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港山区

✍ dations ◷ 2025-02-23 14:36:08 #吉大港山区
吉大港山区(孟加拉语:পার্বত্য চট্টগ্রাম Parbotto Choŧŧogram、英语:Chittagong Hill Tracts, CHT)位于孟加拉国吉大港专区东部,接近该国与印度和缅甸的边界,包含吉大港专区的科格拉焦里县、兰加马蒂县与班多尔班县等三个县。本区地形多山,有许多语言、宗教和孟加拉族相当不同的少数民族居于此地,是孟加拉文化最多元的地区之一。历史上吉大港山区长期由各部落自治,而不受外来政权的直接统治,1970年代,当地的少数民族为追求自治与族群身份的认同,组成了吉大港山区联合人民党,与孟加拉政府进行了长达20年的军事对抗。1997年,双方签订和平条约(英语:Chittagong Hill Tracts Peace Accord),孟加拉政府承认少数民族的地位,而该党也宣布解除武装,转型为正常政党。但近年来当地部落与外来的孟加拉族间仍不时有冲突发生。吉大港山区由孟加拉国东南部吉大港专区的科格拉焦里县、兰加马蒂县与班多尔班县等三个县组成,占地13,189平方公里,约占孟加拉国土的一成。北部与印度特里普拉邦相邻,东部与印度米佐拉姆邦相邻,东南侧与南侧则紧邻缅甸的若开邦与钦邦。本区有费尼河(英语:Feni River)、戈尔诺普利河、桑古河(英语:Sangu River)、马塔穆里河(Matamuri River)等四条河与它们的支流流经,境内多山,且多为原始森林覆盖,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是从缅甸西部延伸到喜马拉雅山东部之山脉的一部分:326,地景与地形平坦的孟加拉其他区域相当不同:18。以戈尔诺普利河为界,吉大港山区的北部有四条南北走向的山脉,南部则主要有七条山脉,其中以接近缅甸边界的索乔尔山脉(Saichal range)海拔最高,孟加拉国最高的山峰乔克拉顿峰(英语:Keokradong)即属于此山脉:2,标高1230米:20。吉大港山区的土壤多为黄棕色或红棕色的壤土,呈酸性,气候则属热带季风气候,11月至3月为干季,6月至10月为雨季,常有豪雨发生,且近年因气候变迁而越发严重,造成土石流、洪水等灾情,孟加拉国农业部已在此地区发配果树树苗给农民,以期能减少对水土保持不利的传统轮耕。吉大港山区是孟加拉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2011年的人口统计显示吉大港山区的人口为1,587,000人(三个县的总和),其中约有34%是当地少数民族。2014年,吉大港山区人口约为170万人。居于此地的少数民族包括查克玛人、若开人、玛尔马人(英语:Marma people)、特里普里人、坦昌雅人(英语:Tanchangya people)、阿萨姆人、查克人(英语:Chak people)、潘科人(英语:Pankho people)、莫鲁人(英语:Mru people)、穆朗人(英语:Murang people)、鲍姆人(英语:Bawm people)、米佐人(英语:Mizo people)、钦族与库米人等,其中查克玛人人数最多,这些民族通称为朱玛人,信仰上座部佛教,也有少数信仰基督教与印度教,多保有传统的原始信仰与习俗,文化与孟加拉族相当不同,在区域内的分布情况也相当复杂,有些民族集中在本区中的特定区域,也有一个小城镇内就有数个民族比邻而居的情形。他们也大多有自己的语言,有些还有文字:19,其中查克玛人与坦昌雅人的语言属印欧语系,与孟加拉语和阿萨姆语较接近,其他民族的语言则多属藏缅语族:22,但这些语言文字都在快速消亡中,近年来当地开始有组织推动在学校中教授族语。1884年,英属印度将吉大港山区划分为三大酋邦,分别由查克玛王公(英语:Chakma Circle)、勃芒王公(英语:Bohmong Circle)与芒王公(英语:Mong Circle)统治,其中前者为查克玛人,后两者为玛尔马人(英语:Marma people),他们负责管理部落的内部事务,并上缴税赋给英属印度政府。时至今日,这三个酋邦的王公在当地部落仍有影响力,并参与地方政府运作。吉大港山区的民族传统上多从事火耕与轮耕(当地称为juming),犁直到十九世纪早期才被引进本地区,英属印度政府鼓励犁的使用,一方面可增加产量,一方面可将当地居民集中以方便管理,但犁的使用受地形限制,只能在河谷使用,种植棉花、稻米、茶树以及用以生产植物油的作物,坡地仍只能采行传统的耕种方式:25。 