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光明天皇
✍ dations ◷ 2025-04-04 05:31:09 #光明天皇
光明天皇(日语:光明天皇/こうみょうてんのう Kōmyō Tennō,元亨元年十二月廿三(1322年1月11日)-天授六年/康历二年六月廿四(1380年7月26日)),在位:延元元年/建武三年八月十五(1336年9月26日)-正平三年/贞和四年十月廿七(1348年11月18日))是日本南北朝时代北朝第2代天皇。讳丰仁(日语:豊仁/ゆたひと Yutahito)。光明天皇是后伏见天皇的第二子。其生母广义门院西园寺宁子,是西园寺公衡的女儿。1335年,足利尊氏在镰仓反叛后醍醐天皇,次年在凑川之战中打败朝廷军,攻占京都,后醍醐天皇携三神器逃往比叡山的延历寺对抗足利尊氏。八月十五,足利尊氏根据光严上皇的院宣,宣布废黜后醍醐天皇并遥尊其为上皇,拥立丰仁即位,是为光明天皇,建立北朝朝廷。后醍醐天皇则于12月21日逃往吉野,建立南朝朝廷。日本历史进入了“一天二帝南北京”的南北朝时代。光明天皇登基时并没有持有三神器,仅仅只是根据光严上皇的院宣而即位。北朝朝廷根据平安时代末期后鸟羽天皇也在没有三神器情况下依据后白河法皇院宣登基的先例而作出了如此决定。光明天皇即位后,由兄长光严上皇开设院政。同时,足利尊氏在京都设立室町幕府,室町时代开始。1348年阴历十月廿七,光明天皇让位给了光严上皇的第一皇子,是为崇光天皇。崇光天皇尊之为上皇。1351年室町幕府发生观应扰乱,足利直义投奔南朝并大败北朝军。在此压力下,足利尊氏决定与足利直义达成和解,并废除了北朝朝廷向南朝投降,史称正平一统。光明上皇也同其他一些北朝系皇族成员一起被幽禁。次年后村上天皇派楠木正仪击败足利义诠,占领京都,被囚禁的光明上皇连同光严上皇、崇光天皇、皇太子直仁亲王一起落入了南朝军的手里,押解到了后村上天皇在贺名生(今奈良县五条市)的行宫囚禁。此次事件后,足利义诠决定复辟北朝朝廷,并以光明上皇的母亲西园寺宁子(广义门院)的名义发布院宣,立光严天皇的第三皇子弥仁亲王即位,是为后光严天皇。西园寺宁子则被尊为治天之君,管理朝政。1355年,光明上皇回到京都,此后落发出家。1380年阴历6月24日驾崩。后伏见天皇的第2皇子。母为西园寺公衡的女儿宁子。.mw-parser-output .chart-content{border-spacing:0;border-collapse:separate}〔北朝〕
相关
- 来世来世,或作人间天堂,是一个基督教概念,按字面意义解释《启示录》里关于“天国降在人间”、“神与他的子民同在”的描述。来世的概念被认为是一个基督教末世论(最后的未来)用语,因为
- 米勒米勒(Miller、Millet)可以指:
- 蛋白同化甾类蛋白同化甾类(英语:Anabolic steroid)是一种能够促进细胞的生长与分化,使肌肉扩增,甚至是骨头的强度与大小的甾体激素。同化激素是由天然来源的雄性激素经结构改造,降低雄激素活性
- 免疫组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英语: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是指在抗体上结合萤光或可呈色的化学物质,利用免疫学原理中抗原和抗体间专一性的结合反应,检测细胞或组织中是否有目标抗原
- 比尔阿克姆桥比尔阿克姆桥(Pont de Bir-Hakeim),旧称帕西桥(Pont de Passy)是一条位于法国巴黎的钢制拱桥,连接巴黎十五区和巴黎十六区,横跨塞纳河以及河道中央的天鹅岛。桥梁长237米,宽24.7米,于
- 吊兰吊兰(学名:Chlorophytum comosum)又名钓兰、挂兰、兰草、折鹤兰,欧美国家称蜘蛛草(spider plant),日本称折鹤兰(折鶴蘭),是相当常见的垂挂式观叶植物,原产于南非。吊兰为常绿草本植物,具
- 私有制私有制,相对于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生产资料进行个人或集体的排他性占有。私有制是剥削社会(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权贵资本主义和专制制度为代表)基本标
- 需求分析在系统工程及软件工程中,需求分析指的是在创建一个新的或改变一个现存的系统或产品时,确定新系统的目的、范围、定义和功能时所要做的所有工作。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关
- 斑疹热落矶山斑点热是在美国最严重及广泛报告的立克次体疾病,亦在美洲等地有病例。落矶山斑点热在其他国家亦被称为“蜱斑疹伤寒”、“托比亚热”(哥伦比亚)及“圣保罗热”或“斑疹热
- Jacq.尼古劳斯·约瑟夫·冯·雅坎 (Nikolaus Joseph von Jacquin,1727年2月16日-1817年10月26日)是荷兰科学家,研究医学、化学和植物学。他出生于荷兰的莱顿,在莱顿大学学习医学,然后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