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穆之

✍ dations ◷ 2025-09-15 16:14:31 #刘穆之

刘穆之(360年—417年11月27日),字道和,小字道民,东莞郡莒县人。西汉齐王刘肥的后裔。东晋末年政治人物,官至尚书左仆射。刘穆之深受刘裕倚仗,更屡次在刘裕领兵在外时留守建康,并且总掌朝廷内外事务。

刘穆之家族世居京口。他年轻时喜欢读书,故此博览群书,通晓多种知识,为琅邪内史江敳赏识,担任其建威将军府主簿。

元兴三年(404年),刘裕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起兵讨伐桓玄,占领京口后向何无忌询问主簿人选,何无忌就推荐刘穆之担任。刘裕不久就击败桓玄,攻占了建康,当时决定大事的都是刘穆之,纵然很多事都要仓促决定,但都处理得相当妥当。刘裕亦视刘穆之为心腹,凡事都询其意见;刘穆之亦尽心协助,不遗余力。当时东晋法律宽松,纲纪不立,门阀豪强可恃势凌人,平民则无法自处。刘穆之都以当时形势调校矫正法令,更让平民对法律有所适从。在刘裕以身作则下,很快就改变了当时的政治风气。

刘穆之一度转任尚书祠部郎,及后再任刘裕的府主簿,再转纪室录事参军,领堂邑太守。又因平定桓玄的功勋,封西华县五等子。

义熙三年(407年)十二月,扬州刺史、录尚书事王谧去世,按位望应以刘裕接任。至次年(408年)正月,刘毅因为不想刘裕接任,以录尚书事坐镇中枢,于是建议由中领军谢混接替,或刘裕于丹徒(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任扬州刺史,而中枢事务就交由孟昶负责。当时刘毅派了尚书右丞皮沈将两个建议告知刘裕,而皮沈就先去见刘穆之,并将朝中议论的情形也一并告知。刘穆之听后就假装如厕,暗中告诉刘裕不可顺从皮沈带来的两个建议。刘裕与皮沈见面后就召来刘穆之询问原由,刘穆之则说晋朝经历过司马道子乱政及桓玄篡位后天命已移,刘裕以今天的功勋和地位已经是退不下来的了,而刘毅等人其实并不是心服在刘裕之之下,终会有一番争斗。又表示杨州是根本之地,不可以由他人掌握,若果现在放弃就必会受制于人,权柄一失亦不可再拿回来,要刘裕以议题重要为由,亲身入朝讨论,以稳取扬州刺史的位置。最终刘裕听从,亦顺利接任扬州刺史、录尚书事一职,掌握了中枢权力。

义熙五年(409年),刘裕北伐南燕,刘穆之随军;次年灭南燕后因应卢循叛乱威胁建康,刘穆之又随刘裕率军回守建康。刘穆之在这两件事上都经常在背后计谋划策,决定要事。刘毅因而厌恶刘穆之,常故作平常地和刘裕表示刘穆之权力太重,但刘裕却更加信任刘穆之,并让刘穆之转任其司马。义熙八年(412年),加刘穆之丹杨尹。

同年,刘裕率军攻伐荆州刺史刘毅,诸葛长民监太尉府留事,留守建康,总摄后事,又留刘穆之辅助他,故加刘穆之建威将军。当时诸葛长民自认为自己多行不法之事,经常怕被惩治,刘毅于同年被击败自杀后,诸葛长民更加不安,意图作乱,当时就问刘穆之:“人们说太尉(刘裕)和我不和,为什么呀?”刘穆之就安抚道:“刘裕西征,将年老母亲和幼小弟弟都交托给将军,怎会不和呀!”诸葛长民听后一直犹豫不决,刘裕亦迅速返回建康,诛杀诸葛长民。

义熙十年(414年),刘穆之进位前将军。次年(415年),刘裕率兵讨伐司马休之,留中军将军刘道邻监留府事,刘穆之加任尚书右仆射,领选,留府事无大小都由他决定。义熙十二年(416年),刘裕北伐后秦,留世子刘义符监太尉留府,刘穆之再次留镇建康,转尚书左仆射,领监军、中军二府军司。刘穆之在建康总掌朝政,又要支援在外出征中的军队,做事来也十分顺畅。

