9月26日)-正平三年/贞和四年十月廿七(1348年11月18日))是日本南北朝时代北朝第2代天皇。讳丰仁(日语:豊仁/ゆたひと Yutahito)。光明天皇是后伏见天皇的第二子。其生母广义门院西园寺宁子,是西园寺公衡的女儿。1335年,足利尊氏在镰仓反叛后醍醐天皇,次年在凑川之战中打败朝廷军,攻占京都,后醍醐天皇携三神器逃往比叡山的延历寺对抗足利尊氏。八月十五,足利尊氏根据光严上皇的院宣,宣布废黜后醍醐天皇并遥尊其为上皇,拥立丰仁即位,是为光明天皇,建立北朝朝廷。后醍醐天皇则于12月21日逃往吉野,建立南朝朝廷。日本历史进入了“一天二帝南北京”的南北朝时代。光明天皇登基时并没有持有三神器,仅仅只是根据光严上皇的院宣而即位。北朝朝廷根据平安时代末期后鸟羽天皇也在没有三神器情况下依据后白河法皇院宣登基的先例而作出了如此决定。光明天皇即位后,由兄长光严上皇开设院政。同时,足利尊氏在京都设立室町幕府,室町时代开始。1348年阴历十月廿七,光明天皇让位给了光严上皇的第一皇子,是为崇光天皇。崇光天皇尊之为上皇。1351年室町幕府发生观应扰乱,足利直义投奔南朝并大败北朝军。在此压力下,足利尊氏决定与足利直义达成和解,并废除了北朝朝廷向南朝投降,史称正平一统。光明上皇也同其他一些北朝系皇族成员一起被幽禁。次年后村上天皇派楠木正仪击败足利义诠,占领京都,被囚禁的光明上皇连同光严上皇、崇光天皇、皇太子直仁亲王一起落入了南朝军的手里,押解到了后村上天皇在贺名生(今奈良县五条市)的行宫囚禁。此次事件后,足利义诠决定复辟北朝朝廷,并以光明上皇的母亲西园寺宁子(广义门院)的名义发布院宣,立光严天皇的第三皇子弥仁亲王即位,是为后光严天皇。西园寺宁子则被尊为治天之君,管理朝政。1355年,光明上皇回到京都,此后落发出家。1380年阴历6月24日驾崩。后伏见天皇的第2皇子。母为西园寺公衡的女儿宁子。.mw-parser-output .chart-content{border-spacing:0;border-collapse:separate}〔北朝〕
相关
- 骨桥蛋白n/an/an/an/an/an/an/an/an/an/a结构 / ECOD骨桥蛋白(英语:Osteopontin,缩写OPN)也被称为骨涎蛋白I(BSP-1或BNSP),早期T淋巴细胞激活因子(ETA-1),分泌磷蛋白1(SPP1)和抗立克次体(Ric),是
- 查格斯氏病恰加斯病(英语:Chagas disease),又称为南美锥虫病(American trypanosomiasis),是一种热带疾病(英语:Tropical disease)寄生虫病;致病原是克氏锥虫(英语:Trypanosoma cruzi),通常借由俗称为
- 米氏散射米氏散射(Mie scattering),是一种光学现象,属于散射的一种情况。米氏散射理论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古斯塔夫·米于1908年提出的。当微粒半径的大小接近于或者大于入射光线的波长λ的
- 联邦委员会主席无党派(170):俄罗斯联邦会议联邦委员会(俄语:Сове́т Федера́ции Федерального Cобра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是俄罗斯
- 肯尼斯·汤普逊IEEE皮奥尔奖(英语:IEEE Emanuel R. Piore Award)(1982) 图灵奖(1983) IEEE理察·卫斯里·汉明奖章(1990) 计算机先驱奖(英语:Computer Pioneer Award)(1994) 计算机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奖(199
- 苏联民航3352号班机事故苏联民航3352号班机是一班由苏联克拉斯诺达尔飞往新西伯利亚,中停鄂木斯克的国内航班。1984年10月11日,一架编号为CCCP-85243的图-154客机执行由克拉斯诺达尔至鄂木斯克航段时
- 克拉科夫-普拉佐集中营纳粹集中营转移营比利时:布伦东克堡垒 · 梅赫伦转移营法国:居尔集中营 · 德朗西集中营意大利:波尔查诺转移营荷兰:阿默斯福特集中营 · 韦斯特博克转移营挪威:法斯塔德集中营部
- 穆罕默德·塔拉特帕夏穆罕默德·塔拉特帕夏(阿拉伯语:محمد طلعت پاشا;1874年9月1日-1921年3月15日),出生于阿德里安堡。奥斯曼帝国波马克人和吉卜赛人混血种出身的政治家,也是第一次世界
- 丙二酸丙二酸,也称缩苹果酸,是一个二羧酸,酸酐为二氧化三碳,化学式为CH2(COOH)2,可看作由丙烷的1,3-位两个氢原子被羧基取代形成。丙二酸及丙二酸酯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丙二酸一般
- 鹬虻科鹬虻(Rhagionidae)是双翅目下一个细小的科,其下有21个属。鹬虻科是中等或大型的双翅目,有幼长的身体及像高跷的节肢。它们的口器可以刺穿皮肤,很多种鹬虻都是血食性的,其他的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