1960年代起,因卡普泰水坝(英语:Kaptai Dam)的建筑,许多当地居民失去了土地,其中有些人尝试种植果树,但收益有限:28。近年来,有些公司在此地生产纸浆用木材与橡胶:327,还有烟商(英语:tobacco industry)鼓励当地人非法种植烟草,都对生态造成相当破坏。2001年的统计显示吉大港山区居民的收入是孟加拉国中最低的,只有该国平均收入的六成。吉大港山区的自然资源也相当丰富,包括石油、天然气、铀矿与木材等:327,其中位于科格拉焦里县马尼克焦里乌帕齐拉的塞穆唐格天然气田(Semutang gas field)是吉大港山区目前唯一的天然气田(但有其他区域已被发现藏有天然气与石油),于1963年由英国壳牌公司与巴基斯坦石油公司(英语:Pakistan Petroleum)探勘发现,于1969年首度开采,但随后因坍塌与政治动乱而多此停产,于1997年后荒废,直到2009年,孟加拉国营石油开采制造公司(Bangladesh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Company Ltd, BAPEX)计划于两年后重新在此开采天然气以纾解吉大港市的能源需求,2011年12月,该公司正式开始从塞穆唐格油田向吉大港地区供应天然气。十七世纪起,蒙兀儿帝国的势力进入此区,占领吉大港的大部分地区,但未有实际统治吉大港山区:38,1760年,此区属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势力范围。1860年以前,蒙兀儿帝国与英国的纪录中,称此地为Jum Bungoo或Kapas Mahal。1860年,英属印度将吉大港山区归入孟加拉管辖区,并派遣官员到任,从属于吉大港的专员,但英国采取不干涉本地统治的策略,将吉大港山区分成查克玛、芒与勃芒等三个酋邦,分别由查克玛族与玛尔马族的王公治理,并上缴税赋给英属印度的中央政府,1901年的统计显示这三个酋邦分别管辖94、128与74座村庄,总人口约有12万人,多数信仰佛教(83000人),部分信仰印度教(36000人),少数则信仰伊斯兰教(5000人)。 1947年印巴分治时,当地居民希望吉大港山区作为一个土邦,加入较为世俗的印度,当地在分界结果明朗前便已升起印度国旗,但因吉大港市太靠近边界而需要纵深,这项请求最终被忽略,吉大港山区被划入东巴基斯坦(即后来的孟加拉国)之中。消息公布后,当地居民拒绝接受此项裁定,组织了几场游行抗议:169,但旋即被巴基斯坦军队镇压。1957年,东巴基斯坦政府在吉大港山区建筑卡普泰水坝(英语:Kaptai Dam)以进行水力发电,淹没了约四成可以使用犁耕作的肥沃土地,使超过十万名当地部落的居民无家可归,其中许多人逃入印度,成为无国籍的难民。孟加拉独立时,其宪法强调孟加拉民族、语言与文化的认同,以形塑孟加拉民族主义(英语:Bangladeshi nationalism),该国总统谢赫·穆吉布·拉赫曼也呼吁吉大港山区的朱玛人接受孟加拉族的身份认同,吉大港山区在孟加拉国国会中唯一的代表马纳本德拉·纳拉扬·拉尔马(英语:Manabendra Narayan Larma)认为此宪法忽略了孟加拉境内其他民族的地位而表示反对,为抵抗孟加拉政府强行施加的民族主义政策,他创立了吉大港山区联合人民党,为朱玛民族主义的开端。1977年起,吉大港山区联合人民党与其武装分支和平军(英语:Shanti Bahini)以吉大港山区的自治与与土地返还为诉求,与孟加拉政府、军队展开了二十年的对抗,冲突中孟加拉军队犯下多起强暴、屠杀等战争罪行,有人形容这些行为属于种族灭绝与种族清洗。而和平军也有攻击吉大港山区的孟加拉族平民之纪录。1997年,双方签署了吉大港山区和平条约(英语:Chittagong Hill Tracts Peace Accord),和平军宣告解散,吉大港山区联合人民党也转型为正常政党。孟加拉政府承认了吉大港山区部落与少数民族的特殊地位,并建立了一个由当地居民组成的吉大港山区地方议会(英语:Chittagong Hill Tracts Regional Council),由各部落的住民以一定比例组成,负责维持当地法律秩序、监督行政、参与人道救援、发行重工业的核准证照等,中央政府在与吉大港山区有关的议题上,需要咨询地方议会。