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加索人种
✍ dations ◷ 2025-04-24 22:21:21 #高加索人种
高加索人种(英语:Caucasian race, Caucasoid),或称欧罗巴人种,是在欧洲、北非、非洲之角、西亚、中亚、南亚、北美、南美和大洋洲的人口中常见的人种。这个术语在体质人类学中用于来自这些地域的很多人群,与人类肤色没有必然性关联。高加索人种的种族主要有雅利安人种、闪米特人种和含米特人种,还包括乌拉尔语系民族等。高加索人种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学者克里斯托弗·迈纳斯(英语:Christoph Meiners)在1785年著《The Outline of History of Mankind》中提出,他将人类分为“高加索人种”和“蒙古人种”,他认为南高加索地区(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的人可作为欧洲人群的原型。19世纪的欧洲人类学家,将“高加索人种”一词用来指称体质人类学上一类符合人体测量学中特定数据范围里的人,当时以此观念作为种族归类的依据。19世纪时,有多位自然科学家在种族的问题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布卢门巴赫的五分法则是19世纪时比较常见的:蒙古人种,即黄色人种;美洲人种,即红色人种;高加索人种,即白色人种;马来人种,即棕色人种;埃塞俄比亚人种,即黑色人种。当高加索人种的概念的定义范围限定于欧洲人时候,就与白种人的概念相重合。在《牛津当代英语大辞典》中,Caucasian或Caucasoid有许多不同的定义,第一是指“一大类属于欧洲、西亚、印度次大陆、以及部分北美洲与非洲之角的人类”;第二是指“起源于欧洲的白皮肤者”;第三则是指“东南欧属于高加索地区的人”。在《大英百科全书》中,将“欧罗巴人种”描述为具有淡色皮肤、生物化学上的相似性,以及多变的毛发色彩及眼睛色彩。有学者建议不再使用以地域命名的人种划分如高加索、蒙古利亚、尼格罗人种于科学界中,与人类研究相关的领域。按体态特征做出的此人种的定义,可追溯至德国人类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布卢门巴赫(1752年–1840年),他归纳高加索人是拥有:偏白肤色、红润脸颊,以及褐色或栗色毛发;另外还有近乎球状的头形、椭圆形的脸蛋、姿态直挺、前额平滑、鼻梁狭窄略呈勾状,高鼻梁,以及中嘴;门牙与下颚垂直、嘴唇(尤其是下嘴唇)适度开启,且下巴圆满。在中世纪时期,高加索人种是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中亚,南亚,北非及部分西伯利亚。16世纪以后随欧洲的地理大发现扩散到美洲、大洋洲和其它地区。分布在欧亚非大陆的高加索人种中可分出:在现代遗传学基因研究的最新成果中,一般将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I,与自末次冰盛期之前就居于本地的欧洲人相关
,其中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I1与北欧日耳曼人相关。学者一般将假定的原始印欧人同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R1a1相关联,在欧洲主要出现在东欧和中欧。在欧洲还有与其亲缘最近的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R1b,在新石器时代随农耕技术而从近东传入,与西欧凯尔特人相关。在亚平宁半岛南部、安那托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和伊朗高原等地,主要分布着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J。在高加索,有密集出现的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G。在巴尔干半岛,有密集出现的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E1b1b1(有称E3b)。在芬兰人和立陶宛人中,有密集出现的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N。
相关
- 荷兰é¢ç§¯æµ·å°”å¾·å…°çœ(仅陆地é¢ç§¯)以下资讯是以2019年估计国家领袖国å†
- 潜伏期疾病潜伏期是接触病原体(可以是微生物或者是化学制剂、辐射等)后,症状和体征有明显的表现前所经过的时间。疾病潜伏期可能短至只有几分钟,或者长达几十年(克雅氏病大概为30年)。潜
- 骨赘骨赘(英语:osteophytes,由字根:osteo- “骨”和 -phyte“增生”组成),俗称骨刺(英语:bony spur),是沿着关节边缘形成的外生骨赘(英语:exostosis)(骨化突出)。勿与著骨点增生(英语:enthesophyt
- 大肠埃希氏杆菌大肠杆菌(学名:Escherichia coli,通常简写:E. coli)是人和动物肠道中著名的一种细菌,主要寄生于大肠内,约占肠道菌中的0.1%。大肠杆菌是一种两端钝圆、能运动、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
- 脑积水脑积水(hydrocephalus、拉丁语:hydrocephalus,希腊语:υδροκεφαλία,又称水脑症,是一种发生于脑部,于脑内积聚脑脊液 (CSF) 的病症,指循环于蜘蛛网膜下腔包围着脑部与脊髓的
- 抗真菌药抗真菌药(英语:antifungal drugs),泛指一些能抑制或灭杀真菌的药物。抗真菌药中效果显著的主要由抗生素和合成药构成。常用的抗真菌药根据作用部位大致分为抗浅表真菌感染药和抗
- 艰难梭菌感染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是因为会形成芽孢的艰难梭菌造成的系统性感染。症状包括水状腹泻、发烧、恶心以及腹痛,约占抗生素相关的腹泻(英语:Antibiotic-as
- 苯二氮平类药物苯二氮䓬类药物(拉丁语:Benzodiazepines,BZDs、䓬/zhuó/),又译苯二氮平,是一种精神药物,其核心化学结构是一个苯环和一个䓬环。第一种此类药物是氯氮䓬(利眠宁),由Leo Sternbach在195
-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英语: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PML),或称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炎,是一种以进行性脑损伤和多灶性脑白质炎症为特点的罕见并致命的病毒性疾
- 掌骨掌骨是手部骨骼中间的部分,连接在近端手指及腕骨之间,而腕骨再与前臂连结。掌骨由五个圆柱状的骨头组成,由桡骨到尺骨侧依序命名(I-V)。每个由一块主体及两个极端组成。人体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