义熙十三年(417年)九月,刘裕灭后秦,占领关中,并打算以关中作基地继续进行北伐。但刘穆之于十一月辛未日(11月27日)去世,享年五十八岁。刘裕闻讯后感到震惊和悲痛,亦感到自己于京邑根本之地已空虚无靠,于是决意起行返回建康,留年仅十一岁的刘义真与王镇恶等诸将留守关中。而因朝廷大事向来倚重刘穆之,其死后朝廷亦大为恐惧,刘裕以徐羡之代管留任之事,但平时由刘穆之决定的大事都需要向刘裕请示。朝廷追赠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后刘裕又上书皇帝称颂刘穆之,于是改赠侍中、司徒,追封南昌县侯。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篡晋称帝,又追念刘穆之等人,追封刘穆之为南康郡公,赐谥号文宣。刘裕曾说:“穆之若果没有死,就会助我治理天下。现在可说是‘贤人去世了,国家危殆了’。”又说:“穆之死后,人们都轻视我。”可见刘裕对其的思念。

相关

  • 碑是指人为竖立的石块,通常刻有文字,具有一定用途,如记载事件、指示里程(里程碑)、划定边界(界碑)及作纪念用途(纪念碑)等。中国古代官员都有立碑的习惯,视为荣耀。唐朝的地方官若要立
  • 客观主义客观主义(Objectivism)是俄裔美国哲学家和作家艾茵·兰德提出的哲学系统。客观主义认为:实在是独立于主观意识而存在;每个人借由感觉跟此实在直接相连;人可通过概念形成和逻辑上
  • 2-丙醇2-丙醇又称异丙醇(英语:isopropanol),IUPAC名为1-甲基乙醇,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有强烈气味的可燃液体,分子式为C3H8O。异丙醇是最简单的仲醇,且是丙醇异构体之一,CAS号为67-63-0 。
  • 列宁装列宁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一种流行服饰,属于偏中性化的女装。以苏联领导人列宁的名字命名,与“布拉吉”直至中苏交恶都是当时中国流行的苏式女装。列宁装因列宁在十月革
  • 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皇家莎士比亚剧团(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简称RSC)是英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剧团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组织最健全、经费最足、演出水准最高的职业剧团之一。该剧团在莎
  • 罗德里戈·拉托罗德里戈·拉托(西班牙语:Rodrigo de Rato y Figaredo,1949年3月18日-),西班牙经济学家,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罗德里戈·拉托接替于2004年3月4日辞职的霍斯特·克勒,于2004年5
  • 大典侍御方大典侍御方-1741年11月17日),清闲寺权中纳言熙房之女,德川幕府5代将军德川纲吉侧室,通称北之丸殿。她初为灵元天皇宫中女官,后经当时大奥总取缔右卫门佐介绍下,于贞享年间(1684年-16
  • 赵令畤赵令畴(1051年-1134年)又作赵令畤,字景贶、又字德麟,自号聊复翁。涿郡(今河北涿州)人。宋太祖次子燕王赵德昭的玄孙。历官右监门卫大将军、营州防御使、洪州观察使,元祐六年(1091年)以承议郎签书颍州(今安徽涡阳)公事,时苏轼为颍州太守,两人有交游。苏轼爱其才,特上书推荐令畴。后因元祐党争,被废十年,依附宦官谭稹。绍兴初年,官至右朝请大夫,吕颐浩推荐他主行在大宗正司,但赵令畤因依附谭稹,被宋高宗以有碍舆论为由改为右监门卫大将军、荣州防御使,权知行在大宗正事。迁洪州观察使,袭封安定郡王,迁宁远军承宣使
  • 2019年10月香港
  • 宗室吉绅宗室吉绅 (1852年-?),字书菴,镶红旗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光绪八年壬午科(1882年),乡试中举,十二年(1886年),参加光绪丙戌科殿试,登进士三甲3名。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