另外条约中也提到政府预备成立一个部落事务部,由吉大港山区部落出身的人领导,负责推动与当地相关的行政事务,1998年7月15日,吉大港山区事务部(英语:Ministry of Chittagong Hill Tracts Affairs)成立,其所属的组织包括吉大港山区地方理事会、科格拉焦里县山区地方议会(英语:Khagrachhari Hill District Council)、班多尔班山区地方议会(英语:Bandarban Hill District Council)、兰加马蒂山区地方议会(英语:Rangamati Hill District Council)、吉大港山区发展委员会与灾民复原工作组(Refugee Rehabilitation Task Force)。但国际特赦组织指和约内容未被充分落实,许多难民未能回到原本的土地,也有吉大港山区的孟加拉族反对少数民族的特权,主张取消和平条约,当地至今仍冲突不断,少数民族与孟加拉族间的土地纠纷不断,而针对少数民族的暴力、性侵等案件也经常发生。孟加拉政府称和平条约的72项条款中,已有48项得到充分执行、15项获部分执行、剩下9项则正准备执行,但吉大港山区联合人民党认为只有25项条款已被充分执行、13项已部分执行、剩余34项则未有任何进展。2007年,吉大港山区联合人民党的部分党员另外成立了吉大港山区联合人民党 (拉尔马派)。而除了吉大港山区联合人民党外,吉大港山区尚有成立于1998年的联合人民民主阵线(英语:United People's Democratic Front),该政党反对和平条约的内容,主张以民主方式争取吉大港山区的完全自治,2017年,部分党员指责该党已背离其目标,而另外成立联合人民民主阵线 (民主派),这些团体间亦不时有暴力冲突发生。吉大港山区是无代表国家和民族组织的成员,由吉大港山区联合人民党负责代表。班多尔班金佛寺(英语:Buddha Dhatu Jadi)兰加马蒂县的一座桥班多尔班著名的景点নীলাচল(孟加拉语:নীলাচল) Nilachol当地部落居民所织的披巾巴加科依恩湖(英语:Bagakain Lake)

相关

  • 逆转录病毒科逆转录病毒科(学名:Retroviridae)又称“反转录病毒科”,分为双链DNA逆转录病毒和正链RNA逆转录病毒。它们增殖时都有将遗传物质RNA逆转录为DNA的过程(前者逆转录反链RNA,后者逆转
  • 易位染色体易位(英语:Chromosome translocation,或译染色体对调)是一种染色体异常现象,指非同源染色体的片段重新排列组合。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另一方面,也可分为:
  • 箭毒蛙箭毒蛙,即箭毒蛙科(Dendrobatidae),又名树棘蛙科或丛蛙科,是细小及白天活动的青蛙。它们是中美洲及南美洲的原住民,而当地部族将它们身上的毒素涂在箭上,故得此名。此科下有超过175
  • 第10大进口国这是一个各国及地区进口列表,数据基于世界贸易组织,采用CIF统计各国及地区货物进口额。
  • 禹(前2123年-前2055年),姒姓,夏后氏,传说名文命,后世尊称为大禹,五帝之一,也是三官大帝之一。远古时期中国神话人物,是黄帝轩辕氏玄孙,因在大禹治水中成功治理洪水之患的故事而广为人知
  • 梁栋材梁栋材(1932年5月29日-),广东广州人,中国分子生物物理学家。195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系。1960年在苏联科学院元素有机化合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1985年当选为世界科
  • 负鼠目 Didelphimorphia负鼠目(学名:Didelphimorphia)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的一目,属于美洲有袋总目,目前仅包含负鼠科一科,大部分生活在南美洲,只有北美负鼠生活在北美洲。
  • 环流洋流亦称海流,是具有相对稳定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惟有在陆地沿岸,会因潮汐、地形及河水的注入等影响其变化。赤道流、大洋流、极地流及沿岸流等。信风带作用下的信风
  • 困惑的浪漫2《困惑的浪漫2》(德语:Nekromantik 2: Die Rückkehr der Liebenden Toten)是由琼格·布特格雷特执导的1991年德国恐怖电影,也是1987年电影《困惑的浪漫》的续集。这部电影是关
  • 延吉市延吉市(中国朝鲜语:연길시/延吉市 Yŏn'gil si */?)为中国吉林省下辖县级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为中国较具实力的县市之一,其综合竞争力2010年位居吉林省各县(市)的首位,全